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Ti/α-PbO2/β-PbO2电极电催化氧化处理苯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催化氧化法,以自制Ti/α-PbO2/β-PbO2电极为阳极,在室温条件下对苯酚模拟废水进行降解研究,探讨电流密度、电极间距、pH值及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对苯酚降解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600 A·m-2,电极间距为1.0 cm,pH值为3,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1的条件下,苯酚降解效率达92%以上.紫外光谱等实验结果表明,苯酚在氧化降解过程中会产生苯醌等中间产物,苯酚及其中间产物最终被矿化为CO2和H2O.  相似文献   

2.
采用复极性三维三相电极反应装置对活性红紫X-2R染料进行了电催化氧化降解试验,分析了外加电压、主电极极间距、电流密度、初始pH值、曝气量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外加电压30 V,电流密度28 mA/cm2,主电极极间距5 cm,初始pH值6,曝气量3 L/min,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的染料废水经50 min电催化氧化后,脱色率与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9.1%和93.5%.  相似文献   

3.
采用复极性三维三相电极反应装置对活性红紫X-2R染料进行了电催化氧化降解试验,分析了外加电压、主电极极间距、电流密度、初始pH值、曝气量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外加电压30 V,电流密度28 mA/cm2,主电极极间距5 cm,初始pH值6,曝气量3 L/min,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的染料废水经50 min电催化氧化后,脱色率与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9.1%和93.5%.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Ti/SnO2-Sb2O3和Ti/SnO2-Sb2O3/PbO2-Fe电极,以酸性橙II、茜素红、亚甲基蓝作为研究对象,考察电催化氧化法对不同染料的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经60min电解后,初始浓度同为100mg/L的模拟废水,酸性橙II的去除率在80%左右,茜素红的去除率均在65%以上,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仅为45%左右。结合染料的化学结构,对电催化氧化法降解酸性橙II的效果要比茜素红和亚甲基蓝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电沉积条件对Ti/Sb-SnO_2/β-PbO_2电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沉积法镀制Ti/Sb-SnO2/β-PbO2电极,研究电沉积时间、镀液温度、pH值、NaF浓度,以及电流密度等因素对电极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电沉积时间为1 h,镀液温度为60℃,镀液pH值为1,NaF浓度为0.04 mol.L-1,组合电流密度为600/400 A.m-2(梯度电流密度)时,电极性能最佳,对苯酚降解率达91.4%,强化寿命为23 h.  相似文献   

6.
Ta/BDD电极电化学处理超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Ta/BDD(以Ta为基底的掺硼金刚石薄膜)作电极,采用循环电解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研究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及pH值对于COD(化学需氧量)降解率的影响,实验发现在电流密度0.4 A/cm2左右、pH值为酸性条件下,经过6 h电解废水的COD降解率达到了90%以上,最后对COD的降解机理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自由基降解甲基橙溶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含有偶氮类难降解有机物的染料废水具有色度大,生物可降解性低,难于处理等特点,模拟了有典型偶氮结构的甲基橙染料废水,对强电离放电产生的自由基溶液降解甲基橙进行了研究,讨论了pH值、甲基橙溶液初始质量浓度、自由基溶液质量浓度、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甲基橙溶液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条件有利于甲基橙溶液的降解,pH=1.5时,自由基氧化降解200 mg/L的甲基橙溶液3 min后,其COD的去除率和脱色率最大值分别达到86.87%和88.53%.对比甲基橙溶液处理前后紫外-可见光谱图的变化,发现经自由基降解后,偶氮键及苯环都受到破坏,大部分甲基橙分子已经氧化分解.  相似文献   

8.
采用针-水电极反应器,研究正直流高压放电处理甲基橙染料废水的效果.考察了不同放电形式和实验参数下对甲基橙染料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晕放电在处理时间0~25 min脱色效果比击穿流光放电处理效果好,而在处理25 min后击穿流光放电脱色效果好于电晕放电.在电压18 kV、电流15 mA、处理初始质量浓度为40 mg/L的甲基橙溶液30 min时,脱色率达到98%.该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0.127 mg/(L·min).经过放电处理,甲基橙的特征吸收峰(465 nm)强度逐渐减弱并基本消失,分子结构中的偶氮基团与苯环组成的共轭体系被破坏,甲基橙分子被有效降解.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制的Ni/Sb2O3、SnO2/RuO2、Co3O4电催化氧化电极处理维尼纶废水.通过对维尼纶废水降解单因素影响实验研究,发现在低质量浓度时电极的处理效果较好;降解维尼纶废水的最佳运行条件为处理时间40 min、电流0.45 A、pH值为3、电解质NaCl质量浓度300 mg/L、两极板间距3 cm.在废水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电极对维尼纶去除率最高可达到89%以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阴阳极共同作用电化学法的最优电极组合,确定在最优电极下处理水中甲基橙的工艺条件.方法在自制电化学反应器中,通过阴阳极同时作用电化学法降解水中甲基橙的试验,分析Fe3+浓度、Cl-浓度、电流密度各因素对甲基橙脱色率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对反应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阳极采用钛基铱涂层化学稳定性好、催化性能高、电极电位高;阴极采用钛板具有很高的析氢过电位.当Fe3+浓度为1 mmol/L、Cl-浓度为11 mmol/L、电流密度为7.5 m A/cm2时,甲基橙的脱色率可达90%以上.结论阴阳极同时作用电化学法降解水中甲基橙能很好地脱色,其分子中偶氮结构的n-π*和苯环共轭体系的π-π*结构均遭到了破坏;阴阳极同时作用电化学法处理甲基橙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钛钌电极为阳极、钢板为阴极,对含对硝基苯酚(PNP)的模拟废水进行了电化学处理.试验研究了外加电压、极板间距、电解质质量分数、溶液pH值、电解时间等因素对PNP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电压7V,pH=10~11,极板间距2cm。支持电解质Na2S04质量分数0.5%的条件下,电解5h,PNP的去除率可达89.3%.  相似文献   

12.
光电催化降解双酚A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sol—gel法制备TiO2薄膜光电极,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对双酚A的光电催化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极具有“型半导体的特征行为.外加偏压为+0.8V、pH=4,0.88mmol/L的H2O2中,对初始浓度为0.22mmol/L的双酚A溶液光照180min,降解率达70.24%,讨论了氧的存在、外加偏压、双酚A浓度和pH值等因素对光电催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油田污水为研究对象,用钛基氧化钌作阳极,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处理石油污水,研究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及电极间距对污水中铁去除率的影响,实验发现在优化电解时间、电流密度、电极间距等参数后,有很好的除铁效果;将电化学氧化除铁与氧化剂H2O2除铁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电化学氧化除铁不但具有更好的氧化能力和处理效果,而且避免了因添加化学药剂而带来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4.
安培法直接测定水体中COD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PbO2-Pt-Hg/Hg2Cl2为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采用安培法直接测定水体中葡萄糖COD值。优化测试条件为:工作电极电位1.4 V,电解液浓度0.02 mol/L,电解时间1.5 min。工作电极的电流响应值与COD值在标准溶液20~200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 mg/L。通过增大电位气泡更新法来再生工作电极具有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的优点,当其与标准法对照用于实际水样COD的测定时相对误差<3%。  相似文献   

15.
用热分解和电沉积联合的方法制备了Ti/SnO2-Sb2O3/Fe-PbO2电极,并采用SEM、ICP和阳极极化曲线对所制备的电极进行了表征。以氨氮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该电极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Ti/SnO2+Sb2O3/Fe-PbO2电极晶粒细小、致密,具有较高的析氧电位。采用该电极电催化氧化氨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为20 mA.cm-2、板间距为1 cm、温度为30℃、溶液pH值为5和Cl-浓度为1 100 mg.L-1,经电催化降解后,氨氮的去除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6.
CNTs气体电极高效产H2O2及在直接蓝脱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碳纳米管等气体电极为阴极,石墨为阳极,构成电化学体系现场产生H2O2,考察电流密度对H2O2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7、电流密度为20mA/cm^2、曝气量为1.3L/min时,通电1h,CNTs气体电极H2O2产生量为1036mg/L,是活性炭气体电极的1.7倍.以CNTs气体电极为阴极,Sb-SnO2/Ti电极为阳极,阴阳极联合降解直接蓝染料,60min脱色率达96%,且反应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氧化对模拟高氨氮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不同电极材料、电流密度、氯离子浓度和pH值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电流密度和氯离子浓度有利于氨氮的去除,试验得到的适宜电解氧化条件为:电流密度15mA/cm3,氯离子浓度4000mg/L,采用Ti/RuO2~IrO2电极为阳极,电解2h。当初始氨氮浓度...  相似文献   

18.
先在乙二醇中电解锡片, 制备得到锡醇盐配合物, 再将电解液水解后凝胶, 在钛丝表面通过提拉法涂抹、 300 ℃煅烧2 h制备得到纳米SnO/Ti电极.
在0.3~1.2 mol/L KOH+02~0.8 mol/L KBO2的溶液中测试SnO/Ti电极的催化还原性能,  研究影响电解还原KBO2的主要因素, 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SnO/Ti电极和KBH4的结构. 结果表明, 纳米SnO/Ti电极表面颗粒分散均匀, 修饰电极催化性能较好, 放电电流增大, 产率和电流效率分别为16.9%和2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