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行政首长出庭制,是指在行政诉讼活动中,作为被告一方的行政机关,由其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副职领导人出庭应诉的一项制度。当前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制度不仅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推进司法权与行政权的良性互动,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也有了丰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建立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不仅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对于行政执法是非常有效的监督手段。行政机关对每一起案件作出处罚,采取每一种行政管理强制措施,都存在通过行政诉讼检验其执法行为正确与否的可能。因此,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增强对新形势下行政诉讼的认识,切实做好应诉工作。一、理性直面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该法第十一条受案范围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除不可诉的行为外,只…  相似文献   

3.
郑勇  王静 《科技信息》2009,(22):102-103
近年来,随着被称为“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日渐增多,行政首长能否作为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也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在行政诉讼案件中亲自出庭应诉,是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但在实际行政诉讼中,却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在法庭上只能见到“民”(原告)却难觅“官”(被告)的身影。本文中,我们将重点分析行政诉讼被告法定代表人出庭难的原因所在以及针对这种状况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行政诉讼中,极少见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行政首长自身的原因造成.行政首长不出庭应诉,有损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有损行政审判的公信力,不利于及时时本机关的一些行政违法行为予以纠正,不利于增强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阻碍了依法行政的落实.因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应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5.
陈莉  陈鹏 《科技信息》2009,(30):I0383-I0384
《行政诉讼法》第17条对行政诉讼案件的一般地域管辖作了如下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这个制度看似合理,但我们深究则会发现作为审理案件的被告所在地法院因其财政人事均受到行政机关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审判的积极性和司法的权威性,而提级管辖,异地交叉管辖都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而最终的和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建立行政法院。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基于这一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争议案件除了行政赔偿诉讼案件可以适用调解外,其他行政诉讼案件不适用调解。但在司法实践中并非如此,很多法院在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都采取调解的手段促成原告撤诉或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有效降低了行政案件的信访投诉率,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但是由于调解制度在立法上的缺陷,不可避免地出现有违行政审判立法精神等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诉讼调解理论的分析,提出我国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左菲 《当代地方科技》2011,(5):45-45,52
非诉行政案件执行裁定(简称非诉行政裁定),即法院作出的准许或者不准许执行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裁定,直接影响行政机关和当事人的权益。对违法或不当的裁定,行政机关和当事人有异议的,应当通过何种法律途径获得救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若干解释》)没有明确对执行裁定应当如何进行救济,但不能认为对非诉行政裁定救济无法律依据,或认为没有救济的途径。本文将试探性的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上海公共租界作为我国近代法制的先驱,最先引入了行政诉讼制度。1869年《土地章程》规定新设立一个法庭领事公堂,该法庭是公共租界内的行政法庭。租界当局通过此行政法庭,在租界内推行行政诉讼制度,监督和制约市政当局工部局行政权的行使。从公堂具体的审判程序及案件可见公共租界内推行的权力分立与制约的理念得到了实施。上海公共租界内推行的行政诉讼制度对于当下的行政诉讼完善和改革也有一些历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4年7月1日起实施的《行政许可法》是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是在总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机关,实施程序,费用,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做了比较系统的规定。那么,该法的实施,对公路规费的征收究竟有哪此影响,本文就相关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全 《科技信息》2009,(8):357-357,360
案卷排他性原则在限制行政机关的权力和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目前我国的《行政程序法》迟迟不能制定出台,建立普遍约束行政活动的行政案卷制度尚需时日。行政案卷制度是否能够落到实处,往往有赖于行政诉讼的制度设计是否体现了案卷排他性原则的内在要求。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行政程序中案卷排他性原则及其要求的基础上,阐述了在行政诉讼中设立案卷排他性原则的必要性,最后在分析我国行政诉讼法对案卷排他性原则的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行政诉讼中适用案卷排他性原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