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水质自动监测已成为水环境质量监测的主要手段,做好水质自动监测质量考核成为水质自动监测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普遍将实验室常用的标准物质达标考核用于水质自动监测准确性外部控制。该文应用Z比分数设计了用标准物质进行水质自动站外部质量控制的方案,尝试对整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质量开展整体评价,并评价各水质自动监测站准确性的偏离程度,使外部质控更好地用于水质自动监测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2.
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的重要环节,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对控制污染现状与预测污染的蔓延有着直接影响,是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关键性因素.而精密度偏性具有科学性与精确性等优势,是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工作经验,对精密度偏性分析在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步骤和实验技巧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3.
穆肃 《科技资讯》2014,(28):96-97
通过整合现有的水环境有机污染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标准规范,梳理不同行业或不同系统的水质有机污染监测分析方法,兼顾我国现有的仪器和人员配置等软、硬件条件,并综合考虑先进的仪器设备所能引用的监测方法,系统环境管理急需解决的环境监控因子样品采集、保存、样品前处理与分析等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构建流域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环境评价水环境现状监测准备和组织工作,从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两个方面,论述了水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原则、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时间、监测频次、采样及分析方法,提出做好水环境现状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环境监测质量是保护环境的重要环节,对控制污染现状与预测污染的蔓延有着直接影响,是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从现场样品采集、实验室基础条件、实验方法、数据记录及处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水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环境容量利用与管理的角度出发,在科学评价水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目标,通过建立污染源一水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和模型模拟计算,得到了松花江佳木斯全江段符合不同水域区划要求的水环境容量,为管理提供了科学基础和技术平台,为制定水环境保护专业规划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协调佳木斯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的关系,制定区域环境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河流水质监测和评价的生物学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理化分析,从生物学的角度对河流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可以综合反映出河流的水环境质量.综述了利用水生生物进行河流水质监测和评价的原理、特点、分类及一些主要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快速、准确地评价河流健康和流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水质监测工作中,水质监测实验室通过对 监测过程中的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过程的有效质量控制,保证水质监测数据满足"代表性"和"完整性"要求.水样的采集和保存对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影响重大,采集的样品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取得最具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既要满足反应水体质量状况的需要,又要切实可行,可在实际工作中,从采集水样、保存水样到检测水样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何确保水质的稳定性是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顾成杰 《科技信息》2012,(18):485-487
本文结合上海市水环境监测中心金山分中心对总磷质量控制的工作方法和数据,介绍了质量控制在实验室监测中的重要性,以及总磷质量控制技术表格化操作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环境质量是水体质量学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问题,区域水环境质量研究能够为区域的水环境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本文利用汾河水库库体、水库出库口、汾河干流入库口监测数据,涧河、岚河、汾河干流三条主要入库河流水质检测数据.引黄水达标情况统计数据和汾河的水生态系统水生生物监测数据对汾河水库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目前的河流水质状况下,汾河水库总氮为主要超标污染物,超标率90%;(2)涧河、岚河和汾河干流三条主要入库河流水质均较差,达不到地表水环境Ⅲ类标准;(3)汾河水库库区水质环境富营养状态为中营养.导致汾河水库水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支流污染、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水质不达标.因此,加强汾河水库水三大支流的治理工作是解决当前汾河水库水环境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万家寨引黄工程供水水质实时监测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引黄水质监测的现状,论述了实时在线水质监测对保证引黄水质安全的重要性,探讨了建设水质实时监测系统的初步方案,以期准确、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保证引黄水质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精密度偏性试验是通过对影响分析测定的各种变异因素及回收率的全面分析,运用线性回归、空白试验、标准差分析检验、加标回收试验确定实验室测试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论文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对水体中石油类的含量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符合《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2013)及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要求,数据合理,整个分析过程均在质量控制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简述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在验收监测中的重要作用.高质量的监测数据应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准确性、精密性和可比性,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确保这"五性"的重要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本文结合质控实践,着重从验收监测工况、采样、样品保存、运输及实验室内部管理方面分析废水验收监测中所采取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质分析质量控制实质上是对分析结果误差的控制,利用统计学知识将所得分析数据归纳整理,认真做好水质分析中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把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控制在容许的范围内,继而使用这些限度来控制常规工作中分析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地下水质量可拓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地下水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基于GIS技术与动态监测数据库的地下水质量可拓评价模型.采用可拓分析方法,将地下水水质级别、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根据地下水环境质量分级标准建立关联函数,通过计算综合关联度判断地下水环境质量级别,用克立格插值方法生成地下水质量分区图.在MS VC 6.0环境下,利用MapGIS6.5二次开发函数库,开发了地下水质量可拓评价模型.模型界面易于用户操作,可用于区域地下水质量的综合评价,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水污染控制与管理的经济手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污染是目前全球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控制水污染已成为人们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阐释了水污染及其外部不经济性的概念和成因,从环境经济学角度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控制水污染以有效改善水质的各种经济手段,并对其在水环境管理中的优势及不足进行了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7.
桂林市四湖水系水环境现状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监测、控制以及优化桂林市四湖景区的水环境,明确该湖区水环境变化特征以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2008年春、夏季四湖水系的10个样点监测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的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水质标识指数,研究该湖区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从时间变化上看,春夏季水质较好且变化不大,春季的水质稍优于夏季;从四湖水质受控因子上看,春夏季四湖水的第一主成分都为营养盐,它对水质影响最大,是控制治理的主因子.  相似文献   

18.
《科技导报(北京)》2006,24(8):F0004-F0004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的一个组成部分,于1989年由我国著名水质学专家汤鸿霄院士创建,是目前国内最具规模的跨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具有鲜明的多学科交叉特征的环境水质学研究机构。该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1年通过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验收批准成立,1993年通过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评佑验收正式开放。在1998年由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的评估中,本实验室在地学领域排名第三;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1项。实验室旨在面向国家解决水环境问题的重大需求和本领域的国际前沿,深入研究天然水体和水处理过程中水质转化的基本规律,发展水质改善与保护的科学与高效技术,建立水质资源保障、水质资源利用以及水环境安全研究的基本模式和科学方法,不断完善环境水质学的学科体系,成为我国环境水质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集成的基地,成为本领域国际一流的实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科技导向务实领先湯鴻(?)2006.5月  相似文献   

19.
浅谈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倩 《科技资讯》2014,(5):224-224
质量控制是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我国水环境监测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保障措施,以期促进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水的质量问题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为了保证水的质量,常常需要进行水质监测,而对水质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水质检测有效性根本方法,对水质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水质量安全合格的重要步骤.该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水质检测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意义,并阐明了水质检测质量控制的内容,最后分析了质量控制中应实施的措施,最终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