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根据广东省的水文地质特点及地源热泵技术适用条件,提出在广东开展浅层地温能勘查评价需要重视的问题,期望广东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承诺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背景下,浅层地热能的应用是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其预测评价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四川省广安市政府规划主城区为研究区,首先,通过收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地下水检测和钻孔实验等多源数据资料,结合3种地源热泵的分析指标,确定影响地埋管地源热泵分区的因素。其次,结合层次分析法和非结构性模糊赋权法,构建研究区地埋管地源热泵浅层地温能适应性评估模型,并利用乘法合成归一法得到综合权重,进而得到适宜性分区图。最后,基于适宜性分区结果计算地埋管换热功率。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的适宜性分区主要是受到钻井难易程度的限制;广安市研究区地埋管地源热泵最适宜区、适宜区和较适宜区面积共为7603.88 km2;制冷期换热总功率为7.99×107kW,供暖期换热总功率为6.65×107kW。研究结论对当地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岩土热物性参数是地源热泵工程建设设计的重要指标。至2010年,昆明盆地尚未开展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工作,可参考地源热泵工程建设无岩土热物性资料。本文通过水文地质钻探取样,试验测试获得岩土体热导率、比热容与岩土物理参数,对岩土体热物性与物理性质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了昆明盆地岩土体热物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镇江市节能减排及浅层地热能的有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系统分析镇江市基础地质条件和岩土体热物性特征,结合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地埋管地源热泵开发利用进行适宜性分区.研究区总面积752.4 km~2,地埋管地源热泵的适宜区面积422.55 km~2,主要分布在江心洲、世业洲、高桥、大港及丹徒新区等地区;较适宜区面积116.09 km~2,主要分布在市区、谏壁等地区,两者占全区面积的71.59%.研究成果可为镇江市及其他地区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甘肃省各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调查各城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存在问题,进行适宜性评价,计算浅层地温能热容量,对各城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浅层地热能是一种新型可再生利用能源,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有效的勘查,查明许昌区域内浅层地热能赋存的水文、地质条件,划分地源热泵适宜区,为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浅层地温能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之一,目前以浅层地温能为专题的管理系统尚不多见.采用GIS控件ArcGIS Engine嵌入Visual Basic.NET的方法为技术平台开发的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空间信息系统,能有效管理该区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和利用.该系统有数据管理、图形显示、查询等一般功能,此外,在空间分析模块中加入了地下水热泵适宜性评价模型.本文重点介绍了北京平原区地下水热泵适宜性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实现过程,最后在系统中利用该模型对北京平原区地下水热泵进行了适宜性区划,得出了平原区地下水热泵适宜性分区图.因此,该系统能够为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资源的利用管理等提供决策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王莹 《广东科技》2012,21(11):163-164
浅层地温能是指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的热能,即通过地源热泵换热技术利用的蕴藏在地表以下200m以内,温度低于25℃的热能。其主要利用方式是通过传热介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埋管换热系统、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相似文献   

9.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是利用浅层地温能为室内活动场所提供冷热源的清洁节能新型中央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与传统中央空调系统利用水冷或者风冷螺杆机搭配锅炉的方式相比较,大大节省了能源的消耗。本文通过一个成都地区实例项目分析比较,以证明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通过节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在运行费用上与传统中央空调相比优势明显。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将在未来的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洛阳盆地浅层地热能赋存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概述了该地区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现状.根据洛阳盆地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阶段性成果,对区内水源热泵、地埋管地源热泵两种方式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洛阳盆地有丰富的浅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显著,其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1.
刘燕栋 《广东科技》2014,(16):140-141
浅层地温能属于新型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在能源资源短缺的当下,其利用前景十分广阔。结合某市的水文地质特征、气候特点和地貌特征等情况,全面分析了该市浅层地温能的赋存。在分析该市浅层地温能赋存状态的基础上,探究了层次分析法下的浅层地温能适宜性研究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2.
 浅层地热能与干热岩是地热能中最具潜力的部分,前者通过给建筑供暖(制冷)减少国家能源需求,后者则通过高温发电增加国家可再生能源供给,两者都具有资源潜力大、清洁环保的优势,其开发技术地源热泵与增强型地热系统也具有原理上的相似性。本文对比分析了浅层地温能与干热岩的基本概念、资源潜力、节能效果、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讨论了两者间的优缺点及开发前景,针对中国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地热向深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源热泵系统的传热主要发生在埋管内的水与周围土体之间,结合昆山联排别墅区地源热泵项目,通过热响应试验分析埋管内水的温度变化,计算得出周围土体与水的换热量。利用comsol软件分析研究埋管周围土体的温度场变化,对周围土体的热平衡进行系统分析,为软土地区的地温能应用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节能、环保、高效的能源利用技术,它充分发挥了浅层岩体的储冷储热作用,实现对建筑物的供暖和制冷;是一种典型的绿色技术。本文对地源热泵技术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地源热泵的原理及其形式,并提出了地源热泵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为研究对象,选取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3个方面共9个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移民安置工程空间选址适宜性评价体系并明确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基于评价模型和GIS技术,将移民工程选址空间适宜性分为:最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区、较不适宜区、最不适宜区五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1)最适宜区占全区面积的2.61%,散布于研究区北部河流冲积而成的平原区;(2)较适宜区占全区总面积的8.73%,主要成片状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地势低平区和丘陵缓坡区;(3)适宜区占全区总面积的17.02%,主要分布于中、北部的丘陵区和冲积平原的边缘地带;(4)较不适宜区占全区总面积的24.09%,主要分布在低山区;(5)不适宜区占全区总面积的47.55%,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和南部的中、低山区。受地质地貌条件约束,南郑区移民工程选址空间适宜性较低,移民工程实施中应注意适宜区的集约利用和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16.
地源热泵在育种/育苗温室中的应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地源热泵技术为育种/育苗温室供暖,对温室进行温度调节.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利用浅层地能作为温室采暖热源.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充分发挥浅层地能的效能,从地下土壤中获取能量作为温室采暖系统的基本负荷,满足温室加温时的供热需求,热泵机组采用中温热泵,末端采用地下盘管供热或风机盘管供暖风,可以快捷、方便的调节育种/育苗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取消原来的燃煤锅炉,降低燃煤能耗、较少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17.
以热力学火用分析方法的单位火用成本和单位冷热量成本等作为评价指标,建立空气源热泵与地源热泵热力学模型,对地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经济性分析.并以北京某办公楼建筑空调系统具体运用热力学火甩分析方法进行计算.研究发现:地源热泵系统冬季(火用)效率明显高于空气源热泵,夏季工况则二者接近,均具有较大节能潜力.地源热泵系统总体经济性要优于空气源热泵系统.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研究区实际选取合理的评价因子,运用试算法和专家经验打分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建立研究区的评价模型,最后结合GIS技术,对银川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用地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7.54%,较适宜区占51.44%,适宜性差和不适宜区分别为10.67%、10.53%。  相似文献   

19.
以陕南略阳县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经济、自然和生态3个方面选取12个主要指标,构建安置点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建立数学评价模型,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得到略阳县移民安置点选址适宜性分区图,并对目前83个已建移民安置点进行了空间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略阳县最适宜区、一般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的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3.98%,22.06%,21.68%,42.28%;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河流冲积而成的平坝区,一般适宜区多分布在最适宜区的周围;有33个已建安置点处于最适宜区,31个处于一般适宜区,12个处于较不适宜区,7个处于不适宜区.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移民选址科学性的原则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埋管地源热泵以浅层地热能资源作为供冷冷源和供热热源,是建筑节能领域内最高效的技术之一。近年来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在河北省发展尤为迅速,但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地埋管地源热泵的适宜性研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河北地区(主要是京津以南河北地区)地质构造以及水文条件的勘察了解,运用河北省地源热泵检测中心与河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联合开发的的岩土热响应测试仪,对该地区做了大量的热响应试验测试,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料。利用二维线热源传热模型采用"恒功率"和"恒温法"对测试项目的岩土导热系数和单位埋深的换热量做了相应的求解计算,结合地质构造从经济性和换热效率两方面综合考虑对地埋管地源热泵在河北地区的适宜性进行了一定的划分,得到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做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研究旨在为河北地区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河北省地埋管地源热泵热泵的设计、施工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