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包含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大学有其自身的文化性格,它是以传承、传播、研究高深学问为本能,以包容的态度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为动力,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社会文化价值,从而塑造出自己稳定的文化品格。大学文化性格集中体现在大学的精神上,并通过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源渊流长的齐鲁文化影响着齐鲁文人文化品格的形成和发展,这种文化品格又与齐鲁文人行坐相随,并影响着其文学创作精神和文学风貌。齐鲁文化对李清照文化品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齐鲁山川风物与李清照清丽秀雅的文化品格;二、齐鲁文化的革新精神与李清照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三、齐鲁文化的质实豪放与李清照富于豪侠气质的文化品格;四、齐鲁文化的渊综广博与李清照博闻广识的文化品格;五、李清照心念家国的儒者情怀。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全面阅读和深入考察了当代著名彝族青年诗人沙马的诗歌创作的前提下,着重从艺术美学的层面论述了沙马的诗歌与南高原地域文化和彝族文化深刻的渊源关系,诗歌中所呈现出来的生命意识、文化精神、文化品格,以及沙马诗歌艺术追求中的美学倾向和美学贡献。  相似文献   

4.
萧军的品格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他的民族气节,他的追求自由的精神以及豪爽、坚毅的人生态度。他这种品格的成型是多方面元素的融合,既有家族遗传、社会心理、民间文化、地域文化等历时性因素的影响,也有时代影响、个人经历等共时性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汉中科技》2006,(3):5-6
一、汉文化——汉中城市的重要品位. 文化承载历史和民族文明.文化是城市(地区)的精神和灵魂,是城市(地区)品位的集中体现。 汉中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应该有与其名城相对应的文化品格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学术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文化正面临着认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上的双重困境,主要受到知识民主化和学术资本主义的严重冲击。为秉持大学精神文化之鹄的,需要坚守和发扬大学哲学性格。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文化的发展策略在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理念,形成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大学志趣,塑造理性的大学学术精神,并在开放过程中变革大学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7.
以纪录片这种动态视觉文化样式,探析纪录片所蕴含的品格,透视视觉文化的意义与目标:真---历史品格的书写、善--文化品格的统一、美--美学品格的提升之追求.  相似文献   

8.
军校文化是从军队的特点出发,在军校内部形成的要求官兵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政治信念和发展目标,以及反映这些文化特质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各种活动和物质实体等。文中提出了军校主题文化的概念,认为它是对一所军校文化精髓、核心精神的凝练与总结,是一所军校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品格特征。军校主题文化是先进军事文化的生长点、辐射源,它有着引领官兵思想的功能,也是军校办学育人的重要精神支撑。当前,军校主题文化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强主题凝练,科学系统筹划,以期构建健全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9.
赵凡 《科技咨询导报》2012,(22):229-229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大学文化不应受世俗社会文化的影响,要保持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育人为本,不断创新,努力发展多元文化,积极发挥引领和批判社会文化的功能,保持自身独立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0.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为筑牢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了连绵不断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指引。因此,要依托伟大建党精神,优化思政课教育,拓展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渠道;要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强化社会实践教育,夯实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根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强高品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1.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新形势下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城市型、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师应切实认识到语言传递意识形态的本质,深刻领会思想政治教育宽泛的育人内涵。从教学大纲修订环节入手,开发编写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材及讲义。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从爱国主义、人格品质、理想信念、中国文化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出符合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培养目标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本质和精髓,而人文素养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高等院校应切实加强研究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使之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知识分子在任何时代都是社会不可忽视的群体,而大学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为了培养"知识分子"的。笔者认为怎样培养"知识分子"和培养怎样的"知识分子"是当今中国大学必须思考的两大"命题",特别是后者更值得重视。中国大学应该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因此在怎样培养知识分子的过程中,即要通过自己的"顶层旨向"和路线图,去培养有社会责任感、人格完善并有着国家意识形态思想的人,而不是培养工具性的"经济动物"。  相似文献   

14.
服装是文化的表征,它不仅能够为人护体、御寒,还反映着人的审美需求和愿望,是一种文化品位的浓缩。服装设计与其它艺术一样,以追求美为目标,服装设计品位的提高必须倚重艺术,但艺术不能包容服装的全部。服装是时代的标志,是观察社会变化的视角,是经济发展的缩影,高校服装设计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中寻求创作灵感,要贴近市场,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源泉,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数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维系着中华民族种族的延续和国家的统一与强盛。当今,中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必须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文化建设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并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同时,基于传统和现实,中国的文化建设应当奉行中华文化为主体并尊重多样文化的政策,而不是实行多元文化政策。  相似文献   

16.
作为农耕时代的文化产物,《国风》中涉及许多与先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植物。这些植物塑造的各种情感审美意象对后世文学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它奠定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宋祖英等政协委最提出的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从汉字的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汉字的确具有文化的传承性,但是现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又使得汉字的理据性有所降低,如果一味强调传承而忽视了文字的发展,也会矫枉过正,我们应该要在尊重文字自身规律和国家有关法规的基础上加强汉字的文化信息分析,从而培养年轻一代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18.
许锬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543-1547
在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中,华裔的族裔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主题。在雷祖威的短篇小说《生日》中,作家展现了华裔男青年华莱士·王在一场毫无浪漫色彩的跨种族恋情中的种种遭遇。恋爱过程的艰难以及华莱士爱情理想的破灭,既昭示着华裔被漠视的边缘化处境以及该群体对自身族裔性认识的偏差,更指明年轻华裔在明确自身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作为越南革新开放事业的重要环节,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原则、理论基础、主体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措施和经验对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当下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改革创新的勇气;实现坚定信仰与解放思想的辩证统一;实现坚持原则性和发展创新性的统一、坚持民族性和发展时代性的统一、坚持主导性和发展多元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传播主流文化是大学最基本的任务,在文化传播中,引领作用是大学最重要的职能。大学发挥引领作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崇高的自觉精神、永恒的先进追求和坚强的主导能力。大学实现文化传播引领作用必须选择的有效途径是催生培养"大师级"的领军人物团队,提升大学的文化协调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的社会文化服务水平。社会主义的大学在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中发挥引领作用,是由大学的本质所决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要求的,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