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接受教育状况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上世纪以来就一直受到教育学者的关注。本文从当前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着手,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运用社会性别视角阐述社会性别平等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分析当前农村社会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指出“女耕男工”、文化教育、民主参与等方面的性别差异现状对建设新农村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关照农村社会性别的特殊需求,将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纳入教育优先发展的体系,制定、实施适当的倾斜政策,加强先进社会性别文化建设等推进农村妇女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会性别理论是研究性别平等问题最有效的研究视角与分析方法之一,其价值意义在于为社会制度与公共政策的审视提供了全新的性别视角,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以实现两性间的实质平等.法学教育的公共政策,尽管从公共政策制定的抽象层面已经体现出了形式上的性别平等,但在当前实际的法学教育及法律职业化进程中,仍然存在男女两性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奥运竞技男女性别的平等化表现为项目设置与参赛人数的平等、决策与管理的平等、机会与资源的平等.平等化的趋向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女性长期不懈斗争以及男性运动、管理权力不断妥协的产物,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生命价值.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人们在观念与操作层面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于提高认识,促进竞技运动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性别平等是当代世界妇女运动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当前性别平等问题尚未获得彻底解决,不利于妇女运动的发展。面对这种形势,必须对现存政策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并进一步解析政策执行者特别是政府的相关行动与周围政治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对各国政府应当采取何种行动提出有价值的倡议,对各国政府推动性别平等的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教育平等作为教育民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伴随着一个社会的政治民主化程度向前发展的。教育平等理论上主要包括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和教育结果平等,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效果平等。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教育不平等现象。我们应立足现实,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我国教育平等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性别平等的社会化进程,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社会化目标之一,与社会制度方面的因素相比,社会观念方面的因素对性别平等社会化过程所起的作用更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学说,是一种历史的存在;而儒家文化的影响则是一种历时的形态。在当代中国女性对自我角色新的定位中,离不开对儒家文化的选择与改造,吸收有价值的内涵,摒弃其糟粕。  相似文献   

8.
汪燕  夏萍 《科技信息》2009,(20):I0336-I0337
在对英语的研究中,语言学家们发现了许多性别不对称现象,而这种不对称更多是一种不平等,体现为对女性的歧视。语言源于社会,这种歧视反映了长期以来女性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提高,语言也在朝着平等的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9.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差异与性别平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当前学术研究中提出的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个体内在原因进行反思并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结合心理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可以看出以往的性别差异分析是一种“男性中心”文化论的反映,而要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和性别平等,应该积极关注女性的声音与立场。公正伦理和关怀伦理是男性和女性认识自我与他人的不同方式,因此我们应该倡导积极、多元化的性别平等观。  相似文献   

10.
吴翌晖 《科技信息》2009,(30):I0242-I0243
性别意识形态一直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思想并影响着我们观察体育、参与体育和思考体育的方式、方法。与其它社会领域一样,男性在体育领域中一直都拥有特权,男性占统治地位,以男性为标准,以男性为中心 而女性参与体育则一直处于落后,被限制的地位。文章客观分析了当前主流性别意识形态及其对妇女平等参与体育的影响,从性别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了妇女参与体育不平等现象的意识形态根源,并为实现女性平等参与体育提出了改变男性概念、改变女性概念和改变体育实施方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性别是文化生活的核心。性别价值观从一系列社会结构和行为中得到体现和推动,而正确性别价值观的确立对于实现个人价值和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大众传媒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别价值观,并提出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2.
性别分工的产生和存在与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制度有着深厚的渊源,使妇女处于从属受支配的地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性别分工的意识在逐步淡化,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降低了对从业者体力的要求,为实现性别分工的平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经济民主是教育平等的基础,政治民主是教育平等的前提,教育法律是教育平等的保障机制。人类教育平等的理想只有通过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朱玉萍  郑清瑞  张丽 《科技咨询导报》2007,(31):121-121,123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变法的重要代表,他十分关注女子问题,尤其是女子教育问题。他主张男女平等,提出了女子受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烈批判了以往历史中存在的束缚女子发展的清规戒律,证明女子具有接受教育的能力,并身体力行与一批有志之士倡导并创设女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国建立后,女学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期,尤其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女子教育更是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女子教育之所以蓬勃发展有三个方面的经济原因,即政府教育投入、社会资本的支持、家庭对女子教育承受能力的增强。其中政府的教育投入和社会资本的支持为其主要的经济原因,而家庭承受能力的增强则为其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女性意识是很难界定的。20世纪西方的女性主义者明智地承认,一些女性作家的笔力和叙事话语不一定就能代表女性世界的呼声,而在杰出的男性作家笔下,却能显现出女性的情怀与爱心。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在“性格与环境小说“中,就敢于超越“天使或魔鬼“的传统偏见,真正吐露出西方一代女性的心声。  相似文献   

17.
18.
论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教育的不平等,主要源于社会制度原因和社会结构性原因。提出教育中最不平等的是使教育成为一群人控制另一群人的手段。要实现教育平等,必须先消除阻碍教育平等实现的制度根源,确立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和终身化的教育制度,以平等的制度来保障教育平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西方关于教育平等的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主要探讨西方关于教育平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教育平等思想的理论基础,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的关系。阐明西方关于教育民主化、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诸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含义。教育平等的理论基础不同,平等的含义也不同,教育平等理论的受益者也不同。教育不是“社会均衡器”,即使“教育民主化”大旗高扬的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现实当中的不平等现象依然俯拾即是,教育平等思想倡导者的乐观宣言并没有真正实现,教育平等的实现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客家妇女历来以勤劳俭朴闻名于世,她们在教育方面也颇具特色:内容上凸显生活劳动教育,表现了客家女子的"劳作"、"精明"和务实;形式上,独特的山歌戏剧和生活教育折射出客家民系的精神内涵,宗族和家庭教育则是儒家教育的精神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