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杭州师范大学“有机化学”学科为浙江省第五批重点学科,2008年经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评估委员会评审、省政府批准,确定为省重中之重学科。该学科以有机硅化学和材料研究方向为核心,设有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有机合成化学、有机金属化学3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有机硅化学是元素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开拓有机硅化合物在有机催化和绿色化学领域的应用将为有机硅化学学科注入新的活力。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利文教授团队基于有机硅化学及材料和催化合成方面深厚的积累,带领研究生及青年教师围绕不对称催化合成及有机硅化学、均相催化及有机硅新材料等方面开展系统性研究工作,聚焦有机硅化学及材料前沿,创制了以Ar-BINMOLs及其衍生配体和Xing-Phos为典型代表的四类新骨架手性膦配体,发展了多种多功能多活性中心催化活化新策略和多类复合型协同催化体系,成功高效构建了硅-碳键手性官能化新型化合物库。  相似文献   

3.
《杭州科技》2010,(1):70-70
<正>杭州师范大学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实验室从1991年以来就致力于有机硅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迄今已成为杭州市、浙江省、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唯一一家从事有机硅材料研究与开发的部级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5月12日至13日,由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和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化学学科国际高峰学术论坛(Current Frontiers in Chemical Science)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隆重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瑞士和中国的60多位嘉宾。论坛旨在加强杭州师范大学化学学科与国  相似文献   

5.
杭州师范大学新安硅谷研究院是浙江省建德市高铁新区管委会、杭州师范大学(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浙江新安化工集团三方共建的科研机构,以民办非企业"建德市新安有机硅新材料研究所"为实体落地建德市梅城镇南峰园区.  相似文献   

6.
来国桥,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有机硅材料  相似文献   

7.
"一流大学不在于面面俱到,而在于有特点",这是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光宪院士在2009年度杭州师范大学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氟硅化学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化工科技集团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和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巨化集团公司)为核心,通过构建紧密合作层和会员制,实现科技创新力量和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学院(原内蒙古师范学院化学系),始建于1975年。目前本科教育设有化学教育专业、材料化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设有有机化学专业(2002年有机化学学科点开始招收研究生);并承担成人化学函授教育。学院现有在校本专科生1042人,研究生28人,函授生306人。  相似文献   

10.
正蒋剑雄,男,1959年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人事部等六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亨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工程技术),现任杭州师范大学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氟硅化学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秘书长。  相似文献   

11.
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85年首批筹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开展对功能有机分子(指具有重要物理化学及生物学应用价值或性能的有机分子)的化学与功能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涵盖五个方面:(1)合成有机化学:开展高选择性、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及有机反应和试剂的研究;开展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半合成及活性研究;(2)生物有机化学:应用自由基化学和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自由基对生命调控过程的化学、生物学问题;(3)物理有机化学:开展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特别是固相及催化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4)天然有机化学:以西部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发现新结构、新活性先导化合物,为西部天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科学支撑;(5)有机材料:开展新型有机材料、有机一无机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上海市光科技重大专项、纳米重大专项、重点基础项目及企事业项目的支持下,主要在特种光纤理论与技术方面进行研究,在波片光纤、保圆光纤及其实现的大电流光纤传感器方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是国内唯一用“特种光纤”命名的市级重点实验室.光波与微波结合、光通信器件的研究也已获得国内先进的成果.在激光(偏振)混沌理论和光保密通信技术方面及光纤传感器的研究领域也进行了深入、扎实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林彬,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天津大学先进陶瓷及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林彬老师在机械工程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他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刀协先进切削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精密工程与纳米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兵工学会机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硅酸盐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军区军地联合培养高级军事人才高级专家、“天津大学先进陶瓷及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代制造工程》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14.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是科技部于2003年11月批准筹建的5个国家实验室之一,由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和中船重工集团717所4个单位组成。实验室的学科支撑与覆盖涉及4个组建单位的光学与光电子、电子、通讯、计算机、材料、机械、物理、化学等组建单位共拥有8个一级学科和13个二级学科(其中2个重点学科);现有包括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艺研究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博士后流动站在内的重点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5.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科技大学主办的学术类科技期刊,1955年创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载与冶金工业及材料研究有关的具有创新意义或有较大应用价值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及快报,栏目设有矿业与环境、冶金与材料、设备与能源、控制与决策,为中文核心期刊(综合性科学技术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化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3,(12):F0002-F0002
“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在整合黑龙江大学化学及材料学科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人才培养层次为依托、以研发新型功能无机材料为主要方向的高层次科研平台,是目前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化学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拥有一支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付宏刚教授领衔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其中2人次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奖励计划、干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19人次入选省部级人才支持计划,形成了以“能量转换晶态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性能”教育部创新团队和3个黑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为核心的“氧化物基与碳基能量转换材料”、“配合物光电功能材料”和“基于纳米结构的传感与催化材料”等三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学科始建于1923年,是中国化学会理事单位和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先后入选河南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和河南省优势学科A类资助学科.本学科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形成了绿色介质化学、绿色有机合成、新药研究与绿色技术、绿色能源材料、环境与生物分析化学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建有绿色化学与电源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绿色介质与反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4个  相似文献   

18.
<正>浙江省化工研究院(简称"浙化院")始建于1950年1月,是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科研开发类院所之一,是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基地的依托单位。同时,还是长三角有机硅研究中心、浙江省氟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认证的浙江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依托单位。设有"含氟温室气体替代及控制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9.
刘继延 教授     
刘继延,男,1966年9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柔性显示材料与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20.
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名: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计委1985年首批筹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有机化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在28年的发展历程中,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造就了大批声名显赫的有机化学精英,享誉海内外的朱子清、刘有成、陈耀祖、黄文魁等4位有机化学家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