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奈达的翻译理论是最受中国翻译研究者欢迎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之一.本文介绍和评述了奈达翻译理论中的核心--"功能对等"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所遵从的原则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分析,指出了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并以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框架,采用定性描述和例证法,对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提出了两点建议:增加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加强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  相似文献   

3.
中医英语等值翻译研究——以《黄帝内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英语的翻译属于科技英语翻译范畴,但是在译法上有别于其他科技文章.中医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医学语言文学化是中医语言的一大特点,译者在翻译时应力求等值再现原文内容,将翻译对等理论和合作原则运用到中医英语翻译中,使译文和原文尽可能达到翻译中的等效  相似文献   

4.
动态对等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既指出翻译的相对性和灵活性,更成为评判翻译效果的一个终极目标.本文以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的对比入手,探讨了形式对等的本质、必要性,最后阐述了它在翻译时代的进一步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分析,指出了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并以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框架,采用定性描述和例证法,对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提出了两点建议:增加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加强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  相似文献   

6.
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惠娟 《科技信息》2008,(33):290-290
作为国际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新闻英语的翻译越发显得重要。它对于我国了解国际社会新形势的发展,推进国家间的经济、技术、文化等交流,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一个涉及到翻译各个方面的内容丰富的概念,正是这种丰富性使它在翻译中具有了广泛的可应用性。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新闻英语翻译的原则,使得新闻英语的词汇翻译、句子翻译、修辞及语篇翻译实现功能对等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是目前语用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跨文化语用学集中讨论功能对等,概念对等,语言对等,测量对等和抽样对等.本文尝试着用这五方面的对等来理解奈达提出的等值论和指导翻译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历史中最悠久的文化交流活动之一。自从进行了翻译实践以来,议界对于"对等"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其中,最著的对等理论就是Nida提出的"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学说。几十年来从未受到质疑的"等效原则",在Newmark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后,引发了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重新思考。本文将探讨这两种交际法的关系和利弊,从而分析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采取何种翻译原则,希望能为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雪雪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2):208-208,43
翻译对等是翻译研究中最具争议概念之一,是翻译的最终目标.以社会语言学和符号学为基础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过程.翻译的过程就是寻求对等的过程.本文以皮尔斯和莫里斯的符号对等观为基础,着重讨论翻译中实现语用对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等"是西方翻译历史中的重要概念,它推动了西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相对来看,在中国翻译历史中"对等"似乎不是一个显性的概念。从支谦到钱钟书等学者都提出过对等翻译的概念,这些概念不但清楚地表明了从古至今中国翻译实践中"对等"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中国对等翻译在实践中的流变,以及对中国译学潜移默化的构建作用。对中国对等翻译思想的追溯,不但可以揭示中国翻译的本质,还可以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发展与翻译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罗婧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3):105-106
随着国际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商务英语翻译的重要性也随之突出。在各种翻译策略中,尤金.A.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强调在不同的语言结构中尽可能完美再现源文意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从词法对等、句法对等和文化对等三方面探讨了商务文本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2.
奈达的翻译理论对我国翻译界影响颇大,他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在译界被广泛接受.这一理论从交际效果出发,强调以读者为中心,重视读者的反应.但这一理论忽视了语言的个性和特殊性.语际转换的复杂性,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原文形式及语篇的多样性.本文尝试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全面解读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不同的翻译理论家有自己不同的翻译标准,但归结起来,最基本的标准不外乎忠实原则和对等原则.国内的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是"忠实"的体现标准;而西方"对等"理论的提出从最初的完全接受到后来的反思,经历了一场学术的辩论.  相似文献   

14.
在涉外英语翻译中, 跨文化意识对语体识别、对等转换起着重要作用, 翻译人员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能力, 明确其意义, 才能避免语用失误, 正确翻译。  相似文献   

15.
"功能对等"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的重要翻译原则之一。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为理论基础,从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为出发点,浅析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英文电影名翻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促进各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必要方式。本文对翻译文化观下的对等翻译进行了再剖析,简述了对等翻译理论的发展史,并就翻译过程中如何协调等与不等的矛盾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是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言再现源发语信息。这一理论对于广告翻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广告翻译应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字义对等法、语义对等法、指称对等法、文化对等法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广告语言的特点,提出以下广告翻译原则:功能对等优先于语意对等,语意对等优先于修辞对等,修辞对等优先于语法对等。  相似文献   

19.
赵四化 《科技信息》2011,(11):136-137
本文以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儿童日记体小说《小屁孩日记》的中译本,从“语意对等”,“风格对等”和“文化因素对等”等方面来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并对中译本中的不要之处进行点评并提出建议。旨在验证该翻译理论能否指导翻译实践,实现目的语和源语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主流派翻译理论家几十年来一直对西方翻译理论的核心术语equivalent/equivalence的理解和翻译有误,将它翻译成"等效"""等值"或"对等"。贝克和凯德说equivalent/equivalence的词义是文本之间的"相似"("贴近""相当""对当")。主流派译论家现在发现了"对等论"确实不能自圆其说。他们力图使"对等论"自圆其说,以便掩盖错误。他们修改汉语"对等"一词的词义,认为汉语中的"对等"与"大体对等"或"基本相同"是一个意思,"对等"即"大体对等"或"基本相同","大体对等"或"基本相同"即对等。既然人文科学领域的"对等"是大体对等,为什么不把"对等论"修改成"大体对等论"?如此可以免去许许多多的争论和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