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吸收CO2反应机理的指导下,探讨了MDEA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和进气总流量对工业烟气中CO2吸收速率及吸收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醇胺溶液浓度为0.03 mol/L,进气总流量为46.6 mL/min,温度为22℃时,吸收效果最佳,可达最大吸收速率0.43 mmol/s,吸收容量为16.05 mmol/mL,为动态法吸收CO2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燃煤烟气为研究对象,利用鼓泡反应器进行化学法吸收CO2的半连续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脱除率的计算,考察了吸收剂种类、吸收剂浓度、烟气流量、烟气温度及液面高度对CO2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水吸收剂的吸收效果最好,烟气温度对CO2的脱除率影响较小.选择氨水作为吸收剂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得到了吸收剂浓度、入口处CO2浓度、烟气流量、液面高度与脱除率、吸收能力及吸收速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NO排放能够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并引发人类呼吸系统的疾病.采用FeⅡEDTA湿法吸收NO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够满足严格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实验表明,NO吸收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平衡常数在303,313和323 K时分别为1.69×106,1.38×106和1.20×106.吸收液pH值显著影响吸收效果,弱碱性条件有利于NO吸收.根据缓冲溶液理论计算可知,FeⅡEDTA吸收NO的最大允许pH值为10.5.添加Na2SO3到吸收液中,Na2SO3充当还原剂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吸收液的缓冲容量.通入低浓度0.01%SO2到吸收液中,可以显著地延长吸收时间(1.57倍吸收效率高于60%),在495 min吸收时间内增加吸收容量35.39%.SO2转化为SO32-离子补偿了Na2SO3的消耗,表明低浓度SO2的存在改善了Na2SO3性能,提高了FeⅡEDTA吸收NO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可再生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同时脱除SO_2和NO_X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再生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同时脱除SO2 和NOX 在喷射鼓泡反应器中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在碱性条件下 ,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吸收NO后生成亚硝酰络合物 ,随后半胱氨酸 (CySH)被氧化成胱氨酸 (CySSCy) ,而吸收的NO被还原成N2 。CySSCy能被烟气中的SO2 还原为CySH ,使半胱氨酸溶液脱硫脱硝反应得以循环进行。吸收液的 pH值、Fe(CyS) 2 的浓度对NOX 脱除率有影响 ,可用传质模型进行解释。在 5 5℃和pH =9的条件下 ,能同时达到 82 .3%的NOX 脱除率和 94.4%的SO2 脱除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二氧化碳吸收法捕集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研究吸收过程的规模放大和模拟。在200mm和600mm的2种不同尺寸填料塔中进行了CO_2吸收实验,采用新的规整填料有效传质面积关联式,进行了基于速率模型的过程模拟,对比了不同传质模型。结果表明:最适用的传质模型是液膜阻力模型,2个吸收塔的气体出口CO_2摩尔分数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和3%。说明在过程模拟中使用合适的传质模型和规整填料传质面积关联式可以有效预测不同尺寸吸收塔中CO_2捕集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磷酸钠缓冲溶液为吸收剂,以逆流旋转填充床为反应设备,考查了超重力因子β、液气比RLG、吸收液pH值以及吸收剂浓度CL等因素对SO_2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重力因子为120、吸收液初始pH值为5、液气比2.5 L/m3、磷酸根浓度为1.5 mol/L,脱硫率达90%以上。同时研究汽提法解吸时各因素对解吸率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一定前景。  相似文献   

7.
钼硅酸化学吸收同时去除气流中的SO_2和NO_x赵有才,徐迪民,陈绍伟,李国建对铂硅酸溶液脱除废气中的SO2和NOx及其吸收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钼硅酸能十分有效地吸收SO2并使杂多酸还原为杂多兰,而杂多兰则能还原NOx为N2,从而达到同时去除...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主开发的CO_2反应热测试研究系统,测量伯胺MEA(乙醇胺)和仲胺DEA(二乙醇胺)在不同温度、不同质量分数和不同压力下的CO_2的吸收量和吸收反应热,计算不同体系的脱除率,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测量不同温度下MEA和DEA溶液的解吸反应热,并对解吸反应的边界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反应热随温度、压力升高而增大,随质量分数升高稍有升高;解吸反应的结束边界是通过观察冷凝水的出液情况判断的,一种是分散的液滴,另一种状态是液塞形成桥塞管路状,平衡状态反应器内余压约为1.5 k Pa,气体流量趋近零;不同温度、不同质量分数和不同压力下MEA溶液吸收反应热范围为80~100 k J/mol,解吸反应热范围为100~140 k J/mol,DEA溶液吸收反应热范围为50~80 k J/mol,解吸反应热范围为70~100 k J/mol;DEA溶液吸收量随各吸收工况的变化趋势与MEA基本一致,DEA溶液的吸收能力仅有MEA溶液的一半,但解吸脱除率普遍高于60%,解吸能力较MEA强。  相似文献   

9.
在鼓泡吸收反应器中,以过硫酸盐溶液为氧化剂吸收脱除烟气中NO,以双膜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吸收过程中的传质动力学。对NO的氧化吸收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气液传质模型,测定了动力学参数。比相界面(a)和气相传质系数(KG)。结果显示:温度为75℃,过硫酸盐溶液浓度在0.05~0.2 mol范围内,NO浓度≤1 000×10~(-6)(ppm),NO的反应级数为0.5,过硫酸钠的反应级数为1,并确定了过硫酸盐溶液吸收NO总的传质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10.
研究CO2气体中的氮氧化物净化工艺,得到最佳条件:吸收液温度40~60℃,空塔气速5.4cm/s,填料高与塔径比9:1,瓷环填料空隙率为68%,尿素填充量为0.8倍填料高,吸收液中尿素溶液浓度不低于4.86mol/L。此方法是一种过程简单、综合利用的绿色化学工艺。  相似文献   

11.
中学化学演示实验通过明显的化学现象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电解Na2SO4溶液改进实验在原来的实验基础上,将物理学中带电微粒在磁场中运动情况有机结合在一起。改进后的实验利用培养皿等微型仪器,通过溶液颜色的改变,不仅让学生观察到了电解时离子的微观变化过程,还能通过实验结果帮助学生找到判断电极产物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LiCl溶液吸收除湿器的实验与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套以LiCl水溶液为吸收工质的逆流绝热填料塔吸收除湿装置,在处理空气含湿量为14~20g/kg,处理空气流速为1.0~1.2m/s,空气温度为26.0~34.0℃,溶液入口质量分数为0.340~0.400,溶液入口温度为25.0~34.0℃,溶液入口流量为70~230?L/h的条件下,进行了溶液吸收除湿实验研究,通过改变溶液与空气的入口参数,获得空气出口温、湿度的变化状况。建立了过程的热质传递模型,比较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有较好的适用性。应用模型对溶液除湿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预测了除湿过程的操作优化条件。实验结果与模拟数据对溶液吸收式除湿系统的性能分析与工程设计提供了帮助与指导。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别用去离子水、单乙醇胺(MEA)及N-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作为吸收剂,对模拟烟气中的CO2分离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气体流速、入口气体中CO2体积分数、吸收剂流速、吸收剂浓度以及吸收剂种类等因素对CO2脱除率和总传质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3种吸收剂分离CO2的效率由大到小依次为MEA、MDEA、去离子水;CO2的脱除率和传质通量随吸收剂浓度、流速的提高均增加;CO2的脱除率随气体流速和CO2在入口气体中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而传质速率却随之增加.系统长时间运行后发现存在膜孔润湿现象,进而影响膜的传质性能.因此,吸收剂浓度须在传质和长时间运行性能之间进行权衡.  相似文献   

14.
在鼓泡吸收反应器中,以过硫酸盐溶液为氧化剂吸收脱除烟气中NO,以双膜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吸收过程中的传质动力学。对NO的氧化吸收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气液传质模型,测定了动力学参数:比相界面(a)和气相传质系数(KG)。结果显示:温度为75 oC,过硫酸盐溶液浓度在0.05-0.2M范围内,NO浓度≤1 000 ppm,NO的反应级数为0.5,过硫酸钠的反应级数为1,并确定了过硫酸盐溶液吸收NO总的传质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15.
研究出用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碳化氨水中CO_2和总NH_3的方法。此法基于在一定汽化温度下,碳化氨水中的NH_4HCO_3,(NH_4)_2CO_3和NH_4OH分解生成CO_2和NH_3,形成的CO_2和NH_3用Porapak-P固定相分离,用TCD鉴定,用峰高定量。方法准确、可靠,较常规的CO_2量气法和NH_3的酸碱滴定法简单、迅速,可用做工厂的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有的教师认为:用澄清的石灰水是可以鉴别C02和SO。气体的.门)而现行高中化学课本[’仲就有这样的习题:能鉴别SO。和C02的试剂是()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B.澄清石灰水C.品红试液D.氯化钡溶液教学参考书(司给出的正确答案为C,即选项B——澄清石灰水是不能鉴别SO。和C02的.那么,究竟S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而后才澄清呢?笔者对此实验进行了研究.l实验步骤(l)按图1安装仪器,并检查其气密性.(2)向大试管中加人8gN82SO。固体,往分液漏斗中注入5mLH2504(12mo/L),再向烧杯中注入足量澄清石灰水(还可滴…  相似文献   

17.
在加压下,采用压力釜测定了含K_2CO_3 26.5(重量)%和二乙醇胺(DEA)3%的DEA催化热碱溶液吸收CO_2的速率。测定的温度为70—100℃,压力1—9 kgf/cm~2(表压),溶液的转化度为0.1—0.7。结果表明,吸收速率系数随压力的提高而下降,压力达7kgf/cm~2(表压)以上时,DEA催化热碱溶液的吸收速率系数与纯热碱溶液的吸收速率系数相近。即使在1kgf/cm~2(表压)下,此吸收过程已不符合假一级反应模型。本文用近似解整理吸收速率数据,其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此模型包括了液相离子扩散的影响和表面扰动等对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脉冲电晕对燃煤烟气中NO和SO_2的脱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手烧炉燃煤所产生的烟气和高压脉冲电源,研究脉冲电晕放电对真实烟气中NO和SO2的脱除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脉冲电压和脉冲重复频率的增大,电晕对NO和SO2的氧化脱除量增大,但随烟气流速的增大(即处理时间缩短)而变小;负脉冲电晕对NO和SO2的氧化脱除量比正脉冲电晕的低;当氨浓度为SO2浓度的4~5倍时,氨本身对SO2的脱除效率可达到88%,但氨本身对NO没有脱除作用;在氨本身对NO和SO2脱除的情况下,脉冲电晕放电促使了NO脱除,但若氨不过量(能完全被SO2吸收),则放电对SO2没有进一步的脱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燃煤烟气中灰颗粒对化学吸收法脱除CO2性能的影响,选用典型的K2CO3溶液作为吸收剂,利用乱堆θ环小型填料塔,采用液相加入灰的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吸收液温度、填料塔高度、液气比、灰颗粒浓度等工艺条件对灰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灰的存在使脱除CO2的效率降低,灰对脱除效率降低的影响与其化学成分关系不大,但与操作参数有关;随着吸收液温度或填料高度的增加,灰对CO2脱除效率的影响减弱;随着液气比的增加,灰对CO2脱除效率的影响有上升的趋势;随着灰颗粒浓度的增大,灰对CO2脱除效率的影响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分析表明,对灰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吸收液初始分布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CO2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正在危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工业上现正在大力发展有机胺溶液用于脱除烟气中的CO2,并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极好的发展趋势.由于三乙烯四胺(TETA)溶液具有稳定性好、吸收效率高等优势,再对比传统胺试剂试验的浓度,试验选取0.2~0.8 mol/L体积浓度范围的TETA作为吸收剂吸收模拟烟气中的CO2.当温度在25~40℃时,其温度对CO2吸收速率的影响不明显;当溶剂体积浓度在0.2~0.8 mol/L和CO2体积分数在10%~18%时,溶剂体积浓度和CO2体积分数对CO2吸收速率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