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层次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是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衡量证据事实的最下限的标准,我国在未来出台的民事证据法或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设置相关的程序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应确立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并应对高度盖然性标准从低到高的程度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探究该证明标准从低到高的程度用法律语言如何表述,特别是法官对证明事实不同程度的心证在民事判决书中的表述方式,对不同性质的民事案件的适用角度分析其层次性,以清晰的系统理论去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2.
证明标准是证据制度的核心和灵魂。传统的三大诉讼同一的“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与当今学术界积极倡导的“高度盖然性”民事诉讼最低证明标准,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以及本质上的统一性。民事诉讼应有自己的证明标准,其证明标准内部应有层次之分。在“自由证明”与“法定证明”相结合的模式下,合理地对“盖然性”进行程度量化是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层次性体现。  相似文献   

3.
“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的设立,对促进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发展以及推进我国法院系统审判方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制订中的《民事证据法》应借鉴两大法系的盖然性规则,采用高度盖然性标准,并根据不同的情况确立不同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是民事诉讼法的一个基本问题,对民事诉讼证明标准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是证明任务,不是证明标准,介绍了证明标准的类型和作用范围,并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构建进行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诉讼证明标准作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之基准.是案件审理和判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通给对彭宇个案审理的分析,深入讨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问题,对国内外诉讼证明标准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进行初步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在建立证明标准的同时还要注意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配套保障机制,进行外化的制约,只有在一种良性的运行机制下才能保障证明标准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事诉讼已经将高度盖然性确定为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在此前提下,按照案件的性质划分不同的标准,这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不同种类案件的内在要求,还是公正高效解决纠纷的需要和域外立法经验的借鉴,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应当按照案件的性质分为极高的盖然性、很高的盖然性和较高的盖然性,在解决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类型化问题的时候,应当注意当事人的诉讼行为能力问题、法院的负担问题以及提高法官的素质问题、心证公开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民事诉讼中的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真实的证明要求存有弊端,应有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取代之.而实现法律真实这一证明要求的手段,即为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引入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既有其合理的根据,又有其重要的意义.但法官在适用这一标准定案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于齐 《科技信息》2010,(5):385-385,391
在现代民事诉讼中,案件事实已不是传统诉讼中的“非黑即白”的状态,而是呈现出非常繁杂交错的状态。这就要求在民事诉讼中不仅要对各种法律关系的事实存在与否进行判断.更需对其存在状态作出细致的证明。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说证明责任是整个民事诉讼的核心,那么证明责任的分配便是核心中的核心。本文重点阐述证明责任及分配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智能化全球背景下,人工智能与司法体制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但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之时注意其双刃剑的实质也是必要的.在《证据规定》修改之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主观性愈发明显,以科学算法和客观概率为运行基础的人工智能与以主观性为本质特征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结合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排斥反应.因此,有必要通过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的辅助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对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及其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立法弊端、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重点论述了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证据制度素来被理论界比作民事诉讼制度的脊梁,而证明责任又是证据制度的核心。我国的有关法律对证据制度的规定比较原则和笼统,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文章从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区别,证明责任的分担及证明标准三个问题上,提出了对证明责任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以期对我国的证据法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司法证明标准的确定必须考虑司法证明过程的特殊性质,惟有在此基础上建构的司法证明标准才有可能是恰当的。不考虑司法证明过程的特殊性质而直接借用它种证明的证明标准建构或充当司法证明的证明标准都值得商榷。运用逻辑语言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司法证明过程的特殊性质,讨论了其它司法证明标准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建构司法证明标准的一般框架。  相似文献   

13.
证明标准是证据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认定案件事实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我国在证明标准的设计上有内在的缺陷,应针对不同的诉讼采用不同的诉讼证明标准。对于环境侵权这样的特殊诉讼更应如此。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以来,虚假民事诉讼不断增多,不但对利害关系人的切身权益造成了严重的侵害,对有限的司法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并且对我国的司法及法律制度的权威性也带了较大的挑战。因此,必须根据虚假民事诉讼的成因及特点,尽快地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范策略,最大限度的健全现有的法律制度与审判机制,全面的利用刑事的、行政的与民事的处罚方式严厉的惩处虚假民事诉讼行为,对于构成犯罪的虚假民事诉讼应当切实的追究法律责任,维护我国司法及法律法规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刑事立法禁止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对犯罪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要求赔偿,这既与宪法和民事立法相冲突,也给司法实践造成了矛盾与困惑.因此,探询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缺失,分析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在使用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模式是先刑事后民事,民事附随于刑事。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民事部分执行难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出现,实务界不得不采取先民后刑和刑民分离这两种模式。可见,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模式并不是很完善,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鉴于此,在讨论他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模式,本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模式等的基础上本文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分成三种模式进行简要的介绍,论述,说明利弊。  相似文献   

17.
证据失权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直接影响到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进程。因此,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都密切关注证据失权制度的研究。本文结合2002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初步探讨了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该制度有利于民事诉讼证据结构体系制度化调整和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实体和程序权益制度化调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法律适用、证据转换、刑事事实认定对附带民事事实认定的拘束力等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试图为我国附带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提供理论上的一种革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制度在民事诉讼理论研究与实务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制度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有针对性的就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如:"导引制度主体问题"、"人民法院的调查取证权的问题"、"当事人举证的保障问题",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本文中的观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公诉证明标准是指检察机关决定提起公诉时,依据指控证据认定指控事实应当达到的最低程度,它既是一个严肃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该标准的科学设定和正确把握,对实现公诉目的,履行公诉职能,保障人权均有重大意义。我国的公诉案件证明标准应当与审判标准相一致,采用"排除合理怀疑"作为公诉证明标准较为合适,但在司法实务中应当准确理解和运用该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