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手术方案的设计,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总结1996-01~2012~06收治的121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根据出血类型、病情等情况,合理制定手术方案,总结手术经验.结果:1216例病例,生存789例,按ADL分级:Ⅰ级,恢复正常195例;Ⅱ级,生活自理338例,Ⅲ级,需要他人帮助384例,Ⅳ级,卧床有意识255例,Ⅴ级,植物生存37例;死亡7例.其中死于肺部感染3例,心肌梗塞2例,多器官衰竭2例.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脑出血,出血量,脑组织受压的情况以及病人的状态,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是关键.选择手术方式必须符合:(1)是否能够有效的清除血肿,有效止血,减少术后再出血.(2)是否能够尽最大程度缓解颅内压.(3)能否尽快打通脑脊液循环通路.(4)脑组织损伤程度是否最低.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降低死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使得神经功能恢复最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锁孔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性和治疗原则。方法总结分析锁孔显微手术治疗18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存活151例,死亡35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ADL分级:Ⅰ级20例,Ⅱ级35例,Ⅲ级66例,Ⅳ级24例,Ⅴ级6例。结论锁孔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简单、快捷、有效、损伤小,但病例选择、手术技巧及术后处理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开展心理、专科、饮食护理.给予心理调节,保持血压稳定,保护肢体和皮肤,加强口腔护理及保持大小便通畅.恢复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适当锻炼.结果:39例中,基本痊愈31例,部分恢复6例,死亡2例.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减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与适应证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对11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立体定向外科手术治疗的总结,强调高血压性脑出血一经诊断,且具有手术指征时,手术越早越好;且认为患者的意识障碍严重程度、出血量、出血部位、发病时血压以及病人的年龄等因素对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适应证具有重要价值,并提出了具体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6.
李飞  孟松  张丽 《科技咨询导报》2014,(13):214-214
目的:对微创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2年5月到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48例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肿全部消退,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有7例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无效后,改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所表现出的日常生活能力要明显弱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对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一直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尤其出血量大的病人死亡率极高,我院95年以来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选择出血量大,不易吸收,适应外科手术治疗病人,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这就需要护理跟上去,医护配合默契,取得了满意的成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保持正确的体位为了避免弓l流液回流入颅内弓】起逆行性颅内感染,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或患侧卧位、避免健侧卧位,并向患者家属说明正确卧位的重要性,待患者神志清醒能够配合后,取床头抬高15HO度,有利于上腔静脉回流,减轻颅内压,昏迷者防止坠床。2、密切观测血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的护理做了详细而系统地报道,并重点阐述颅内感染的观察与预防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手术治疗82例临床资料.结果 恢复良好41例,有功能障碍但生活能自理30例,需他人照顾4例,死亡7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手术治疗能降低死亡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手术治疗82例临床资料.结果 恢复良好41例,有功能障碍但生活能自理30例,需他人照顾4例,死亡7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手术治疗能降低死亡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87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经验,探讨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近两年收治的87例高血压脑出血术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生活自理33例,部分自理25例,植物生存3例,自动出院5例,其中并发肺炎致呼吸衰竭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消化道出血3例,死亡7例.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小骨窗开颅经侧裂高血压脑出血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壳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我院于2001年1月-2007年2月收治的壳核或以壳核为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46例,均采用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结果:全部病例血肿清除满意.血肿完全清除231例(93.9%),近全清除15例(6.1%).术后无一例血肿复发.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本手术方法不受出血时间的限制;不受血肿量大小的限制;能充分利用脑组织正常间隙及非重要功能区进行操作,脑组织损伤小,减少了手术的创伤;能够清晰看清出血点,更准确有效地止血,降低了手术后再出血的风险;血肿彻底清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简称小骨窗)与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简称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分别对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经外侧裂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结果:小骨窗组与立体定向组血肿抽吸术患者术后偏瘫开始恢复时间分别为(12±3.2)天、(18±4.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肺部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没有明显差别(P〉0.05);预后(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小骨窗组优于立体定向组(P〈0.05).结论:与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相比,经外侧裂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清除血肿,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的一种疾病.高血压病可导致全身器官血管的病理性改变,深入研究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机制有助于对该疾病的认识,并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现就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对脑组织的损伤等病理生理机制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地塞米松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0例病人应用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结果 合并应激性溃疡17例,心功能不全32例,骨功能不全16例,高血糖症28例。结论 脑出血术后应用地塞米松治疗脑水肿,诱发并加重了脑出血的并发症,增加了脑出血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效护理措施在脑出血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总结37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37例患者,根据脑出血日常生理神经预后标准评分(ADL),Ⅰ级4例,Ⅱ级15例,Ⅲ级14例,Ⅳ级2例,Ⅴ级1例,死亡1例.结论:脑出血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护理,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从而减少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54例患者死亡4例,自动出院3例,植物人2例,重度残疾8例,中度残疾34例,好转3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期护理尤其重要,术后应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防止再出血和脑缺血,预防感染,加强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在50%左右,传统外科开颅手术治疗死亡率在40%~60%之间,使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死亡率为21.9%,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固定硬通道技术钻孔、抽吸、冲洗、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结果:ADLⅠ级18例,Ⅱ级26例,Ⅲ级10例,Ⅳ级4例.死亡7例.结论:固定硬通道技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其它手术方法,致残率和病死率低,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脑梗死引起癫痫持续状态时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癫痫持续状态病人给予抗癫痫、降颅压、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并配合各种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36例中34例经有效的抢救及护理,痊愈出院.结论:脑梗死所致癫痫持续状态经及早救治,精心护理,可以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