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富硒大豆芽不同部位与大分子中硒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a2SeO3溶液浸泡大豆,研究发芽过程中硒在大豆芽不同部位含量及硒在大分子中的分布。分离豆芽不同部位及其大分子,测定硒含量和有机硒转化率。结果表明,随着Na2SeO3浸泡浓度的提高,大豆中总硒含量逐渐升高,而有机硒转化率逐渐降低。大豆采用质量浓度50 mg/LNa2SeO3浸泡后发芽4 d,硒含量为胚根>种皮>胚轴>子叶,蛋白质、核酸及多糖中硒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55,0.328,0.105μg/g,水溶性蛋白结合硒、碱溶性蛋白结合硒、盐溶性蛋白结合硒及醇溶性蛋白结合硒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64,0.39,0.10,1.90μg/g。大豆用Na2SeO3浸泡后发芽是富硒的有效途径,胚根中硒富集含量最高,水溶性和碱溶性硒蛋白是其主要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2.
硒对苦丁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硒对苦丁茶品质的影响机制,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营养液配方对苦丁茶进行了砂培盆栽试验。结果表明:Na2SeO3对苦丁茶硒、锰、VC等品质的提高和改善都非常有利。硒处理苦丁茶30d后,各品质含量均随着硒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浓度为3.0mg·L-1时苦丁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黄酮、皂苷、茶多酚及儿茶素含量最高,此浓度对提高这几种品质含量较好;Na2SeO3浓度为1.0mg·L-1时,苦丁茶叶片中硒含量最高,为1.516μg·g-1,锰含量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呈正相关;同时硒浓度为1mg·L-1时游离氨基酸和水浸出物的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20.11%和17.65%,酚氨比的比值最低(9.83),降低为对照的87.35%,作为苦丁茶饮用口感和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于研究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为牛大力(Callerya speciosa)种苗培育提供理论支撑。对牛大力种子萌发时期可溶性糖、抗氧化酶活性、游离氨基酸、蛋白酶、总酚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牛大力种子萌发不同时期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并比较他们之间的相关性。在牛大力种子萌发过程中,22d时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值,为0.430 mg·g-1,随后持续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22d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00.28,810U·g-1 FW,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萌发过程第17d达到最高值,为240U·g-1 FW,这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游离氨基酸呈先升后降再陡然上升的趋势;蛋白酶活性在第22d时达到最大值,为1.101mg·g-1·h-1,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总酚含量在0d时最高,为77.81μg·g-1,随后出现无规律性变化,但总体呈降低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牛大力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和能量代谢与POD、CAT及蛋白酶等的作用有很大关系;POD、CAT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不仅能消除植物体内产生的过氧化氢等有害物质,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种子的其他代谢活动;总酚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通过抑制SOD酶活性影响牛大力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4.
采用细胞倍增时间、分裂指数、生化变化和软琼脂克隆形成率等指标测定分化,研究了抗坏血酸和亚硒酸钠对人肝癌细胞逆转的作用.结果表明用抗坏血酸4mmol*L-1联合亚硒酸钠2μmol*L-1处理细胞后,细胞的生长率和有丝分裂指数都显著下降.一些与细胞恶性表型有关的指标,如细胞表面电荷明显下降,电泳率从1.74μm*s-1*V-1*cm-1下降到0.91μm*s-1*V-1*un-1,甲胎蛋白含量从331μg*g-1(蛋白)下降到90μg*g-1,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从0.74U*g-1(蛋白)下降到0.19U*g-1.与细胞分化有关的指标,如酪氨酸-α-酮戊二酸转氨酶(TAT)的活性从14.7μmol*g-1(蛋白)升高至42.6μmol*g-1,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下降94.7%.由此可见,抗坏血酸和亚硒酸钠联合能诱导肝癌细胞在分化,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N-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AEPTS)键合开管柱,研究遗忘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DA)的电色谱分离行为,建立了DA的毛细管开管柱电色谱(OTCEC)快速分析技术.考察并优化了缓冲液类型、缓冲液浓度、p H值、分离电压以及进样时间等参数影响,在最优条件下(20 mmol·L-1Na H2PO4-Na2HPO4缓冲液,p H=4.00,电动进样25 s,进样和分离电压为-18 k V),DA标准溶液在0.12~5.00μg·m L-1范围内线性良好,检测限(S/N=3)为0.03μg·m L-1.应用于扇贝中DA的快速分析,扇贝贝肉提取液无需净化即可直接进样,扇贝中DA线性浓度范围为0.50~10.00μg·m L-1,检测限(S/N=3)为0.25μg·m L-1(相当于贝肉中DA含量1.0μg·g-1),扇贝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0.5%~83.1%,RSD8.5%.  相似文献   

6.
黑木耳的富硒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亚硒酸钠(Na2 SeO3)为硒源对黑木耳进行富硒发酵,以获得富硒黑木耳发酵液,为有机硒多糖等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用3种不同碳氮源培养基26℃于200rpm进行液体发酵,在不同时间测定黑木耳菌丝体多糖含量和生物量,确定了最优培养基(每升)为葡萄糖20g,豆饼粉5g,硫酸镁0.5g,磷酸二氢钾2g.在优选培养基中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黑木耳进行富硒发酵.结果与不添加亚硒酸钠黑木耳发酵液相比,在硒浓度为10-50mg/L时,黑木耳菌丝体的硒含量和生物量及发酵液多糖含量均随硒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50mg/L时,硒含量、生物量和多糖含量达最高,分别为10.48μg/g、9.37g和L20.3g/L;当亚硒酸钠浓度高于50mg/L时,菌丝体硒含量降低,生物量、多糖含量亦下降.结果表明,黑木耳具有较好富硒能力,但培养基中亚硒酸钠的浓度会影响发酵液中多糖含量和黑木耳菌丝体的富硒效果.与不添加亚硒酸钠黑木耳相比,添加适量亚硒酸钠有利于黑木耳菌丝对硒的吸收利用,并可促进黑木耳生长和多糖含量的提高;但过量添加,则可抑制黑木耳生长并降低多糖含量和对硒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增敏光度法测定茶叶中铅的含量.在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铅与甲基百里酚蓝反应生成蓝色配合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分别研究了增敏剂用量、显色剂用量、缓冲溶液酸度、显色时间、反应温度对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p H=6.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2 m L,0.5 g·L-1甲基百里酚蓝溶液4 m L,2 g·L-1的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1 m L,室温(25℃)下反应3 min.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08 nm.铅(Ⅱ)含量在0-5.6μg·m L-1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0.034 8 C(μg·m L-1)+0.158 9,相关线性系数为R2=0.999 7,由线性回归方程可得表观摩尔系数为1.8×104L·mol-1·cm-1.测得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5%-3.59%(n=3),加标回收率为95.2%(n=3).国标规定茶叶中铅含量不超过5μg·g-1,实验测得茶叶中铅含量为65.28μg·g-1,严重超标.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浓度盐酸对天然斜发沸石进行改性,并系统地研究了改性沸石的孔道特征、化学成分、表面电位及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变化.盐酸改性后,沸石晶体结构破坏较小,表面变得疏松粗糙,K+、Na+、Ca2+和Mg2+元素含量均小幅下降;表面负电荷增加,阳离子交换容量减小;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均有所提高,最高分别从原沸石的35.97 m2·g -1和0.0761 m3·g-1提高至64.46 m2·g-1和0.1156 m3·g-1.盐酸改性对沸石微孔、介孔和大孔的分布影响明显.从迟滞回线形状判断沸石孔道类型均为不均匀狭缝型孔道,盐酸改性不会改变沸石孔道类型.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蜂蜜经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萃取得到的样品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确认得到蜂蜜中挥发成分种类.以糖浆作为蜂蜜模拟物,通过在其中添加不同量的苯甲醛建立HS-SPME GC-MS标准工作曲线.结果表明,定量模型苯甲醛的线性范围为0.022 4~0.224μg·g-1,r2=0.995 6,测定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45%;采用质谱谱库检索结合文献资料定性确认7种不同品种蜂蜜挥发性成分,得到了135个组分信息,其中7种蜂蜜中共有的化合物仅有44种,其中主要成分脱氢芳樟醇的含量为6.86×10-3~1 222.7×10-3μg·g-1,不同品种的挥发成分及同一蜂蜜样品中的不同结构特征的挥发成分相对含量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0.
用低压离子色谱法测定了高纯硅微粉水萃液中阳离子Na 、K .以1.44×10-3mol·L-1硝酸溶液为流动相,Na 、K 经色谱柱分离,检出限分别为0.62,1.32μg·mL-1,RSD为1.0%,2.2%;线性范围0~25.00,0~30.00μg·mL-1;加标回收率为96.3~104.5%,97.9~102.1%.该法用于高纯硅微粉水萃液中Na 、K 的测定,简便,准确,快速,实用.  相似文献   

11.
以九龙江北溪西陂库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库沉积物营养盐含量以及表层沉积物微藻的种类.结果表明,西陂库区沉积物中碳、磷营养盐负荷较高,TC含量为13 770~18 079μg·g-1,TP含量为769~1 697μg·g-1,TN含量为720~1 422μg·g-1,氮营养盐负荷相对较低.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性磷(BAP)含量占总磷的62.3%~67.3%,沉积物中磷一旦释放出来,对上覆水体有较大的贡献.西陂库区表层沉积物中的微藻总细胞丰度为2.90×105g-1底泥干质量,主要以硅藻门、绿藻门为主,硅藻门约占81.8%~90.9%,绿藻门占6.1%~12.1%.甲藻孢囊占3.0%~6.1%,其中甲藻胞囊以拟多甲藻属为主,蓝藻等其他门类的藻类较少,沉积物中微藻为水华的发生提供了种源.  相似文献   

12.
萘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焦化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萘为唯一碳源,从处理焦化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能降解萘的细菌菌株,采用GenIII MicroStatioTM型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仪对其进行鉴定,并采用三苯基甲臜(TF)定量分析法测其脱氢酶活性.结果表明,根据菌落特征分离出3株生长良好的细菌菌株NDS1、NDS2和NDS3,经鉴定分别为Pseudo-monas alcaligenes、Pseudomonas viridilivida和Pseudomonas resinovorans,脱氢酶活性分别为10.315μg·(mL·h)-1、6.630μg.(mL·h)-1和9.175μg·(mL·h)-1.  相似文献   

13.
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 Na CL胁迫下 ,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进行培养的试验结果显示 ,9g· L-1Na Cl胁迫水稻种子萌发受到抑制 .Na Cl胁迫的同时 ,分别添加 0 .0 2 ,0 .0 5 ,0 .1 0 ,0 .1 5和 0 .2 0 g· L-1的水杨酸 ,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性指数、芽长和根长均降低 ,幼苗丙二醛含量增加 .0 .0 2 ,0 .0 5 ,0 .1 0 ,0 .1 5和 0 .2 0 g· L-1的水杨酸没有缓解 9g· L-1Na Cl的抑制作用 .  相似文献   

14.
以福州平原稻田为研究对象,对对照与硫酸盐添加处理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通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照与硫酸盐添加处理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分别为0.09~16.90和0.02~9.60mg·m-2·h-1,平均值分别为3.66和2.81 mg·m-2·h-1;氧化亚氮排放通量分别为-55.67~63.73和-25.25~51.88μg·m-2·h-1,平均值分别为7.71和9.48μg·m-2·h-1;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效应分别为2 264.5和1 728.47 kg·hm-2(CO2).硫酸盐的添加降低了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增加了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但稻田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效应降低了24%.从水稻产量特征来看,硫酸盐添加处理水稻产量有所增加.因此,硫酸盐添加可作为亚热带稻田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步冷曲线法研究室温冷却环境下成核剂-Na2HPO4·12H2O复合体系的过冷性能,分析成核剂的添加量和晶体结构对过冷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iO3·9H2O、NaF、CH3COONa·3H2O和Na2B4O7·10H2O这4种成核剂对Na2HPO4·12H2O的过冷现象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为有效改善过冷,成核剂的添加量有一个合适的范围.在10g的Na2HPO4·12H2O中,分别添加0.30g的Na2SiO3·9H2O、0.15g的CH3COONa·3H2O、0.05g的NaF和0.05g的Na2B4O7·10H2O时,抑制过冷的效果最好.同时发现,与Na2HPO4·12H2O晶体结构不同的成核剂Na2SiO3·9H2O改善过冷的效果最显著;与Na2HPO4·12H2O晶体结构相同的成核剂中,Na2B4O7·10H2O改善过冷的效果优于CH3COONa·3H2O.  相似文献   

16.
探讨Na2SiF6晶核剂不同添加量对利用废旧啤酒瓶研制的微晶玻璃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用XRD和SEM及相关分析软件表征不同样品的晶相及微观形貌并测试试样的相关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添加Na2SiF6试样中析出的主晶相是Na2Ca(SiO4)、Na2Ca3Si6O16和CaMgSi2O6,析出晶体含量随着Na2SiF6添加量增加而增加,确定7%为最佳的Na2SiF6添加量,此时微晶玻璃析出晶相的总量为44.35%,对应的性能指标为:体积密度2.42 g.cm-3,吸水率0.078%,抗折强度100.2 MPa.  相似文献   

17.
富硒大球盖菇抗氧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梅  许峰  任轩  贾乐 《山东科学》2007,20(4):7-11
对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进行液体富硒培养,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硒添加浓度为150μg/mL时,菌丝体生物量达0.811g/100mL,富硒量为4727.68μg/g,富硒率达24.68%,有机化程度为96.27%。与对照组、无机硒(Na2SeO3)组、大球盖菇菌粉液组相比,富硒大球盖菇菌粉液组小鼠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sade,GSH-Px)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明显增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明显减少,结果表明富硒大球盖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发一种富含葛根黄酮的益生菌饮料,采用协同酶解和多菌种混合发酵的方法分别进行葛根酶解和醋饮料发酵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葛根酶解的最优条件为料液质量比1∶20,p H 5.0,纤维素酶加量1 mg·g-1,中温α-淀粉酶加量20 mg·g-1,糖化酶加量10 mg·g-1,50℃下酶解1 h,在此条件下,葛根异黄酮提取率达到7.51%,溶液中的还原糖含量达到20.76%;葛根醋饮料多菌种混合发酵的最优条件为乳酸菌、醋酸菌和酵母菌质量比2∶2∶1,菌种接种量为原料的0.5%,料液质量比1∶12,大米蛋白肽添加量为0.2 g·g-1,30℃发酵5 d,在此条件下可得发酵醋饮料总酸含量为17.90 g·L-1,葛根异黄酮量6.59 g·L-1.  相似文献   

19.
从福建红曲中分离纯化出6株红曲霉,经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其为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 Went).对6株红曲霉分别进行纯种制曲,跟踪其生物量、糖化酶活力和色价的变化,测定纯曲的酯化酶活力.结果表明:6株红曲霉制曲时,M-4生长最快,92h达到最大生物量,为0.098g(干菌体)·g-1(干曲);M-1糖化力最高,为4217U·g-1(干曲);M-4和M-6产糖化酶的活力分别为4201和4177U·g-1(干曲);M-5产色素能力最高,色价为435U·g-1(干曲).M-4纯曲中的酯化酶活力最大,达170U·g-1(干曲).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稳定的黄芩细胞悬浮系,采用悬浮细胞培养技术,研究了接种量、光照与否和pH值等3种物理因素对黄芩细胞悬浮系生长与黄芩苷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细胞悬浮系浊度随培养时间呈现"S"形变化曲线;采用MS基本培养基,添加0.2 mg·L-1 2,4-D、2.0 mg·L-1 6-BA和3%蔗糖,选取1.0 g·L-1的接种量、pH 5.8,并在25℃条件下进行暗培养,最有利于黄芩苷的积累,黄芩苷含量最高可达7.425μg·g-1F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