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标规划在采区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区巷道布置系统及主要参数的优化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本文利用非线性目标规划数学模型,以铜川矿务局东坡煤矿西下山采区为实例,讨论了该采区巷道布置系统及主要参数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应用控制爆破,提高岩石巷道施工的爆破效率,加快掘进岩石巷施工速度、介绍张新煤矿打开西三/1#层新采区,211掘进队施工的,西三/1#层风道下山创出全岩下山月进尺180m,科学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郭锋 《安徽科技》2012,(12):50-51
一、概况3227工作面位于钱营孜煤矿西二采区南翼四阶段,为西二采区首采面。工作面风巷设计长度3095m,标高-480~-540m,方位角187°;褶皱构造造成煤层产状变化较大,倾向在95~115°之间,倾角在5~15°。二、支护参数优化设计目前巷道锚杆支护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基本上分三类:第一类是工程类比法,包括应用简单的公式进行计算,常用的有以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为基础的设计方法及以围岩松动圈分类的设计法;第二类是  相似文献   

4.
薄煤层群井田的采区划分及采区巷道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状态由煤层群为主的井田所进行的采区巷道布置实例,阐明在薄煤层群井田中合理加大采区尺寸、优化采区巷道布置,有利于降低采区掘进率,提高采区生产能力,增加采区服务年限,保证矿井生产采区的正常接续。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三软"煤层回采巷道围岩控制难题,以大雁矿区典型"三软"煤层回采巷道为例,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分析"三软"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灾变影响因素,研究了围岩灾变机理。结果表明:掘进期间,回采巷道两帮破坏程度大于顶底板,两帮以剪切破坏为主,最大破坏深度约1.2 m,顶底板发生拉伸破坏,最大破坏深度约0.6 m;回采期间,回采巷道顶板破坏程度大于两帮,底板破坏程度最小,顶底板以拉剪破坏为主,顶板最大破坏深度4.0 m左右,两帮以剪切破坏为主,最大破坏深度2.0 m;掘进及回采期间,两帮初始最大破坏深度均位于帮角部位,顶板初始最大破坏深度均位于帮角附近,掘进期间应重点加强两帮帮角围岩灾变控制,回采期间应重点加强帮角附近顶板围岩灾变控制。  相似文献   

6.
周文韬  董斌 《科技信息》2011,(23):375-375
河南神火兴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二1-12010下顺槽斜下方掘进二1-12030上顺槽,两巷道高差6米,煤柱厚度4米。预计二1-12010采空区积水约4320m3。分五个阶段采区渐进循环对老空区进行探放水。为巷道安全掘进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7.
针对月亮田矿南三采区主要巷道返修量大,本文主要以月亮田矿南三轨道下山注浆加固施工工程应用实践为例,叙述了南三采区主要巷道巷修支护施工实施注浆加固后大大延长了巷道使用周期,明显减小了巷道返修量,取得了显著的安全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刘煜炜 《科技信息》2010,(27):402-402
1概况五矿三水平延深轨道下山,位于三水平下山采区,设计长度648m(平),设计标高-446.3m~-597.13m,现上段已掘进完毕投入使用,准备进行-516.67~-597.13m段开拓施工,设计长度328m(平)。轨道上段西部为3304工作面,东部为还未完成的3301工作面,轨道下段为新区。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煤矿采区准备工程大倾角巷道下山掘进问题,研制、应用EBZ-200型大坡度半煤岩巷掘进机.重点研究了行走马达对-200下山及高履带的适应性,行走辅助倒车油缸和后支撑稳定油缸的配置、液压系统对大倾角巷道下山掘进的适用性、提高第一运输机运料能力夏下山-200度铲板收料效果的技术途径,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及综合保护性能、设备配套、综掘工艺及劳动组织等内容.同时,介绍了生产实际应用效果及取得的经济技术效益与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快速、安全、高效地掘进岩石巷道是煤矿生产衔接的先决条件,对于下山掘进来说,提高掘进单进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下山掘进和平巷掘进相比,具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和掘进施工难度。下山使用硬岩掘进机掘进与传统的炮掘方式相比,在施工速度,经营成本,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都有着明显优势,同时达到下山岩巷快速掘进的目的,以保证矿井正常的衔接。本文谈谈东欢坨矿下山岩巷掘进机的应用情况与巷道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开采石炭二叠纪煤层董家河煤矿22518综采工作面,随着采区延伸出现瓦斯异常的实际情况,设计在巷道掘进期间采用超前钻孔瓦斯排放、本煤层顺层钻孔瓦斯抽采、高位钻孔卸压瓦斯抽采、采空区埋管抽采等综合防治措施。结果表明:该套防治措施使该区域煤层瓦斯含量从4~8 m3/t降为2.346~3.654 m3/t;掘进巷道内瓦斯浓度稳定在0.1%~0.3%之间;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浓度稳定在为0.28%~0.46%之间;回风巷瓦斯浓度稳定在0.10%~0.21%,且再未出现瓦斯超限事故,效果显著,保证了该煤层巷道的安全掘进与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2.
孔庄矿Ⅱ5采区两条下山施工中突遇落差约170m的断层组,使得主采煤层7煤距奥灰不足80m。通过采用瞬变电磁法、并行网络电法、反射共偏移地震法和矿井震波超前探测法等综合物探方法探测115采区两条下山距奥灰顶界的距离以及底板水的赋存情况,为安全掘进提供了准确地质依据。最终采区设计方案根据探测结果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13.
松软煤层巷道掘进防突技术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重点和难点,以西山煤电屯兰矿南5#采区12507皮带顺槽掘进工作为工程背景,采用定向长钻孔与底板穿层相结合的方法掩护松软煤层巷道掘进。结果表明,经有效抽采后,煤层残余瓦斯含量均降至8m3/t以下,掘进期间回风流瓦斯浓度保持在0.3%,消突效果显著,有效地解决了松软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文龙 《科技资讯》2007,(24):14-14
采区巷道布置有其基本要求,影响因素有煤层层数、间距,煤层倾角、厚度等;采区联合布置有利于集中生产、掘进及维修费用低、占用设备少、采区服务年限长、回采率高;采用联合布置方式应考虑石门长度是否经济合理、煤层埋藏条件、生产能力等因素.  相似文献   

15.
董红干  方玉翔 《科技信息》2012,(17):428-428
0概况义马市鑫星煤业公司是一个资源整合矿井,根据技改工程需要,需掘进一条机轨运输大巷,巷道净宽4000mm,净高3631mm,一侧铺800mm皮带,用于采区的煤炭运输,一侧铺轨距600mm的道轨,用于运送设备材料及行人,巷道沿煤层底板掘进,煤层厚度平均3m(其中实体煤2m,分层回采遗煤两层,厚度1.0-1.2m),顶板为碳质泥岩(已于30年前跨落法铺网分两层回采过的再生顶板),虽然时间较久,但  相似文献   

16.
桃园矿三采区1036工作面位于南三采区北翼,上为1034工作面采空区,工作面(巷道)标高为-405~475m。煤层厚度较稳定.平均煤厚3.3m,煤层倾角变化不大,平均220。煤层直接顶为泥岩,厚度约为6.56m。老顶为细砂岩,厚度约为8.5m。煤层直接底为泥岩,厚度约为5.27m。  相似文献   

17.
靳德宝 《科技信息》2011,(27):I0362-I0362
上山和下山是巷道中的倾斜巷道,自水平向上倾斜的巷道称为上山,向下倾斜的巷道称为下山。1上山巷道上山巷道掘进,即由下向上掘进,施工方法与平巷施工的有许多不同之处。1.1炮眼布置由于巷道具有向上倾斜的特点,易出现巷道上飘现象,因此炮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龙宫煤矿井田开拓方式的探讨,得出结论:本井田1、2号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倾角在3°~6°之间,对井田开拓无影响,但对井田开采有一定影响;本井田1、2号煤层均存在采空区,主要在井田北部工业场地附近存在采空区,对井田开拓开采有影响;全井田1、2号煤层以+747m一个水平开采,将井田划分为2个采区开采,矿井先期开采位于开拓巷道南侧附近的一采区。  相似文献   

19.
正青东煤矿814工作面为该矿81采区首采面,该面位于采区中部,东、西均为81采区边界,下部为采区大巷与工广煤柱相邻。工作面标高-484~-569m,走向长平均218m,倾斜长平均89m;煤层均厚2.7m,赋存不稳定,局部煤岩层起伏变化较大;煤层倾角平均18°,局部高达27°,煤岩层倾向为30°~40°;工作面揭露Ⅰ、Ⅱ两处不可采区,煤厚为0.2~0.7m。814综采工作面伪顶为均厚0.3m的炭质泥岩,直接顶为均厚1.0m的泥岩,老顶为均厚15m的细砂岩;直接底为均厚  相似文献   

20.
小河嘴煤矿2016(24)工作面为201采区24煤层首采面,24煤层厚度为0.3~0.75 m,厚度不稳定,瓦斯含量高,顶板为坚硬的中粒砂岩,在开采时伴有淋水,工作面顶板管理较为困难,月推进度仅为8~30 m,长期达不到设计产量,针对以上诸多问题,矿对上行开采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确定对顶板巷道的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钢筋梯"的组合支护方式进行了支护。实践表明:上行开采顶板巷道活动可分为起始活动区、强烈活动期和活动衰退期;加强支护后两帮移近量明显减少,顶底板移近量减少不明显,说明巷道顶底板变形以底板变形为主,在锚网索联合支护作用下,使巷道顶板压力向巷道两侧深部转移,降低了两帮压力,利于巷道两帮稳定。上行开采顶板巷道不同支护区顶板绝对位移量不大,与煤层下沉量相接近,说明上行开采巷道顶板位移较为准确的反映了顶板覆岩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