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数字海洋     
林勇 《科学》2007,59(1):10-12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自有人类以来,认识海洋、征服海洋、利用海洋等海洋活动就从未停止过。信息时代的到来,第一次为人类全面准确而深入地认识和了解海洋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支撑。1998年1月31日,美国的戈尔(A.Gore)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认为数字地球是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多分辨率和三维的地球表示,并可在其上添加许多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信息。这一概念被迅速应用到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而由数字地球引申出的数字海洋也成为人类驾驭海洋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潮涨潮落是海洋不变的主题。涨、落潮之间的区域形成了海岸潮间带。涨潮时,接受海洋的馈赠;落潮时,得到阳光的沐浴。一涨一落,造就了海岸潮间带的丰富多彩。——陈长平她是孩子们的梦想,她是探险家的方向,她是万千生命的摇篮,她也是地球最美丽的容妆。海洋,在我心目中,是地球这颗行星所有的温柔、力量、色彩和生命的集中体现。她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最广阔的故乡。——郗旺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许多人一直认为有水怪或湖怪的存在,但这一观点一直被持两种态度的人们争论不休.有人认为这种水怪是一种两栖类的生物:长脖、鸭嘴、鳍状肢.这样的形状似乎与史前的恐龙相似.不管现代的水怪是否存在,在史前的恐龙时代确实有称霸远古海洋的"海怪"存在过.  相似文献   

4.
来自海洋的能源—OTE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自海洋的能源──OTEC刘旭东编译海洋,这个地球上最大的太阳能收集器吸收了蔚为壮观的太阳能源:每年相当于37万亿千瓦——是全世界人类所用电力总量的4000倍。在典型的卫平方英里的洋面——所孕含的能量超过7000桶石油。自从最古老的水车诞生以来,人类...  相似文献   

5.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新型的能量和通信技术.人类已为探索和了解地球上最后一个未开发的领域——海洋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海洋是生命的源泉。 海洋是生命的舞台。 海洋是地球的特征。 海洋是人类的财富。 海洋是开发的领域。 海洋自古拥抱人类, 让人类更拥抱海洋。 从资源、交通、食品、能源、环境等多方面去看,海洋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21世纪将是大力开发海洋的世纪。因此海洋科普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在美国十分重视海洋科普,特别是游乐场式的海洋科普更是趣味生动引人入胜。以“海洋世界”  相似文献   

7.
据美国《今日科学》网站报道,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对海洋哺乳动物体内有毒污染物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但结果令人担忧。生活于太平洋中的抹香鲸体内累积了大量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即便是那些生活在人们认为尚未受到污染的太平洋中部的抹香鲸也难于幸免。由于海洋是地球水域的集中地,这个研究结果就表明全球的水域环境已经受到有机污染物的严重破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害很大这些调查结果表明,人类对海洋的污染是触目惊心的。人类生活的各种污染物、垃圾和化学物质,尤其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经把人类最大的环境——海洋深深地污染了,使得海水…  相似文献   

8.
青云 《科学24小时》2006,(10):28-29
在好莱坞的恐怖大片中常常出现一些可怕的深海怪物,比如在《深海雷龙》的影片中就出现了一头会放电并喜欢攻击人类舰船的雷龙。事实上,没有人亲眼见证过这些怪兽的存在。但是在距今约2.42~0.65亿年前的中生代,不但陆地上生活着许多大型恐龙,天空中翱翔着翼龙,在深海里也曾经生存着一些与陆地恐龙有亲缘关系的巨型爬行动物,它们外形的怪异程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很有可能成为下一部恐怖大片中的主角。海洋爬行动物在咸水环境中生长、觅食,偶尔进入淡水环境。在现代海洋中仅有海龟、海蛇、咸水鳄等少量爬行动物,而在中生代的海洋中则有鱼…  相似文献   

9.
收获在海洋     
全球性人口的日益增长、都市化城市的不断扩充以及工业化势头的迅猛程度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能量供应日显不足。然而海洋却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天地。海洋有可能成为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吗?  相似文献   

10.
海洋的怒吼     
正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体,在生命进化的历史长河中,海洋担任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却变得不再那么和谐。因为人类过度作业导致的海洋污染,同样也在威胁着人类。幸运的是,随着生态环境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陆地上的生态环境一样,海洋同样需要我们的呵护。也因此,人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方位保护这片蔚蓝。  相似文献   

11.
晓喻 《科学之友》2007,(11A):59-59
潮起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洋蕴藏的巨大能量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去开发。潮汐发电作为海洋能利用中技术最成熟、规模最大的一种,已为许多人所熟知。而说起海洋温差发电,知道的人恐怕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12.
潮起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洋蕴藏的巨大能量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去开发。潮汐发电作为海洋能利用中技术最成熟、规模最大的一种,已为许多人所熟知。而说起海洋温差发电,知道的人恐怕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13.
海洋发电场     
正利用海水温差发电的探索,为人类向海洋发展描绘了美好的前景。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隐藏在海洋中的能量可以供给世界运转所需的能源。早在1870年,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就在《海底两万里》中有这样一段充满想象力的描述:"就人类信仰而言,全世界最大的能量是光与爱;而就无限能源而言,非‘海洋能’莫属!"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海洋     
海洋覆盖了我们地球近四分之三的面积,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源于远古的水体中。就在上个世纪,重大的科学新发现已使我们对海洋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海洋95%的部分仍有待研究,换句话说,海洋是我们最后的未开发领域。了解和呵护海洋,就是珍爱人类的最后家园。  相似文献   

15.
潮起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洋蕴藏的巨大能量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去开发.潮汐发电作为海洋能利用中技术最成熟、规模最大的一种,已为许多人所熟知.而说起海洋温差发电,知道的人恐怕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16.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近开展了一项综合性评估,从中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显而易见",各国政府对这一声明也达成了共识。这种影响对生态系统将会带来长期的后果,而由此产生的影响将在未来数千年内一直存在。虽然现在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显而易见,并且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但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相对来说则更不明显。然而,海洋提供了许多具有全球意义的关键服务,而这些服务因人类活动而需要付出日益高昂的代价。在思考适应和缓解人类气候变化的问题时,必须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7.
<正>约杨金龙(见图)做启明星采访缘于前几周一次2010级启明星的聚会交流活动,那次交流活动安排在地处上海浦东临港的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活动组织者之一的上海海洋大学杨金龙教授为交流活动付出的努力得到大家的认可。那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与会启明星介绍各自工作近况,杨金龙介绍的他们正在做的对海洋贝类——贻贝附着机理上作的探究工作引起了我很大兴趣,于是就约他做启明星人物专访。我很庆幸正是这次采访  相似文献   

18.
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塑料产量增加了三倍。当塑料进入海洋后,风浪和阳光将其分解成米粒大小的微粒。如果这些微粒到达深海——地球上迄今很少被了解的生态系统中——会造成什么影响呢?无人能给出确定答案。最近,科学家完成了一项全球规模的海洋垃圾调查,并取得惊人发现:在海面上漂浮的塑料微粒数量远远低于预计数量。那么,那些"失踪"的海洋塑料微粒到哪里去了呢?样本检测发现,生活  相似文献   

19.
海洋,浩瀚无垠,深邃莫测。海洋的资源是那样富饶,简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怎么会不堪重负呢?然而,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占据地球表面积70%的海洋确实出现了危机,因为人类加给它的负担实在太重了。这令海洋难以承受的重负主要来自于2个方面:过度捕捞和严重污染。过度捕捞多少年  相似文献   

20.
正博比特虫固然神奇,但它只是海洋多毛虫这个类别的典型代表之一。事实上,整个海洋多毛虫群体都充满神奇。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多毛虫是真正的海洋"霸主"。现已发现的海洋多毛虫至少有1万种,其中一部分有明亮的体色,或者能生物发光。它们适应了每一种我们能想象到的海洋环境——从深海热液喷口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