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陕西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复原力和安全感特点,及心理复原力对安全感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市新华中学初一、初二学生857人,使用青少年心理复原力量表(HKRA)和安全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流动儿童的心理复原力水平低于对照组儿童(P<0.001)以及留守儿童(P=0.003)。且流动儿童的安全感总分低于对照组儿童(P<0.001)和留守儿童(P=0.032)。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复原力的自我、家庭和社会维度对留守儿童(自我:β=0.26,p=0.014;家庭:β=0.49,p=0.008;社会:β=0.45,p=0.012)和流动儿童(自我:β=0.23,p=0.012;家庭:β=0.34,p=0.055;社会:β=0.39,p=0.007)的安全感回归效应显著。结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通过改善农民工子女心理复原力的外部保护因子,能够提升其安全感水平。  相似文献   

2.
采用调查法探讨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现状,对比分析不同教育安置方式下的两类流动儿童、本地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差异。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在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四个层面,对流动儿童的政策制定和教育对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萍萍 《科技资讯》2010,(10):228-228
汶川地震发生后,儿童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难免出现心理异常表现或心理创伤,对儿童进行灾后心理救助迫在眉睫。社会各界积极组织心理救助,有效的帮助儿童适应灾后生活。但在救助过程中,也凸显了我国在儿童灾后心理救助工作在救助队伍、救助方法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只有建立和完善灾后儿童心理救助体系,才能促进灾后儿童心理健康重建工作快速、有序、协调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贤敏 《科技信息》2010,(30):61-61
留守儿童是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前社会上普遍视留守儿童为"问题群体",但是留守儿童有适应不良的个体,也存在一些适应良好的个体。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问题加以分析与思考,从社会视角探讨如何增强其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以期为留守儿童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流动儿童从农村进入城市后遇到许多困难,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生活与学习适应问题.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流动儿童的适应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若干公办中小学为例,对流动儿童生活与学习适应性问题进行了调查、访谈和现状考察,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提高其城市适应性,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农村留存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自我教育何以必要?实行借鉴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通过自我教育克服自卑等心理问题、实现自我超越、创造自我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7.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了解常州市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的现状,并归纳其特点,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辅导活动,凝练家庭教育服务团队,创新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促使其高水准地融入城市生活与学习。  相似文献   

8.
区域人口流动能力是区域人口总体的空间活动能力,它是表征区域发展活力的综合指标.不同形式的流动人口有着不同的“力当量”,一个区域的人口流动能力是其内流力、对流力和回流力的当量和.2005年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省级尺度上的人口流动能力在整体上属于中等偏弱,且自东向西梯度递减;在结构上以内流力为主体,回流力次之,对流力又次,内流力受人口规模制约,回流力与区域教育、旅游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有关,对流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有关;我国省级尺度上的人均人口流动能力和地均人口流动能力均偏弱,但人均人口流动能力的梯度差异不明显,地均人口流动能力的梯度差异明显;GDP和城市化率对流动能力具有协同推进作用;流动能力与市场化指数、创新能力指数、文化资本指数、发展指数等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可为文化产业中心布局和遏制不良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探讨大学生复原力的现状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延安大学的38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城镇大学生的复原力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P<0.01),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复原力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②复原力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P<0.01).结论:①不同类型与不同地域大学生的复原力水平有一定差异;②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复原力有促进作用,而消极的应对方式阻碍复原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日益加剧,大量随迁流动儿童的成长问题引发更多关注。社会生活的融入问题、学校教育的实现问题、家庭教育的引导问题等直接影响着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流动儿童存在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的成长需求,公共图书馆可以发挥自身作用,搭建平台,提高流动家庭的教育能力,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能力、知识获取能力、自我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心理弹性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或威胁的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会面临许多压力与挫折,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对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贵州省5所高校726名大学生的心理弹性进行调查,了解贵州省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对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培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心理品质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倾向与环境之间取得积极的平衡,从而自觉调节自我的态度和行为,使之符合社会的规范,并能充满信心去接受未来的挑战。可见,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人的智能、体能、技能等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最起作用的内在潜能。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能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心理承受力,促使个性、人格、意志、情感等方面趋向完善、健康地发展。因此,重视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提高儿童心理素质,是家庭、社会、学校应该认真面对的问题,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校园欺负行为是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且给儿童身心带来一定消极影响的行为。对于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而言,校园的教育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是否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及其心理健康状况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小学三至六年级的流动儿童为被试,初步探讨流动儿童校园欺负行为、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群体中欺负与受欺负现象较为频繁;欺负儿童间存在性别差异,受欺负儿童间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流动儿童欺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关系;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受到欺负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过去的研究多关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因素,如独生子女、贫困家庭、生活事件等。然而,对那些顺利渡过危机,承受住了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甚至从中获益的大学生的特点,却缺乏相关的研究。本文从安全感、孤独感、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对大学生复原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当关注男性大学生、低年级学生的复原力培养;应当关注通过校园社团等活动,促进学生复原力提高的策略与方法,关注父亲在大学生复原力塑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回顾,对影响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主要因素作了简要的述评,并得出5个方面的结论:第一,户籍制度是决定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最为关键的结构性因素,从根本上影响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第二,教育安置方式不仅影响流动儿童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且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文化适应,并最终影响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第三,家庭的经济能力、父母的教育能力等都会影响到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社会融入;第四,社区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促进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合不仅要依托城市社区,还要重新发现社区;第五,流动儿童是可塑性非常强的群体,我们需要挖掘流动儿童的积极能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凤台县大兴集乡留守儿童的生活、心理状况调查,了解皖北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现状,尽自己可能去呼吁社会和当地政府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采用GHQ-20,SDS,AS,ASLEC和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对190名SCL-90阳性症状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复原力显著正向预测SCL-90阳性症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B=-0.647,P〈0.001);复原力在SCL-90阳性症状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有显著调节作用.因此,通过提高SCL-90阳性症状大学生复原力水平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运用追逐个案叙事中人物的方法,对两个在城就读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适应结构与适应策略选择进行解读。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中适应结构具有未展开的特点,在这种结构中产生了分离和同化两种不同的适应策略;这种适应策略可用个案叙事中的时间指向来予以描述;可从个案叙事结构中,即从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寻找影响其适应结构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对重庆市578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考察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城市人角色认同、自尊和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探讨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①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学校适应不存在显著差异;流动儿童城市人角色认同水平和自尊水平均显著低于城市儿童.②城市人角色认同与自尊呈正相关,而城市人角色认同、自尊均与学校适应呈负相关.③自尊在城市人角色认同对学校适应的预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分别计算时发现,自尊对流动儿童起部分中介作用,对城市儿童起完全中介作用,且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困境儿童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机制,为困境儿童心理帮扶及救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弹性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重庆市252名困境儿童进行施测,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内在作用机制。【结果】1)困境儿童社会适应量表各维度在性别、是否住校、是否家庭和睦上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2)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弹性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两两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1);3)一般自我效能感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正向预测社会适应(B=0.392,p<0.001)与心理韧性(B=0.505,p<0.001),心理韧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正向预测社会适应(B=0.661,p<0.001),心理韧性在自我效能感影响社会适应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为33.935%。【结论】自我效能感不仅直接影响社会适应,还可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社会适应,可通过提升自我效能高感与心理韧性来提升困境儿童社会适应水平。为社会关注困境儿童,促进他们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和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