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方便的透明胶带 透明胶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东西,但它的使用却不太方便,因为胶带是塑料制作的,比较坚韧, 想弄断它就得用刀具。我认为可以在胶带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横着  相似文献   

2.
夏瑞崧  刘昊  薛永泉 《科学通报》2024,(14):1803-1805
<正>黑洞的吸积过程在黑洞X射线双星(black hole X-ray binaries, BHB)和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个过程可以发射出强烈的多波段电磁波辐射.由于X射线辐射起源自吸积盘的内区,其成为了探索黑洞吸积过程的重要窗口.在BHB和AGN中, X射线亮度变化的特征已经被广泛地分析,其中X射线准周期振荡(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 QPO)是在两种系统中都观测到的一种特别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一、奇异原子X射线的产生和特性当低能(1~2MeV)质子入射到靶物质中时,会激发出特征X射线.利用这种射线对元素进行分析,叫做质子激发X 射线荧光分析.由于轻元素激发所放出的X 射线的能量太低,所以用这种方法不能对轻元素进行分析.与质子激发X 射线荧光分析相类似,当一些负的“基本”粒子,如负μ介子(μ~-)、负π介子(π~-)、负K 介子(K~-)等入射到物质中时,  相似文献   

4.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天文学家们称:从太阳上爆发出来的强烈X射线,足以使现在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变成焦土,但是,奇妙的是,当地球在几十亿年前刚刚形成的时候,这种射线可能对地球起到了一种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构主义者的方法在那些最初应用于蛋白质结构、尔后又应用于核酸结构研究的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是X射线结晶学。主要在英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X射线结晶学的技术,成为结构主义者思想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在1912年由W.H.布拉格(W.H.Bragg 1862~1942)和他的儿子W.L.布拉格(W.L.Bragg 1890~1971)提出和发展的X射线结晶学技术,在概念上是比较简单的。  相似文献   

6.
编后记     
中国科学院空间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方正知先生在《X射线物理学的新发展》一文中详尽回顾了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94牛间X射线物理学的迅猛发展历程。阐述了X射线学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和交叉,产生了许多新的学科领域,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一直处于尖端地位,对近代科学和近代技术的发展都有着极广泛的影响,为近代等离子体X射线学、离子碰撞X射线学、粒子沟道X射线学、异缘  相似文献   

7.
耀斑的日面位置与电离层SITEC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东和  萧佐  常青 《科学通报》2001,46(16):1339-1341
利用1997-1999年GOES卫星的耀斑观测资料以及国际GPS网的GPS观测资料,对作为耀斑参数之一的耀斑同位置与电离层SITEC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了耀斑的X射线最大辐射通量,耀斑日面位置也是影响TEC增幅的一个重要参数。一个X射线最大辐射通量较小但其太阳经度角较小的耀斑对电离层的影响可能会强烈于X射线最大辐射能量较大但其经度角较大的耀斑。当X射线最大辐射通量相近时,耀斑距日面中线的经度角越小,耀斑对电离层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8.
软X射线多层膜是由折射系数高低不同的两种材料交替沉积而构成的一维周期结构.在软X射线多层膜的实际应用中,如显微学、宇航学和显微全息等方面,具有高反射率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研究X射线多层膜的时间效应有实际意义.本文研究了Co/C软X射线多层膜的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9.
刘文汉 《科学通报》1994,39(7):594-594
近20年来,同步辐射光源的迅速发展为软X射线波段提供了性能优良的光源.由于通常的光学反射、透射元件在软X射线波段不能使用,在紫外波段使用的光栅单色器和在X射线波段使用的晶体单色器也由于各自的结构、性质,在软X射线波段的使用受到限制.层厚为纳米量级轻/重元素层(或其他低/高电子密度层)组成的周期性多层膜在软X射线波段可以  相似文献   

10.
张建中 《科学通报》1988,33(18):1386-1386
用点光源产生的发散X射线研究单晶的方法称为发散束方法。如果点光源在晶体内部,特征发散光束来自晶体本身的激发,称为考塞耳方法;如果点光源在晶体外部,发散光束由特制的靶产生,则称为赝考塞耳方法(Pseudo-Kossel Method)。这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晶体在发散X射线照射下产生的衍射线通常称为赝考塞耳线。由于入射光含有不同方向的射线,  相似文献   

11.
徐至展 《科学通报》1986,31(20):1551-1551
在X射线激光的研究中,用高功率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是最有希望的X射线激光的工作介质。近年来已经实现的软X射线激光和正在广泛进行的许多有关短波长激光的研究中,都常常釆用柱面透镜和球面(或非球面)的聚焦透镜的组合来获得线状的激光等离子体,以便  相似文献   

12.
两块晶体的硬X射线衍射增强成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黎刚  王楠  吴自玉 《科学通报》2004,49(19):1930-1936
硬X射线衍射增强成像(DEI)方法利用一块或一对放在样品和探测器之间的完美晶体(分析晶体), 把X射线(经过多块晶体单色化, 具有较高单色性和准直性)穿过样品时产生的透射光、折射光和散射光彼此分开来成像, 是一种和X射线相位变化梯度有关的成像方法, 能够大大提高弱吸收体硬X射线成像的衬度和空间分辨率. DEI成像的光路通常较为复杂, 入射光要经过多块晶体的衍射, 调节不便, 不利于实用化. 为了探索简化DEI方法的可行性, 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仅用两块Si(111)单晶体(一块作同步辐射白光的单色器, 另一块作为Bragg模式的分析晶体)作了一系列DEI成像实验, 在摇摆曲线的十多个位置获得了衬度和分辨率均比吸收像明显提高的硬X射线衍射增强像, 并解释了分析晶体位于摇摆曲线不同位置时所得图像在明暗对比和成像衬度等方面的差别. 这是目前使用晶体最少的Bragg模式的DEI成像.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气氛还原热处理工艺在二氧化硅凝胶玻璃基质中原位生长硒化锌纳米晶, 首次获得了均匀、透明、亮黄色的ZnSe-SiO2凝胶玻璃纳米复合材料. 利用X射线衍射(XRD)、UV-VIS吸收光谱和Raman光谱对复合材料中的ZnSe纳米粒子进行了光谱表征. 观测到均匀分散在凝胶玻璃中的硒化锌纳米晶XRD衍射峰的宽化、带间吸收边的蓝移及Raman散射光谱的移动和非对称的宽化. 利用实验数据从理论上对凝胶玻璃中ZnSe纳米晶平均粒径的计算, 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光吸收边蓝移以及Raman光谱的估算结果基本一致, 平均直径为4.6 nm左右, 并对它们之间的偏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软X射线多层膜是由折射系数高低不同的两种材料交替沉积而构成的一维周期结构.在软X射线多层膜的实际应用中,如显微学、宇航学和显微全息等方面,具有高反射率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研究X射线多层膜的时间效应有实际意义.本文研究了Co/C软X射线多层膜的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15.
医学X光检查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是人所共知的。过多地接触X射线,与某些癌症或不孕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这是科学家已经证明的事实。可X光究竟是怎样损害人体的呢?X光(或称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属于不可见光,但其辐射吸收率极高,它在穿透皮肤、肌肉等软组织的  相似文献   

16.
张立勇  胡钧  何建军 《科学通报》2020,65(7):577-593
X射线暴(X-ray burst)是指天体的X射线亮度突然增强10~50倍的天文现象.它是发生在由一颗中子星(或者黑洞)和一颗伴随的"捐赠者"伴星(通常为红巨星)所构成的密近双星系统里的剧烈核过程.作为宇宙中发生最频繁的热核爆炸事件, X射线暴已广泛为国际上众多基于卫星的X射线观测站所观测和研究,其中包括2017年中国发射的"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核物理学家需要提供精确的核物理输入量,例如原子核质量、衰变寿命、核反应率等,结合天体物理模型,进而深入理解X射线暴中天文观测到的光变曲线、双星系统相应的天体物理环境参数,以及爆炸灰烬中的核素丰度分布等重要科学问题.本文针对天体Ⅰ型X射线暴中关键核反应研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详细介绍了X射线暴中的一些主要核合成过程,以及所需的关键核物理输入量,总结了相关研究方向的具体目标,为研究者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未然 《科学之友》2005,(8):19-19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天文学家们称:从太阳上爆发出来的强烈X射线,足以使现在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变成焦土,但是,奇妙的是,当地球在几十亿年前刚刚形成的时候,这种射线可能对地球起到了一种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软X射线激光用分束镜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X射线干涉测量是通过软X射线激光经过Mach-zehnder干涉仪完成的, 是测量临界面附近等离子体状态的重要方法. 基于软X射线多层膜的性能特点, 指出软X射线干涉测量的干涉仪各光学元件的入射角越接近正入射越好, 分束镜的设计应以其反射率和透过率的乘积为衡量标准. 用离子束溅射法制作了类镍银13.9 nm软X射线激光干涉测量所需的分束镜, 实测表明其面形精度达到纳米量级, 反射率和透过率乘积大于1.6%.  相似文献   

19.
体验蛛网     
<正>利用胶带作材料做出蜘蛛网似的这么有视觉冲击力的装置,真是博人眼球啊!国际建筑艺术家使用废弃的包装胶带给游客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的、令人窒息的蜘蛛网。它位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被废弃的小楼内,这里如今被改造为公共场所。错综复杂的包装胶带筑成一个巨大的蛛网天堂。最酷的当然还是,游客可以坐进蛛网,参与重力体验。多层透明胶带的"蛛丝"在建筑中延伸,建筑  相似文献   

20.
医学成象主要有X射线成象、超声成象,核磁共振成象和核医学成象四大类.自从德国科学家伦琴在1895年发现X 射线后,X 线摄影长期以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972年,X 射线装置与电子计算机相结合形成X线计算机断层成象,简称GT.它的灵敏度比通常的X 线摄影检查要高100倍以上,是一种对软组织X 线检查的最新方法.尤其对颅脑部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达98%以上.诊断时病人无痛苦、无损伤,快而准确,受到患者欢迎.近年来采用了锥形X射束和多探测器等提高扫描速度的新方法,使X 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