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蹄疫疫苗生产中应用BHK-21细胞悬浮培养技术比转瓶贴壁培养在产量和质量上均有优势,该技术也已全面应用于我国口蹄疫疫苗生产中.悬浮培养技术中悬浮细胞株的驯化,个性化培养基开发和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培养工艺是疫苗生产工艺的关键因素,也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低血清驯化的悬浮培养型BHK-21细胞的生长特性及致裸鼠成瘤能力.方法:比较研究悬浮型和贴壁型BHK-21细胞的细胞形态、生长动力学和成瘤性.结果:驯化的悬浮培养型和贴壁培养型BHK-21细胞生长状态均良好,最大增殖浓度分别为517×104/mL和39.67×104/mL,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23.03h和21.36h,能显著提高细胞培养密度(P0.05).背部皮下接种致裸鼠成瘤性实验表明,驯化的悬浮培养型组裸鼠的体重增长率均低于贴壁培养型BHK-21细胞、阳性细胞组(Hela)和阴性细胞组(KMB17)(P0.05),裸鼠成瘤体积增长率均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驯化的悬浮培养型BHK-21细胞能显著提高细胞密度,其成瘤性方面还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使用BelloCell-500AP生物反应器和BioNOC-II微载体,对BHK21细胞在此新型高密度培养生物反应器中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首先将1.5×108个BHK21细胞悬液加入含有微载体的生物反应器内,按生物反应器厂家推荐参数进行培养,每天取载体计数观察BHK21的生长特性。然后调整细胞浓度和微载体培养系统运行参数。结果:BHK21细胞经过6 d培养载体中细胞总数达到峰值,细胞密度是起始接入数量的31倍为4.41×109个;经过培养过程参数优化,确定适于BHK21细胞高密度培养参数。试验成...  相似文献   

4.
采用HADAMARD统计设计方法建立了适于重组BHK细胞培养和vWF蛋白表达的无血清培养基SFMA。用SFMA进行重组BHK细胞的批培养,细胞生长明显优于有血清培养(DMEM FBS(φPRS=0.05))和无血清培养基SFM-Ⅱ的培养,最大细胞密度可分别提高16.7%和40%。同时,在培养的96h,蛋白的表达水平比有血清培养提高了18.7%,SFMA维持培养48h的vWF蛋白的表达水平比SFM-Ⅱ提高了50%。  相似文献   

5.
全红花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2):8637-8641
为了提高病毒产率并避免制备的重组腺病毒产物中残留的动物血清,将贴壁生长的Trex-293细胞用无动物血清的CD293培养基在搅拌式培养瓶中悬浮培养。分析比较其生长特征及不同条件下的病毒产率。结果表明悬浮培养的细胞生长为稳定状态的时间比贴壁培养时稍长,但每次以(4—6)×105cells/mL密度传代。(3—4)d后基本达到2×106cells/mL,21 d达3×106cells/mL以上,比贴壁细胞密度约高3倍。培养初期,悬浮细胞存活率稍低,培养14 d开始维持90%以上,细胞倍增时间约32 h。而贴壁细胞存活率是基本维持在95%以上。重组腺病毒以200,500和1 000 VP/cell的比例感染悬浮细胞所获产率均值各为18 000,14 000和990 VP/cell,而1 000 VP/cell的比例感染贴壁细胞所获产率均值为10 500 VP/cell。结论为Trex-293细胞用无动物血清的培养基在搅拌式培养瓶中可悬浮培养,当重组腺病毒感染比例为200 VP/cell,感染后48 h,细胞存活率50%时收获有利于提高病毒产率,且高于感染贴壁细胞所获产率。  相似文献   

6.
将HEK293 PEAK细胞用Gibco FreeStyleTM293表达培养液进行无血清悬浮驯化培养,获得无血清悬浮培养的HEK293 PEAK细胞,并经有限稀释法获得细胞亚克隆,建立抗体瞬转表达的工程细胞株.用转染试剂PEI将质粒转入该细胞株中表达抗体.通过优化质粒DNA与转染试剂PEI的比例,质粒与转染试剂的比例为1∶2时,转染效率最佳,并对瞬转表达抗体进行鉴定和活性分析,确认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抗体(Herceptin),抗体分子量约150 kD,结果表明已成功建立了以无血清悬浮培养的HEK293 PEAK细胞为宿主细胞的瞬转快速表达抗体蛋白平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新建人胚肺细胞系(MU-L1)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评价,以期建立可用于疫苗生产的人二倍体细胞株.方法:使用不同培养基及血清、不同血清浓度和传代比例培养MU-L1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增殖速率和生长动力学等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较适宜的培养条件,用适宜的培养条件连续培养细胞至生命周期结束.传代过程中检查无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因子,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常用培养基(MEM、DMEM、M199、DME/F12和PRMI1640)、胎牛血清和新生牛血清中MU-L1细胞均良好生长;按1∶4传代比例,使用含10%新生牛血清的MEM培养基培养,可培养至67代(世代),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经液氮冻存,复苏活率在91.56%~98.92%,生长良好.染色体核型为正常人二倍体核型,2n=46,无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因子检查均为阴性.结论:MU-L1为正常人二倍体细胞系,具备作为病毒性疫苗基质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长春花幼嫩叶片为材料诱导和筛选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初步探讨了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悬浮培养的长春花细胞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长春花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周期均为27 d,细胞增殖率曲线呈"S"形;其生长势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POD活性呈现一定相关性.光照对长春花细胞的悬浮培养是有利的,最佳收获期为18 d到21 d.  相似文献   

9.
新生小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分离、培养以及鉴定的方法。方法:分离新生昆明种小鼠(出生24h内)的大脑组织,经胰酶消化加机械吹打后,利用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细胞,获得具有自我增殖能力的细胞克隆,并将细胞克隆贴壁培养测其分化能力。应用抗Ncstin、Musashi、SSEA-1、NSE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及BrdU标记方法鉴定细胞克隆。结果:从新生昆明种小鼠大脑组织分离的细胞悬液,经悬浮培养,生成大量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可形成神经球(neurosphercs),抗Nestin、Musashi、SSEA-1阳性,BrdU标记也呈阳性。细胞克隆贴壁培养后神经球分化为神经细胞,抗NSE阳性。结论:上述方法分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复制及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能力,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干细胞。  相似文献   

10.
不同光照对丹参悬浮细胞的生长和生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丹参幼嫩叶片为材料诱导和筛选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初步探讨了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悬浮培养的丹参细胞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光照条件下,丹参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周期均为30 d,细胞增殖率曲线呈“S”形;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均在不同时间出现两个峰值,其变化趋势与细胞的生长势呈正相关.光照有利于丹参细胞悬浮培养,最佳继代培养时间为18 d到21 d,最佳收获期可延迟一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