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原递增性负荷训练对女子中长跑运动员摄氧、运氧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备战2017年全运会的6名山东省田径队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于冬训期间进行高原递增性负荷训练,为期5周.于训练前后采用意大利柯世迈心肺功能测试系统测试运动员的心肺功能(经典的布鲁斯方案),采用血常规测试运动员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结果:训练后,运动员的VO_2max增大,但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最大相对摄氧量、VO_2/HR高于训练前,VO_2max心率低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员的无氧阈(AT)、AT心率高于训练前,AT时间长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员高原训练结束后的RBC,HB,HCT逐渐降低,但与训练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员高原训练结束后1周的RBC,HCT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递增性负荷训练能够提高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心肺适应能力,增强机体摄取氧和运输氧的能力,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2.
利用乙酰苯肼建立运动性贫血模型.选取8周龄雌性Wistar大鼠52只,体重200±10g.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和红细胞压积(HCT)采用BC-3000plus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实验结果表明:B2的运动强度能使HB,RBC,HCT降低,该运动方案实验的可操作性强,可以作为建立运动性贫血动物模型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高平原训练对高原竞走运动员血象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世居高原的10名男女竟走运动员在26天高原不同海拔高度交替训练,以及20天平原训练期间血象值的测定和对比研究,探讨了高原运动员高平原训练期间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红细胞平均容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高原断续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青海师范大学15名高水平中长跑运动员在高原一高原断续训练期间训练前、后血液变化情况,来观察高原——高原断续训练对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备战2009年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期间,监测5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训练进入控(降)体重期后的血常规指标,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进行监控.结果表明,连续两周大强度训练后,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下降,并且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探讨高原训练负荷强度的掌控和机能状态的评定.方法:以我国3名优秀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赛前3周多巴(2366米)高原训练期间血乳酸(BLA)、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尿素(BUN)、肌酸激酶(CK)等生理指标进行研究.每周强度课后即刻采指血,测试血乳酸(BLA)值.每周一清晨空腹取静脉血3mL测试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尿素(BU)、肌酸激酶(CK)值.高原初期和末期取晨空腹静脉血2mL测试睾酮(T)值.结果:由训练期间强度课的血乳酸等指标的监测可知本次训练是逐渐增加负荷强度的大强度训练.3周高原训练Hb、WBC、BUN、CK等指标呈高—低—高的变化,睾酮(T)值高原末期低于初期.结论:优秀运动员在高原低氧环境进行大强度大负荷训练是积极可行的,各项生理指标在正常的变化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以备战2009年台湾举行的第八届世界运动会中的11名蹼泳中国队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赛前4周检测运动员的HB、RBC、HCT、MCV、MCH、MCHC、RDW、WBC、CK及BUN值,旨在了解队员在集训期间的身体机能变化,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RBC、HB、WBC、CK及BUN值可以作为男子蹼泳运动训练机监控比较敏感的指标,建议结合训练监控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并建立个人生化指标库.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比较的方法,对16名(8名实验组,8名对照组)中长跑运动员一个月的增压辅助训练对照追踪实验,在这期间同时使用心境状态量表(简式POMS)结合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ABQ)与反应时的测试,目的在于研究增压辅助训练对运动员身心疲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压辅助训练对运动员身心疲劳的缓解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对紧张、抑郁、精力、反应、慌乱、成就感等因素有积极的影响.可适当调整运动员在大强度的重复训练中身心疲劳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由英、美、俄等国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有效的训练方法。本研究选取普通高校和地市体校的40名中长跑运动员(14-22岁,男女各半)为测试对象,观察常压间歇低氧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适应机制。实验结果,常压间歇低氧训练可以刺激机体中红细胞的生成,增加血液中氧的运输能力,提高携氧能力,并能有效地提高人体机体的运动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甘南藏族自治州成人的血常规检测分析,了解该地区人群的血细胞参数的水平及差异。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甘南州藏医院就诊的患者8260例,其中男性3426例,女性4834例,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比容(MCV)血细胞指标,观察上述指标异常及性别分组的差异。在血细胞参数中,男性及女性的WBC、RBC、Hb、HCT、MCV、MCH、MCHC、PLT检测平均值均在正常参考范围。男性的WBC、RBC、Hb、HCT、MCV、MCH、MCHC测定的平均值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PLT测定的平均值低于女性,无统计学意义。检测结果低于正常情况的统计分析中,男性的WBC、Hb、HCT、MCV、MCH、MCHC的异常检出率均低于女性,并且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的RBC、PLT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检测结果高于正常情况的统计分析中,男性的WBC、RBC、Hb、HCT、MCV、MCH、MCHC的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其中MCH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的PLT异常检出率低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甘南藏族自治州血细胞参数存在较高的异常率,男女之间有差异,反应甘南藏族自治州男女健康状况,可建立本地区血细胞参数的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11.
将43只Sprague-Dawly(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低氧暴露低氧2 h组和运动低氧暴露(1+1)h组.运动各组分别进行为期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训练,低氧暴露组从第4周起各在运动后进行人工低氧(O_2体积分数为145 mL/L)暴露2 h和(1+1)h.实验结束后测试大鼠红细胞参数与血清丙二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6周运动训练后,运动性低血红蛋白现象发生,常氧运动组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常氧安静组,而间歇低氧暴露各组大鼠未见显著下降的现象,其中运动低氧暴露(1+1)h组抗氧化酶水平最高,血清丙二醛含量呈现相反的变化.结果显示,间歇低氧能较为有效地预防运动性低血红蛋白大鼠抗氧化能力的下降,以多次反复的低氧刺激方式效果较佳,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间歇低氧暴露能提高机体酶性抗氧化系统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7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或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血液透析并按医嘱服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还接受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和脑波同步治疗。采用SCL-90量表和SF-36问卷,在干预前、后3天内分别对两组进行测量,同时检测血常规、肾功能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与干体重的比值(IWGR%)。70例患者(干预组36例,对照组34例)完成了实验。结果发现,经过心理干预,干预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生活质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以及透析前血清钙(Ca2 )显著高于对照组;透析前血清尿素氮(BUN)、磷(PO43-)、钾(K )水平以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与干体重的比值(IWGR%)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透析前的血清肌酐(Sc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初进高原(1周之内)的汉族与高原世居藏族的血常规18项指标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研究低氧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尤其是低氧对机体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指尖采血的方法,利用Sysmax的Poch100i型血液自动分析仪(日本产)进行血常规18项指标的检测;使用水银血压测量仪进行静息状态下右上肢肱动脉血压的测定;测定静息状态下的心率;使用NP-40型血氧饱和度测定仪(日本)检测血氧饱和度。采集的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进藏1周之内的汉族,其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均小于世居高原的藏族(P〈0.05),而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与世居高原的藏族无差别(P〉0.05);②进藏1周之内的汉族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高于世居高原的藏族(P〈0.05),而血氧饱和度却低于世居高原的藏族(P〈0.05);结论:进藏1周之内的汉族在红细胞系统指标(HGB、HCT、MCH、MCHC)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与世居高原的藏族青年存在明显差异。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阐明汉族在高原习服过程中上述指标的变化程度和变化规律,为更好地了解高原习服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探讨贮存式自身输血在臂丛神经损伤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用6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采用贮存式自身输血,对采血前、后血常规的变化结果进行分析。对术前和术后血常规、生化、电解质、凝血检测的变化结果进行分析。患者采血后1 d血常规中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较采血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手术后1 d患者的RBC、HB和血小板计数(PLT)较手术前1 d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的电解质、生化及凝血指标较手术前1 d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说明贮存式自身输血安全、简单、有效,在臂丛神经损伤手术中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和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对参加全国游泳冠军赛的15名运动员赛前训练期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1)优秀游泳运动员的Hb,RBC,HCT在赛前训练初期没有明显变化,训练中期明显下降,到训练后期逐步回升并且达到整个训练周期的最高水平.(2)血清CK在赛前训练中变化幅度较大,训练中期有明显的升高,在训练末期回落到较低水平;男、女运动员BU变化幅度不大并且均在正常范围之内.(3)T/C比值在训练初期明显降低,在训练末期回升到赛前水平.结论:这种负荷方式的赛前训练既达到了对机体形成刺激作用又能达到适应和恢复的目的.在训练末期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血液携氧能力、营养状况、内分泌机能状态等均得到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16.
对随机抽样的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的小灵猫血液样品进行了血液生理学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统计结果显示:小灵猫的红细胞(RBC)为(7.48±1.71)×1012个/L,血红蛋白含量(HB)为(120±19.29)g/5L,红细胞压积(PCV)为(42±4.0)%,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为(16.1±1.90)pg,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为(56.9±8.32)f 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为(28.5±2.16)%,谷丙转氨酶(GPT)为(36.55±8.55)卡门氏单位,谷草转氨酶(GOT)为(53.75±7.25)卡门氏单位,乳酸脱氢酶(LDH)为(1650±50)活性单位,碱性磷酸酶(AKP)为(6.04±0.18)布氏单位,此测定值可为小灵猫的饲养管理、驯养繁殖与疾病诊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轻型轻型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孕妇全血微量元素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基因诊断318例地贫孕妇,其中静止型α地贫32例、标准型α地贫171例,β地贫杂合子(β+地贫)104例,α,β混合型地贫11例,对照组120例,统计分析全血微量元素与红细胞参数及全血微量元素相互之间关系.结果:1轻型地贫孕妇与对照组相比,全血铁(Fe)、镁(Mg)明显降低(P0.01);除静止型α地贫外,全血锌(Zn)均升高(P0.01).Fe含量α地贫组高于β+地贫(P0.01);Zn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α,β混合型地贫和标准型α地贫[(113.33±21.74)、(111.94±17.06)μmol/L]β+地贫(98.71±15.04)μmol/L静止型α地贫(89.93±17.19)μmol/L(P0.01).2轻型地贫孕妇与对照组相比,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降低,红细胞(RBC)(除静止型α地贫)升高(均P0.01);标准型α地贫RBC高于β+地贫(P0.01);β+地贫Hb低于其他地贫组(P0.05或P0.01).3与健康孕妇相比,轻型地贫孕妇Ca与红细胞参数呈负相关,且相关性减低,而Fe、Zn、Mg与红细胞参数呈正相关,且相关性升高;各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除Zn和Mg之间明显升高外,其他相关性减低或无明显差异.结论:特殊贫血状态(RBC升高,HB减低)、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导致地贫孕妇微量元素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6名久居亚高原游泳运动员进行的高原训练,观察高原训练对其生理指标的综合影响。结果显示:亚高原游泳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期间体重、心率变化幅度较小;对HB有利影响与亚高原基础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高原效应持续时间更长;CK值与亚高原基础值没有显著性差异;BUN值与亚高原基础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仍然低于7mmol/L。可见,亚高原游泳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在亚高原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相同情况下其各项生理指标仍能保持在相对理想范围之内,久居亚高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更有利于提高运动强度与运动量。  相似文献   

19.
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7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或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血液透析并按医嘱服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还接受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和脑波同步治疗。采用SCL-90量表和SF-36问卷,在干预前、后3天内分别对两组进行测量,同时检测血常规、肾功能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与干体重的比值(IWGR%)。70例患者(干预组36例,对照组34例)完成了实验。结果发现,经过心理干预,干预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生活质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以及透析前血清钙(Ca2+)显著高于对照组;透析前血清尿素氮(BUN)、磷 (PO3-4)、钾(K+)水平以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与干体重的比值(IWGR%)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透析前的血清肌酐(Sc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雷雨 《科技信息》2013,(8):237-237
研究低氧及低氧结合运动对肥胖大鼠RBC计数和Hb含量的影响,并与常氧运动干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周实验后,低氧结合运动能非常显著促进肥胖大鼠Hb含量增加(P<0.01);低氧运动显著促进Hb含量增加(P<0.05);低氧和低氧结合运动均能增加肥胖大鼠RBC计数(P>0.05);常氧运动对大鼠RBC计数和Hb含量均无明显影响(P>0.05);低氧运动组、低氧组大鼠的RBC计数和Hb含量与常氧运动组比较有较大地上升趋势(P>0.05);综合来看,低氧、低氧结合运动都具有增加RBC计数和提高Hb含量的作用,与常氧运动干预结果比较,低氧结合运动的作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