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保证贝母属植物的合理利用,现对川贝母植物的基源植物暗紫贝母的本草考证、植物来源、提取工艺、化学成分、以及药理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暗紫贝母植被分布格局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相似系数法对暗紫贝母分布的群落进行了数值分类,确定了暗紫贝母分布的群落类型和群落特征.报道了暗紫贝母的生态分布、植被的种类组成及其区系分布.为川贝母的野生抚育和药材生产保护区的建立提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4.
野生千层塔的人工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人工栽培条件下,千层塔不同海拔、土壤类型、遮阳度、移栽密度、收获时期和收获方式等处理的产量数据,筛选出千层塔最适宜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方法,形成了千层塔林药套种人工栽培技术优化组合,其产量达到1 556.33 kg/667 m2,对千层塔药材通过人工训化栽培进行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产自青海果洛州的暗紫贝母中Cu、Zn、Fe、Mn、Ca、K、Na、Mg、Cd共9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在选定的测定条件下,青海暗紫贝母中各元素间相互干扰小,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方法的校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0.9973~0.9999),方法回收率在97.00%~102.00%之间(n=7),RSD值(n=7)在0.17%~1.43%之间.青海暗紫贝母中Ca、K、Na、Mg含量较高,研究结果为合理开发暗紫贝母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暗紫贝母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氨基酸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CD search、Cell-PLoc和SWISS-MODEL等生物信息学在线预测软件对其保守区域、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结构和活性区域等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酶由55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主体部分位于内质网膜外的二次跨膜疏水蛋白质.其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三级结构为同源四聚体结构,活性区域由两条多肽链的6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活性区域的面积和体积分别为1 284.340?~2和2 152.618?~3.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预测结果揭示了暗紫贝母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性质、结构和功能,为进一步研究贝母活性生物碱的生物合成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海南兰科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已知的有58属170种和变种。近二十年来,由于林区采伐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岛内外兰花经营者乱采滥挖,造成海南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濒危。本研究课题历时五年,旨在保护、抢救濒危的海南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先后引集了海南野生兰科植物42属102种和变种,进行了人工驯化栽培研究,发现了一些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较高的属、种,为保护和开发利用海南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提供了一些现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暗紫贝母的法呢基焦磷酸合酶氨基酸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CD search、ProtParam和SignalP等13种在线预测软件对其保守区域、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亲疏水性、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性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酶由35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一种不含信号肽不跨膜、定位于线粒体基质的可溶性亲水蛋白,具有典型的类异戊二烯合成酶超家族结构域.其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三级结构以PDB ID 4kk2.1为模板建模,包含两个聚异戊烯合酶位点,200 Lys为其结合配体Mg~(2+)的结合位点,活性区域由5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面积和体积分别为1 215.670?~2和1 496.051?~3.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预测结果揭示了暗紫贝母中法呢基焦磷酸合酶的性质、结构和功能,为进一步研究贝母活性生物碱的生物合成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采自太原市小店区的一株野生双孢蘑菇G1菌株进行了初步的驯化栽培.结果表明:在所选培养基范围内,G1菌株最适宜的母种培养基是马粪培养基,最适宜的原种培养基是小米培养基.G1菌株在马粪稻草栽培料和玉米秸秆牛粪栽培料上均可出菇,在玉米秸秆牛粪栽培料上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高,分别为42.48克/袋和30.33%.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暗紫贝母超临界CO2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暗紫贝母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NIST谱库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同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对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GC-MS分析显示,从暗紫贝母挥发油中共分离得到39个组分,并鉴定其中32种成分,包括酯类化合物(26%)、醇类化合物(21%)、烷烃类化合物(20%),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有1-二十三醇(3.61%),七氟丁酸三十四烷基酯(3..59%)和反式-(2,3-二苯基环丙基)甲基苯基亚砜(3.24%)等.[结论]本研究完善了暗紫贝母挥发油的成分及其相关含量,为暗紫贝母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野生榆耳进行组织分离,获得优良菌株 YRⅢ02,在配方Ⅳ和配方2上分别采用袋栽和瓶栽方式,成功获得优质、高产的榆耳子实体.  相似文献   

12.
雉科鸟类很多,我们饲养的有白马鸡、蓝马鸡、褐马鸡、绿尾虹雉、红腹角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红腹锦鸡等。雉科鸟类因其体态优美、羽毛艳丽、叫声洪亮悦耳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各地动物园纷纷引入供游人观赏。但是野生雉类胆小易惊,在引入的初期,往往因饲养管理不当而造成死亡。笔者饲养雉科鸟类已有几年的历史,现将驯化野生雉类的一些体会介绍给大家。从饲养环境讲,笼舍应建在安  相似文献   

13.
月鳢(Channaasiatica)属鲈形目 ,鳢科 ,月鳢属 ,俗称七星鱼、七星佬、点星鱼。月鳢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 ,有滋补强身、活血生肌、利尿祛风、通气消胀等功效 ,药用价值极高 ,历来被医学界推崇为保健珍品 ,享有“保健生鱼”的美称。但其野生资源极为有限 ,为了满足杭州地区的养殖需要 ,于1999年4月起进行了近1年的人工驯养、苗种繁殖和人工养殖研究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实施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亲鱼为1999年4月市场所购得野生月鳢 ,放入水泥池(1×1.25×2m3)驯养 ,定期换水 ,按雌雄比1:1单…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重楼栽培种植的经济效益,以及更好服务广大林农脱贫致富和产业调整,开展不同种类物候观测和栽培对比试验研究,进一步筛选适宜推广品种,探索丰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重楼人工种植中药材产业的科学发展.在前期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七叶一枝花、球药隔重楼、华重楼3种野生种源为基础,设置3个地点海拔梯度因素,开展不同物种生活节律物候期对比观测,以地下茎年净增长、增粗、增重为自变量开展对比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3种重楼生长期(出苗期-枯死期)长短排序为华重楼>球药隔重楼>七叶一枝花.(2)七叶一枝花地下茎年增长均值、年增重均值最大,分别达到4.584 cm、9.271 g,球药隔重楼花地下茎年增粗均值最大,达到0.518 cm,七叶一枝花栽培表现型最优,球药隔重楼次之,可作为重点栽培繁殖品种.从地点上看,千斤园(海拔1 000 m)在地下茎年增长均值、年增重均、增粗均值均优于其他两个地点,可作为重点推广区域.  相似文献   

15.
崖柏驯化与栽培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光海  王中兵  刘自兵 《广东科技》2014,(8):176+147-176,147
侧柏(T.orientalis,即东方崖柏或中国崖柏)原产亚洲,为受欢迎的观赏树种,具优美对称的树冠,约高10m(33英尺)。在我国分布在我国大陆的四川河北燕山山脉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崖柏生长于海拔1400m的地区,为柏科崖柏属的植物,生性难以繁殖。就崖柏驯化与栽培管理重点从苗木繁殖、造林栽培以及栽培管理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织金竹荪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突破传统制种方法而以木屑培养基为分离培养材料,以畦床栽培和砂锅栽培为主要方法。并将栽培技术推广到群众中去。1994年总产干荪7万kg,产值4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7.
张雷  杨强 《汉中科技》2009,(2):46-46,61
红豆杉是野生高寒山区树木,再生能力极差,生长缓慢,适生范围小,为国家一级珍稀濒危树种。低海拔驯化种植野生红豆杉技术,主要是采集成熟的种粜,做好种子处理,选地、作畦、播种、搭荫棚、移枝和做好田间管理和采收。  相似文献   

18.
贝母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常用作清热润肺、止咳化痰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类,其原植物不详。在《本草纲目》中也仅述“贝母”一物,据其描述,可知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下鳞茎。至《本草纲目拾遗》才将“浙贝”与“川贝”明确分开,作为两种形态及功用不尽相同的植物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紫山药组培苗生根诱导培养基优化组合不同诱导试管生根苗的炼苗(移栽)、炼苗基质、季节、容器影响成活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紫山药试管生根苗以1/2 MS+NAA mg/L+AC g/L的生根率高,达标试管移栽苗3~5 cm长、茎粗、根系发达、叶片大深绿;基质以珍珠岩:黄土=3∶1;营养钵容器在当年的4-5月份温度15~25℃,湿度控制在70%~80%下的弱光照或搭阴棚下炼苗较佳。炼苗成活率达70%~85%。  相似文献   

20.
羊肚菌的人工驯化栽培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报道了羊肚菌和其伴生菌的关系,并利用其羊肚菌丝在5~1O℃的条件下长速大于其伴生菌和在20℃的条件下伴生菌菌丝长速大于羊肚菌菌丝的特点,分别进行了成功的分离;以及子实体的形成和伴生菌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