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顧震潮 《科学通报》1959,4(3):87-87
天气控制的工作,虽已有了不少研究,但还有不少关鍵问題沒有解决,它的发展前途是很大的。以造雨来說,目前还只是在条件已差不多具备的时候才能造雨。在未来十五年中这种限制可能大大的减少。人們有可能在云很少的时候下雨,乃至碧空造雨。因此,更深入地了解降雨的实际机制(現今了解的降雨机制还只有兩种,只能看做初步的了解),以及凝結与垂直运动的相互制約关系,是必要的。在控制的范圍方面,不但会控制个別的天气因子,并且也可能控制一些天气系統的运动及生灭。一些中小尺度(几公里到一百公里)大小的天气系統,象与暴雨、雷雨有关的小低气压,龙卷风等等,因为它的范圍不大,在天气预报上还不容易及时预报出来,但是正因为它比較小,控制起来就可能比大系統容易  相似文献   

2.
顾震潮 《科学通报》1957,2(15):480-480
今年斯德哥尔摩大学气象系(現又称国际气象研究所,有联合国文教委会支持)召开天气数值預报研究方面的会議,邀請了我国科学院派科学家参加。这次会議出席的人是历来最多的。我国和苏联都是第一次参加。苏联有等  相似文献   

3.
顧震潮 《科学通报》1956,1(8):35-35
長久以來,气象学上天气理論和天气預报之間有着很大的脫節。因为虽然在理論上对天气变化过程有着很多的研究,然而許多理論研究結果在天气業务工作方面始終难于完全应用。造成这种理論和实际脫節的原因是气象观测还不够精密周詳,对于所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刘宏勋 《科学通报》1964,9(9):832-832
中国气象学会于1964年7月7—14日在兰州市召开了全国天气与动力气象学术会議。这次会議是中国气象学会成立四十周年以来,天气与动力气象专业第一次学术会議。参加会議的有各科学研究部門、大专院校和各級气象台站的正式代表98人,列席代表58人。会議收到的論文共192篇,內容涉及到天气分析和預报、大气环流以及动力气象等各个方面。特别是,由于广大气象台站在近几年来所推行的預报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会議上提出这方面的論文也特别多。从会議情况看出,近几年来我国天气  相似文献   

5.
一金屬研究工作報告會從10月25日開始到11月3日結束,歷時10天。參加會議的單位共95個,主要的有:重工業部系統16個單位,第一機械工業部系統18個單位,第二機械工業部系統4個單位,高等學校18個單位,中國科學院及其研究所共14個單位。出席總人數465人,其中工程  相似文献   

6.
《科学通报》1959,4(21):714-714
根据预定的科学研究計划,自动行星际站上拍摄月球背面照片和向地球发送照片的仪器,在10月7日莫斯科时間6时30分,开始工作。为了拍摄月球照片,自动行星际站上装备有定向系統和带有自动加工胶卷的专門設备的传真仪器。拍摄时間选择在沿軌道运行的行星际站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間,而太阳照射月球背面70%的时候。这时,行星际站距月球表面六万到七万公里。自动行星际站上的定向系統发出特別号令,使行星际站的照象机鏡头对准月球的背面,并发出开动照象机的号令。  相似文献   

7.
周明煜 《科学通报》1980,25(4):174-174
近几年来声雷达探测资料开始应用于局地天气预报。我们利用北京地区三段时期的声雷达连续探测资料研究了一些回波现象与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它对了解某些天气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北京地区局地天气预报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8.
蘇聯全國醫學科學研究機關的組織 蘇聯全國共有500多個醫學研究單位,除蘇聯保健部直屬的研究所及蘇聯醫學科學院所屬的研究單位外,其餘研究單位分散在各加盟共和國及各城市。此外,各個醫學院也都進行研究工作。所有這些醫學研究單位在蘇聯保健部的統一領導和計劃之下進行工作,彼此配合,互相聯系,構放一個龐大的醫學研究工作網。  相似文献   

9.
一 門捷列夫週期系辯證地反映了自然“與形而上學相反,辯證法不是把自然界看作什麽彼此隔離,彼此孤立,彼此不相依賴的各個對象或各個现象底偶然堆積,而是把它看作有內在聯系的統一整體,其中各個對象或各個現象是互相密切聯系着,互相依賴着,互相制約着的。”(斯大林)自然界中一切物質的化學結構單元是元素,例如氫、氧、碳、鐵等等。在1661年波義耳確立了化學元素這一概念以後,科學家在整整一個半世紀中把這些多種多樣的元素看作彼此間隔離、孤立、不相依賴的各個對象底偶然堆  相似文献   

10.
李楚芬 《科学通报》1959,4(7):237-237
关于兩棲类的变色反应現象,特别是在黑色背景上皮肤变黑的适应現象,过去有过很多的研究,Hogben認为主要是內分泌控制,沈霁春及苏联一些学者研究結果認为中樞神經系統起主导作用,通过中樞神經系統调节腦下垂体的活动进而控制动物的变色反应,与巴甫洛夫神經論一致。本实驗企图在中国蛙种上观察变色反应及中樞神經系統和腦下垂体在变色反应中的作用。以体重20—40克的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为实驗对象,观察药物和低溫对正常蛙和已切除垂体之蛙及药物局部作用于垂体区时对蛙黑胞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夏雨人 《科学通报》1959,4(13):425-425
云雾,特別是降水,对国民經济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設有密切的关系。去年,在党的領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我国开展的人工控制天气的工作,特别是人造雨工作,仅在几个月內,就以惊人的速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云雾降水以及与它們有联系的大气物理現象;一直到現在还有許多問題不清楚。現在世界上研究云雾及降水的方法基本上可分为四类。 (1)天气学的研究方法:就是由气象观測員的观測,利用各种天气图分析等来預报云雾降水。这些方法在我国是比較熟悉的。 (2)高空气象的研究方法:这里包括无綫电控空仪、气球、各种系留汽球、飞机及雷达探測等,其中,飞机及雷达探測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间間隔作为一个条件刺激。(見內感受性的生理学问題第129頁,1952年)做过內感受性反射方面的时间間隔問題。在我们的工作中,也遇到类似現象。我们認为在研究化学感觉性反射欲评价反应值的时候,預知这个适当的时間間隔是必要的。因此设計了几组实驗,对这一问題加以系統的研究。实驗在15只猫与16只狗身上进行,貓用20%氨基甲乙酯作静脈注射麻醉,剂量为0.9克/公斤;  相似文献   

13.
杨鑑初 《科学通报》1958,3(23):722-722
近几年来,在学习苏联天气图方法中、長期預报的基础上,并結合我国各个地区天气演变的具体特点,許多气象台站已經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中、長期预报办法,在实踐过程中取得了或多或少的成就。但总的說来,在中期预报方面試驗与推广的工作远比在  相似文献   

14.
害虫发生預測預报是一項比較年青而科学內容很广泛的工作,是解放后我国的新兴事业之一。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視和領导以及羣众的支持和积极参加,目前全国各地害虫預測預报站星罗棋布,已經形成一个稠密的情报网。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对于害虫預測預报工作一向重视,并且很早就开始做棉蚜和蝗虫的預測預报工作,目前对于林木害虫、粘虫和許多种棉虫都在进行  相似文献   

15.
《科学通报》1959,4(20):703-703
研究冬夏季风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过程以及它同冷热水旱的关系,对了解气候的形成、天气的特点、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冷热旱涝的长期預报,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形成季风現象有两种說法。比較古典的說法,认为季风是由海陸冷热不同的季节变化所产生的。另一种說法是1950年左右才提出来的,他們說地球表面上所以发生季风現象,主要是由于地球表面东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行星风带)的位置发生季节移动。自冬到夏,风带向北位移,当东风带移到西风带时(或者相反),就产生西风(或东风)变成东风(或西风)的現象,海陸分布的不同,只是把风带季节位移所产生的季风現象加以一定程度的改变,而不是改变风向的主要原因。我們信为季风是海陸分布、行星风带和  相似文献   

16.
楊昌琪 《科学通报》1959,4(13):417-417
电力工业是国家重要工业部門之一。世界各国电力工业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是把孤立的电站逐步联成电力系統,然后把个別的电力系統結成联合电力系統,甚至全国性的統一电力系統,而在有些国家之間,更并联而成庞大的国际联合电力系統。例如,西欧許多資本主义国家的电力系統經高压输电綫而联成巨大的联合电力系統;在美国亦有不少联合电力系統;在苏联正在逐步建设欧洲部分的統一电力系统、西伯利亚联合电力系統,以便在将来組成全苏的統一电力系統。我国現在已有一些电力系統,其中以东北系統为  相似文献   

17.
《科学通报》1959,4(19):642-642
1959年9月12日发射的苏联宇宙火箭于9月14日莫斯科时間0时2分24秒到达月球表面。苏联多級宇宙火箭准确地沿着预定的計算軌道飞向月球。火箭的全都系統、机組和构件在飞行期間工作正常。火箭上所装的无綫电技术設备保証了从地面对火箭的飞行作可靠的跟踪。跟踪从火箭发射时开始直到装科学仪器的容器到达月球表面为止。地面上整套自动測量設备的顺利工作使得有可能不間断地监督飞行的实际軌道是否符合預定的数据,作出到达月球的可靠預报,并确定到达地区。由于根据記录下来的各种測量和观測資料对苏联第二个宇宙火箭运行的实际軌道作了分析,在目前就  相似文献   

18.
频发的霾天气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最主要大气环境问题之一.霾期间高浓度大气细颗粒物(PM_(2.5))是多种物理化学过程综合影响的结果,包括排放、气-粒转化、大气边界层、局地环流、天气与气候等过程.上述过程的时空尺度跨越了几个数量级,在空间尺度上涵盖了纳米尺度至上千千米尺度.多尺度过程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不同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目前大气环境领域面临的最严峻挑战,直接影响到对于霾天气形成机制的科学认识、预报技术与数值模式研发,以及相应的大气污染治理.文章综述了在影响我国霾天气的多尺度过程及其与气溶胶的相互作用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二次气溶胶已经成为我国大气气溶胶的主要部分,在霾过程后期,液相非均相过程对气-粒转化有重要贡献; PM_(2.5)呈现多时间尺度周期性振荡,包括1, 4~7以及40~60 d等,边界层、天气和气候等多尺度过程是造成上述周期性变化的主因;已有证据表明,我国高气溶胶已经影响到该区域大气光化学、大气边界层,甚至天气和气候过程.气溶胶与上述过程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影响了气溶胶浓度及其空间分布,但是此问题极为复杂,尚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为此,今后需重点加强以下研究:加强包含气溶胶理化性质、大气光化学、气象要素在内的多要素协同观测,重点开展对流层内多要素协同垂直探测;增强跨学科领域研究,尤其是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天气/气候等多学科间的交叉性研究;加强气溶胶与大气化学、边界层、天气气候等过程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9.
海洋天气船     
地球上,陆地的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弱,海洋面积占三分之二强。在陆地的平原和高山上建立天气站已有悠久的历史,而且站点为数众多,为人类探索天气规律,战胜自然灾害起了重要作用。在浩瀚无垠的海洋上建立天气站,较之陆地(无辶)为困难,但是取得的气象资料对海运、民用航空和其他社会目的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所以欧美国家在它们来往必经的北大西洋上建立海洋天气站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 1947年7月,英国改装了一艘轻巡洋舰,在北大西洋上建立世界第一艘专门性天气船,次年2月英国又使三艘同样的船只加入这一行列。这些船只在北大西洋上从事连续性的水面和高空气象观测和海洋水文记录,为横越大西洋的英国飞机和船只的  相似文献   

20.
《科学通报》1954,(3):78-78
正像對其他一切科學工作一樣,自由討論和爭辯是推動氣象科學研究工作的巨大動力。兩年來的事實證明,我們的氣象工作上一些重要問題的初步解决,諸如我國一些天氣系統的分析、西風環流的處理等等並不是僅僅由一兩篇論文而得到解决,而是在經過廣泛的、多次的自由討論和爭辯之後,才逐漸明確,才肯定了過去死扣模式,不看具體温壓場及其演變過程是不對的,才肯定了單從西風急流看問題的片面性、局限性,而使我們無論在理論上或業務實踐上都提高了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