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中国承担了来自国际国内的巨大压力,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维持,经济转型的呼声也更为迫切。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累积了一定的优势。在新时期的经济转型中,本文主要讨论了经济转型的有利条件,以期更充分地发挥优势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次贷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中国经济当然也在所难免地受到影响。从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入手,阐述了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防范次贷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赖习清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9):36-37,48
云阳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山区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2010年全县人口133万,土地面积36.49万公顷。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粮食产量由1995年1018元和322公斤,到2009年分别提高到3780元和351公斤。本文着重分析了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限制因素,指出了潜在的危机。为了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作者结合云阳实际,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周楚书  吴磊 《科技信息》2008,(1):250-250
04—06年为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的政策挤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引发了这次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以下简称次级房贷危机)。和危机前的美国一样,今日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的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占有相当的比重,中国房价也节节攀高,央行从去年开始连续5次加息。本文简要分析了美国此次的次级房贷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警示。  相似文献   

5.
前言 危机是指所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潜在负面影响的事件或活动,包括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与潜在的危机因素.现代企业是一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关系的开放系统,其经营与发展受到内外部诸多可变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是企业不可避免会面临危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次贷危机为发端的华尔街金融海啸,在2008年扩及全球,爆发了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国际金融危机。危机冲击各国实体经济,使主要发达国家陷入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滑。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的格局中,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本轮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难于“独善其身”。本文从发掘危机成因入手,深刻分析评价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现代酒店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导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现代酒店面临的各种危机因素进行分项分析,阐述了酒店建立危机管理体制的必要性,酒店应该如何通过建立危机管理机制,把危机管理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从而更好的应对潜在危机.  相似文献   

8.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不仅引起全球金融动荡,世界实体经济也备受拖累,首当其冲就是中小企业。要想保住经济增长必须首先保护中小企业.这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中国都紧急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中小企业。然而汇率波动、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攀升、出口萎缩、融资困难和消费低迷等因素不断考验着中国的企业。  相似文献   

9.
2009年伊始,我国很多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遭遇发展困境,全球经济低迷使得中国出口增速放缓,与此同时,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生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大大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国家则从宏观调控政策上给予指引,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应对困难健康发展。一些专家也指出,目前的危机也是契机,中小企业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才是应对危机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迅速恶化,演变为一场历史上冲击力强大的、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破坏最强、危害最久的深刻危机,其对世界经济的长期负面影响会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中国作为世界第四经济大国和第三贸易大国,其经济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在过去的两年中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超越危机的浩瀚力量。8%的经济增长目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几年中国房地产地快速发展,银行的各项房地产贷款也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贷款的增加,潜在的风险也在积聚,而且房地产信贷具有周期长、易受行业景气状况和其他因素影响等特点,因此必须加强风险防范措施,以避免房产信贷潜在风险,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德勤 《科技智囊》2012,(5):62-63
德勤《2012年中国银行业十大趋势与展望》报告表示,尽管中国的实体经济笼罩着增长下滑和硬着陆的风险,但中国银行业在2011年的利润仍然相当可观,业绩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与此同时,中国的银行必须注意潜在的风险,及其他国际和国内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恶化,地方融资平台及房地产贷款给银行资产质量带来的压力等。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监会”)2012年2月中旬的数据显示,2011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113.2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危机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水资源正在成为引起地区危机和争端的潜在因素。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水权制度,合理配置水资源,节约用水是避免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美国次贷危机自2007年全面爆发以来,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使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的信贷紧缩效应,造成的危害已经向实体经济蔓延.目前,虽然危机基本得以控制,但其负面影响仍在继续,全球经济复苏仍然乏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更不可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而且,中国也有类似美国次级贷款的成分,如果我们不加注意很可能被拖进这种恶性循环中.为此,本文分析了此次危机产生的背景、原因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而得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以达到警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金融危机的延续,而2010开始引人关注的希腊债务危机根源于希腊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同时受制于风云变幻的国际金融市场。希腊危机给欧洲经济乃至正处于复苏阶段的世界经济带来了影响,同时也对处于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国的经济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中国在这场危机中也未能"独善其身",仅出口贸易就遭遇了改革开放30年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经济外向依存度高达150%,其实体经济遭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金晶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22(1):19-21,40
多种因素导致中国的高投资率,我们要看到高投资率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应注意到高投资率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潜在的威胁,我们要正确认识投资率的高增长,采取正确的政策加以协调,使经济能够持续、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浅谈图书馆危机之突发事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图书馆危机管理定义的描述,分析了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公共场所,由于其流动性强、开放时间长以及馆内书籍、电子设备等本身潜在诸多易引发突发事件的危机因素,阐述了实施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图书馆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文化历史悠久,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字更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一种类似于军事侵略的新生力量就是外来语。这些外来语在丰富韩国语,推动韩国经济文化腾飞的同时,也使韩国和韩国语承受着新的潜在的危机。  相似文献   

20.
论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月,美国爆发了次级债危机,随即席卷全美并波及全球经济。中国作为与美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其影响必定是深远的。透过美国次级债危机现象,从宏观上可以判断次级债危机将导致全球经济走向景气收缩周期,进而引起中国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加剧,并将对中国外贸出口形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