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谚语,就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现成俗语。或者说,谚语就是俗语里一种义含深刻道理的“套话”。《礼记·大学》中说:“谚,俗语也”。《尚书》中称“喭”(按:喭即谚)为“俚语”。可见,就一般而论,“谚”就是一种现成的含理俗话。《说文解字》释“谚”为“传言也”。《广雅·释诂》说,“谚,传也。”《太平御览》载:“传言也,俗言曰谚。”唐代玄应《一切经音义》训为:“谚,传言也。谓传  相似文献   

2.
民间俗语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文学作品大都会对民间谚语的优秀成果进行适当地吸收、利用,《红楼梦》也不例外。曹雪芹就将当时流传的三百多条民间俗语运用到了小说的语言情境中,本文试图通过这些民间俗语来分析其独有的艺术特征,洞悉其高度的思想性,使人们从民间俗语的角度能更多的认识《红楼梦》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3.
早在十六世纪末,英国哲人培根便指出:“谚语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在近代,语言学家则把谚语喻为“民族之明镜”,“语言活化石”。随着世界各国语言文化的发展,谚语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课题愈来愈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美国著名学者何夫曼(R.R.Hoffman)曾于1984年评述说,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英谚“业已成为语言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乃至其它众多学科的共有论题”。我们似乎可以预见,英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英谚学(English proverbology)的时代即将来临。在我国(当然包括台湾省),英谚研究尽管还处于幼年时期,但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即对英谚的定义与特点,  相似文献   

4.
宫室宫、室两词可以互训。《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郭璞认为,宫、室是“同实而两名”(见《尔雅·释宫》注)。古时候,“贵贱皆称宫室”(《尔雅·释宫》郝懿行义疏),帝王的住宅也可称室,平民的住宅也可称宫。如《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谓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赵岐注:“巨室,大宫也。”《吕氏  相似文献   

5.
“柆、拉、啦”三字有无源流关系,在各类语辞书中一般都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康熙字典》和《中华大字典》以前的语文辞书,均未见“啦”字;虽释“柆”和“拉”,但释义不全,且不注释“拉”与“拉”二字的源流关系。现当代通行的语文辞书,一般不收释“柆”字,即使个别辞书(如《汉语大字典》)收释,也仅照引大徐本《说文》有误的释义。现当代通行的语文辞书,虽然都收释了“拉”、“啦”二字,但也不训释二字的源流关系。本文拟利用前修之说,参以拙见,试释“柆”字本义以及考证“柆、拉、啦”三字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6.
枣庄方言古语词例释(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3.艮gn[k] 枣庄方言中,“艮”一般作形容词,其义有二:(1)(食物)坚韧而不脆,如:“这罗卜发艮,不好吃。”(2)说话生硬,或形容其性子直,如“这人说话真艮!”“这个人真艮!”“艮”有时亦作动词,如“艮牙”,即“硌牙” 《唐韵》、《韵会》、《正韵》拼“古恨切,根去声。” 《集韵》:“胡思切,音痕,元平声。” 《论文》:“艮,很也。从匕,目,犹目相匕,不相下也”段注:“会意。‘目相匕’即目相比,谓若怒目相视也,很之意也。” 《方言》:“艮、坚也。”注:“艮、皆名石物也。” 《广雅·释诂》:“艮,坚也。” 《广雅疏证》:“《说卦》传云:‘艮为山,为小石’,皆坚之义也。今俗语犹谓物坚不可拔曰艮”。 可见,艮之本义为坚,词义引申,为说话生硬,性子直。 杨雄《太玄经》:“象艮有守,”注:“艮、难也。” 《来生债》一折:“正末云:‘他也中吃,也中穿。’磨博士做咬银子科,云:‘中吃中穿?阿哟! 艮了牙也!”  相似文献   

7.
《孟子·许行》一篇中,有“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一句。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课本注:“或,句中语气词。”对“或”字的词义不作任何解释,因此,把“莫之或欺”解为:“等于说没有人骗他。”《古代汉语》对“或”字的解释可能根据清代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和近人杨树达的《词诠》。《释词》:“或,语助也。《诗·天保》曰:‘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言无尔承也。或,语助耳。笺言:‘或之言有也。’  相似文献   

8.
在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素称“语言活化石”的谚语也在发展中不断成熟——它们日益丰富,日见洗炼,日趋严密。谚语变体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炼形,炼音,炼意的必然产物。一般说来,它可有固定变体和临时变体之分。本文所谈英谚变体专指前者。英谚变体形式纷繁,我认为,至少可归纳为下述八种:  相似文献   

9.
李真慧 《科技资讯》2011,(25):200-201
谚语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无论东西方都流传着很多有关动物类的谚语。由于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的不同,东西方人民用不同的动物传递同一种道理。英谚的汉译已成系统,有严格的标准和具体的方法,西方谚语因而得以大量的传到东方。出于兴趣爱好,本文从基本的翻译着手,搜集了部分动物类谚语为例,斗胆分析了英谚的汉译体系。  相似文献   

10.
谚语是流传在各地群众中的一种现成的俗语,它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经验总结。谚语大都来自民间,在形式上往往是用一二句通俗的话语,就把一些事理或经验概括出来。谚语表达的内容多种多样,或总结生产实践经验,或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或对为人处事的劝勉规戒,或对善恶美丑的赞颂贬责,或对日常生活知识的提取概括。正因谚语大多是人民群众在千百年来生活实践中经受过多次的成功或失败而领悟出来的,因此往往义理深刻,具有一定科学性;又由于它通俗易懂,口语性强,因此历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欢迎。  相似文献   

11.
赵歆 《科技信息》2010,(33):I0221-I0221,I0248
法谚——“法律是远离激情的理性”出自亚里士多德的名著《政治学》,为后世法律学人经常之引用;本文对该法谚的出处、含义、提出背景进行了剖析.同时类比与其近似的法律谚语,并分析其当代含义。  相似文献   

12.
晋代杜预对“辅车”一词的错误训释流传甚广,影响至今。《辞源》、《汉语大词典》等大大小小的辞书,乃至一些学校的权威教材,如王力《古代汉语》等概莫例外。作对这一错误训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辅”之本义当为绑在两辐间的直木,并指出了现行辞书中释“辅”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13.
《说文》释“若”为“择菜”,于典无载,段玉裁为足成许说,据《国语·晋语》一例,强分“若夫”,认为“若”之本义为“选择”.“择菜”为其引申义,文章试从段注所引书证内容和“若夫”在文献中实际用例以证段注之失。  相似文献   

14.
在谈日语熟语的汉译之前.先来谈一下“てとゎさ”这个词的释义.《现代日汉大辞典》(宋文军主编)的释义是“谚语、俗语、古谚、常言”,通常我们把“ことゎさ”称为日语谚语.但是翻阅一下日本小学馆出版的《ことゎさ大辞典》就会发现,所谓“てとゎさ”包含了汉语中的成语、惯用词组、格言和谚语等.再查《国语大辞典》对“てとゎさ”的解释,其释义“昔かち世间にたく言ぃたちゎ  相似文献   

15.
“(力力力口)”字屡见於殷虚卜辞,据上虞罗氏所见,已有二十八条(《增订本殷虚书契考释》卷下,第5页),其在金文见诸宋人款识之书者有《已酉方彝》、《克癸卣》诸器。由形声审之“(力力力口)当释“(力力力)”。《说文·十三篇下》:“(力力力),同力也。从三力。”同力谓众力以为力,在六书为会意。许隶(力力力)部有协、勰、协三字,协云:“同心之和”,加旁从心;勰为“同思之和”,加旁从思;协为“众之同和也”,加旁从十,皆会意兼谐声字。古字以心表义者,每有更旁从口。《集韵·入声·三十帖》慊、嗛同字。《荀子·大略篇》:”惟惟而亡者,诽也”。杨惊注:惟法读为唯”。《说文·二篇上》:“哲,知也。从口折声。(折心),哲或从心”。协之与(力力力口),其例亦犹是也。  相似文献   

16.
《诗经·邶风·泉水》:“我思肥泉,兹之永叹。”对于其中的“肥泉”一词,历代注家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尔雅·释水》中“归异出同流肥”一句也被用作《诗经》注家解释“肥泉”的依据。但是由于解读“归异出同流肥”句时,有将“归”字并入此句“归异出同流肥”,和将“归”字归为上句的“汧出不流归,异出同流肥”的两种句读,致使“肥泉”的含义更加含混不清。通过梳理分析关于《尔雅·释水》篇“归异出同流肥”以及《诗经》“肥泉”的不同观点,可以明确《尔雅》中“肥”应作“归异,出同,流肥”解读,而《诗经》中的“肥泉”应指的是卫地的水名,其“肥”字也应做“归异,出同,流肥”来解释。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学语文教材《过秦论》中“叩关而攻秦”的“叩”字,《桃花源记》中“问所从来”的“所”字,《诗经·硕鼠》中的“硕鼠”,《捕蛇者说》中的“苛政猛于虎”的“苛政”及“恂恂而起”的“恂恂”,《鸿门宴》中的“与”加以训释。  相似文献   

18.
《五蠹》篇是“战国”后期新兴地主阶级的重要思想家韩非的主要作品之一。传说,《五蠹》和韩非的另一作品《孤愤》流传到秦国,秦始皇读到时,对文章中警辟的见解,透彻的论述,赞叹不已。说:“嗟呼!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能见到此人并和他交游的话,死了也甘心!(事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由此可见,中  相似文献   

19.
(一)选用词义于诗意未安之例于濆《山村叟》:“驱牛耕白石,课女经黄茧。”注:“课:教。经:……这里的‘经’引申为织的意思。黄茧:黄色的丝,多为野蚕丝。”(644页) 诗只言“叟”,未言“媪”,而蚕桑纺织乃系女事,《汉书·地理志》:“……男子耕农,……女子蚕桑织绩。”《汉书·文帝纪》:“……皇后亲桑以奉祭服。”俗语“男耕女织”,均其证。叟教织不合常理。《说文》(三上言部)、《广雅·释诂》(卷五上):“课,试也。”《汉书·京房传》:“……宜令百官各试其功,……诏使房作其事,房奏考功课吏法。”“考”、“课”对文。《晋书·元帝纪》:“劝课农桑。”知“课”有考核、检查之义。“课女”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古代足球的起源和用途我国古代人称足球为“蹴鞠”或“蹋踘”。据汉《刘向别录》的记载:“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于战国之时。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其次,《战国策·齐策》、《史记·苏秦传》也有记载:“临淄(今山东)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这里的蹴和蹋都是用脚踢物之意,鞠和踘是指用皮做的球,从字面上就说明了是用脚踢皮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