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果实表型分析和评价是良种选育的基础,分析核桃(Julans regia)坚果表型多样性并开展性状综合评价,可筛选出具有优良坚果性状的核桃品系。【方法】以北京农林科学院核桃选种圃109份丰产性较好的核桃单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18个坚果表型性状,分析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并进行方差、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1)109份核桃坚果的18个表型性状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变异系数范围为4.70%~25.00%,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2.849~3.023,表征坚果大小和干质量的指标在个体间具有较高的离散程度,而坚果形状指标的个体间变异较小;(2)坚果各部分的干质量指标与反映坚果大小的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坚果形状指标与坚果三径关系密切,种壳厚度和种壳干质量会显著影响坚果出仁率;(3)坚果大小、形状和外在品质指标能反映坚果表型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这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1.596%,以这3个主成分共筛选出几何平均直径、坚果体积、单果干质量、核仁干质量、球形度、壳厚、出仁率和体积出仁率等8个重要性状;(4)在欧氏距离9.0处将109份种质资源聚为4大类群,可用于...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核桃六个果实性状(青皮厚度、青果重、坚果重、核壳厚度、出仁率、含油量)与八个叶片性状(顶叶长、顶叶宽、顶叶叶形指数、顶叶厚、侧叶宽、侧叶叶形指数、侧叶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性状与叶片性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且部分果实性状之间或部分叶片性状之间则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果实性状中青皮厚与青果重、青果重与坚果重、坚果重与出仁率和含油量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叶片性状中,顶叶长、顶叶宽、侧叶长、侧叶宽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顶叶宽与顶叶厚有关,顶叶叶形指数主要取决于顶叶的宽度,顶叶厚与侧叶厚相关显著。性状相关性的研究,有助于利用相关选择提高核桃选种效率。  相似文献   

3.
藏杏果实表型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通过藏杏果实表型性状变异特点来揭示其遗传变异特点,更好地开发及利用藏杏种质资源.对30组藏杏果实样本的横径、厚度、纵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果形指数几项形态学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藏杏果实表型性状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但除横径与果形指数外均较小,其中,果实单果重的变异系数最高(14.10%),厚度的变异系数最低(5.37%),表型性状变异幅度不大;藏杏果实各表型性状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间的相关性不大,果实横径却与其他表型性状高度相关;同时在聚类分析后可将不同样本种质资源整体分为3个类群,其中横径和单果重较小的2个类群可首先聚为一类.横径是藏杏表型性状中遗传变异程度较大且是影响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2个山核桃优株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筛选出优良的山核桃优株,为山核桃良种选育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安徽宁国和大别山地区22株山核桃优株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其7个主要经济性状和6个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性,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2个优株青果的单果质量、坚果鲜质量、坚果干质量、干仁单仁质量、鲜出籽率、干出籽率、干出仁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胡乐1号青果单果质量最高,而金寨18号坚果干质量最大;22个优株种仁粗脂肪、蛋白质、主要脂肪酸含量均表现出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表明,青果单果质量与坚果鲜质量、坚果干质量、干仁单仁质量及干出仁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粗脂肪含量与油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亚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可知,影响山核桃果实品质的主要性状是坚果鲜质量、坚果干质量和油酸含量,集中反映了果实的经济性状和种仁的品质特征。通过聚类分析将22个优株分为5类:胡乐1号、果子园1号、果子园3号3个优株单独各聚为一类,其余的宁国山核桃优株为一类,大别山山核桃优株为一类。【结论】从分类学看,安徽宁国地区山核桃和大别山地区山核桃之间存在差异。坚果鲜质量、坚果干质量和油酸含量是山核桃优良品种筛选的重要指标;两地山核桃的主要经济性状和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遗传资源丰富,应深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湘西地区核桃(Juglans regia)资源表型特征和多样性状况,为湖南省核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湖南省龙山县、泸溪县、靖州县、石门县采集的223份核桃资源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坚果表型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对其21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湘西地区核桃坚果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0.62%~79.21%,Simpson指数为0.171~0.823,Shannon-Wiener指数0.450~2.760,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8.37%~27.49%。单果质量5.28~31.70 g,<7 g的小果资源和>22 g的大果资源各有4份。基于核桃属DUS测试指南描述的坚果表型性状,补充了3种种形、3种沿缝合线纵切面形状、1种横切面形状和1种核仁皮色等质量性状。表型性状分析表明,表型分化系数平均为64.03%,21个坚果表型性状的群体间变异大于群体内变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氏距离15处,可以将15个群体划分为4个类群。Mantel检验结果表明,群体间的欧氏距离与其地理距离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502,P=0.023)。【结论】湘西地区...  相似文献   

6.
红松种实性状变异及无性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苇河林业局青山红松种子园81个无性系种子产量及种实性状,结合前期数据进行变异分析,了解变异规律,筛选性状优良无性系,为选育果用型优良品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5个红松种实性状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种子长与单果重、种子重、千粒重、出种率、出仁率,以及种子宽与千粒重、空壳率正相关显著;单株产量与种仁重、千粒重、空壳率等相...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秦岭地区华中五味子遗传多样性水平,选取3个华中五味子天然居群进行表型性状变异研究.结果表明,华中五味子除最大花瓣长宽比(LPLW)以外的其余12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变异系数(CV)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叶柄长(PtL)28.01%和花瓣数(PN)9.53%;心皮数(CN)的相对极差值(Ri′)高达89.12%;居群间表型分化系数(VST)变异范围0~37.23%,平均值13.01%,表明表型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根据UPGMA聚类将3个天然居群分成2类,华县和太白县为一类,柞水县为一类.  相似文献   

8.
基于居群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手段,对云南省分布的川滇蔷薇7个自然居群进行了相关调查,对它们的12个表型性状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这12个表型性状的F值在1.06~20.56,其中有8个性状在居群内和居群间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这一结果表明其表型性状不论在居群内还是居群间,均具有变异多样性.它们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63.00%,居群间变异(34.42%)大于居群内变异(20.29%),该结果表明川滇蔷薇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为居群间变异.对其表型性状和地理因子进行相关性研究,其结果显示:4个性状与地理因子呈正相关,其余8个性状与地理因子呈负相关.对其进行居群表型聚类分析,其结果显示:这些自然居群的表型变异与地理距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大致依地理距离而聚类.  相似文献   

9.
云南木香花天然居群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南天然分布区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木香花居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居群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木香花的15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木香花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局群内存在广泛的变异,15个性状的F值范围为1.92~370.6,绝大多数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61.10%,居群间变异(35.92%)大于居群内变异(20.44%),说明居群间的变异是木香花的主要变异来源;对其地理因子与15个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经度对性状的影响较大;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天然群体可以划分为2类.  相似文献   

10.
以燕山东段碣石山天然分布的木半夏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其果实的8个性状变异和各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果实性状株间变异比较显著;(2)果实各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空瘪率、果实重、果形指数、果实横径、果梗长、种子重、果实纵径、果肉率;(3)果肉率与果实横径成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指数成显著负相关;种子重与果实重成极显著正相关,与空瘪率、果实横径成显著负相关,与果实纵径关系最不紧密;(4)建议在野生木半夏群体中筛选高果肉率和高种子重的单株时应分别进行,以果实横径的大小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在以观果效果为主的单株选择上,则宜果梗长短为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生产的圆脆枣、赞皇大枣、赞新大枣、灰枣、骏枣、壶瓶枣、梨枣7个枣品种为实验材料,描述了不同品种枣果实、枣核、种仁的形态特征;对不同品种枣果实性状、枣核、种仁的数量性状进行比较;并且分析了不同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检测的7个品种中,梨枣的果实最大,灰枣的果实最小;灰枣、骏枣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高于其它品种;单果重与果实横径和果核横径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和0.88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含水率、种仁纵径、种仁横径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0.923和-0.881。  相似文献   

12.
崔莹莹 《科技信息》2012,(18):28-29
本文对海南普通野生稻19个表型性状进行考察记录,分析其表型变异,并结合SPSS软件进行表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普通野生稻在表型性状上存在较丰富的变异,众多重要性状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这一研究结果对海南普通野生稻的基础研究及利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塑料大棚春茬栽培条件下,对10个小果型番茄组合的果实主要性状进行了调查比较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组合XH(无限生长,红色,椭圆形)×QX(无限生长,粉色,柱形)、XH×21(无限生长,红色,圆形)和180(有限生长,红色,椭圆形)×XH果型指数较大,果型为椭圆形,且果实单果质量较小,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及Vc含量均相对较高;组合XH×16L(无限生长,粉色,扁圆形),XH×GL-1(无限生长,粉色,圆形),XH×CHW(无限生长,红色,扁圆型)和QX×CHW果型指数较小,果型近似圆形,且果实单果质量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平均单果质量与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旨在通过光核桃种子表型性状变异特点来揭示影响表型性状遗传变异的因素,更好地开发及利用光核桃资源.对林芝地区50处的光核桃种子样本的横径、厚度、纵径、果形指数及单粒重几项形态学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表型性状P值均小于0.01,说明光核桃种子的表型性状产生了显著的遗传分化,其中,单粒重的变异系数最高(28.71%),厚度的变异系数最低(10.43%);聚类分析后可将不同样本种质资源整体分为3个类群,但不同样本的形态分类与地理来源无一致关系,而海拔高度与光核桃种子的各表型性状高度相关,同时果形指数及单粒重与果肉可溶性固形物高度相关.因此,西藏林芝地区光核桃在表型性状上存在由海拔梯度引起的变异,而非地理区隔因素.  相似文献   

15.
21份木槿栽培品种表型多样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木槿品种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为改良现有木槿品种、开发新品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多样性分析,对21份木槿栽培品种的10个数量性状和24个质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木槿品种资源表型多样性丰富,24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4.175 8~4.392 3,10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4.217 9~4.384 7;基于表型性状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22时,可将21份木槿品种分成浅色类、深色重瓣类及单瓣类三大类型。通过主成分分析,花色数、花瓣长度、花瓣内部次色、花瓣次色的分布等9个主成分可以反映29个性状的基本特征,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88.960%,表明花越大、花色越艳丽的木槿品种观赏性越强。在相关性方面,花晕相对花瓣面积大小(HAS)、花瓣次色的分布(DPS)等花部性状与花瓣内部次色(ISCP)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800,叶柄的长度(LP)与叶片长度(LL)、叶片长度(LL)与叶片宽度(WL)、重瓣性(PS)与花瓣具裂(PC)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3、0.702、0.796。【结论】21份木槿栽培品种表型多样性丰富,花朵的外部形态与色彩是木槿分类的主要依据,树形、生长习性、叶片基部形状也对其形态分类有较大影响,这可以为木槿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新品种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小荚蛏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测量了小荚蛏壳长、壳宽、壳高等壳性状和活体重、软体部重等经济性状.分析表明,小荚蛏各性状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长与壳高、壳长与壳宽、壳高与壳宽、体重与软体部重均呈线性相关;壳长与体重、软体部重呈幂函数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建立的壳长(SL)、壳高(SH)和壳宽(SW)、估计活体重(WB)和软体部重(WF)的回归方程为:WB=-2.43 0.07SL 0.21SW 0.06SH,WF=-1.09 0.04SL 0.13SW-0.01SH.  相似文献   

17.
对河南省113份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具有丰富变异和多样性,12个描述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97,叶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叶身的变异程度最高;各表型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叶长与叶面积的相关性最高,相关性系数为0.85.基于12个表型性状,利用聚类分析将113份种质资源分为4个类群.基于叶面积、叶形、叶色等性状的差异,将113份河南地方种质资源分为31个类型.  相似文献   

18.
以揭示濒危药用植物云南黄连不同居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目的,抽取5个天然居群和2个栽培居群为研究材料,对其20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分析.采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样性指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云南黄连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黄连表型性状在居群内与居群间变异丰富,20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程度不同,其变异系数范围为10.9%~75.1%,平均为33.6%,其多样性指数范围在1.634~1.839之间;7个居群的变异程度也不同,变异系数在27.4%~37.1%之间,变异最大的为腾冲明光乡自治(TCZ)居群,变异最小的为贡县普拉底乡(GSP)居群;通过表型分化分析,居群间与居群内的表型分化不同,居群间的表型分化系数为74.405%,居群内为25.595%,表明云南黄连的变异主要来自于居群间;20个表型性状间多数呈现出显著和极显著的相关性,采用居群间欧氏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7个云南黄连在阈值为10~15时被分为3类,但结果不以地理位置的远近作为分类的依据,且栽培居群与野生居群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种源多穗柯叶表型性状变异规律,提高优异多穗柯资源的利用率,以11个不同种源30个多穗柯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分析6个叶表型特征和3个叶脉特征.结果表明:除叶长外,8个性状指标变异系数皆达到10%以上,且无性系间皆达到差异极显著,可见多穗柯叶表型特征和叶脉结构变异极丰富;性状指标与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面积和叶宽由北向南逐渐减小,叶脉密度较稀,由东北向西南叶形逐渐狭长.平均气温越高,降水量越低,叶面积越小,叶脉密度越大.叶形偏长椭圆形;采用聚类分析可将30个无性系分为4类,其中ZJ5的叶面积和叶宽最大,长宽比和叶片厚度最小,且与其他无性系差异较大,在系统聚类分析中单独分为1类.TL3,TL5,JYS7和DB6的叶长较长,长宽比皆在4.00以上,为第2类.YJ3,YJ4,TL6和TL8叶面积较小,长宽比皆在4.00以上,为第3类.其余21个无性系为第4类.  相似文献   

20.
对来自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地区的10个红皮云杉天然群体近800个样本,8个苗木生物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红皮云杉群体间,群体内以及个体内都存在丰富的变异,对红皮云杉群体8个苗木生物量性状进行的方差分析表明,除苗木根系重群体间差异显著外,叶干重,叶鲜重,枝茎重,叶茎重比,叶根重比,茎根重比7个性状群体间都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红皮云杉苗木生物量性状的遗传变异中,4.85%的变异存在于群体间,95.15%的变异来自于群体内,苗木根系重群体间变异较小,叶干鲜重比变异较大,根系重与平均温,7月气温,大于等于5度积温和无霜期相关紧密,茎根重比与经度呈显著正相关,叶根重比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叶根重比,茎根重比与平均温,1月气温,降水量和无霜期相关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