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绪言原子核物理是以原子核为对象研究物质性质的一门科学。它研究核的结构,核内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及核间的碰撞规律。另外,由于原子核本身是物质结构的一个独立层次,它具有许多独一无二的特点,使它为检验和发展现代物理的理论基础——标准模型提供良好的实验场所。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原子核高自旋态中几个感兴趣的物理现象:电转动带,剪刀带,订书机带和赝自旋双带;阐述了原子核电转动带,剪刀带,订书机带和赝自旋双带的定义和物理图像,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联;然后以近年来的几个代表性研究工作为例,综述了这几个感兴趣物理现象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我们探讨了原子核物理中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对实验研究的促进作用,以及原子核物理实验的发展和最新的实验成果对原子核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提出的更高地要求和期待.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明了原子核结合能的物理实质和原子核稳定性的实验特征.揭示了所谓“原子核的结合能(或比结合能)是原子核稳定性之量度”这种结论存在的问题,表述了作者的一些意见,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必要.  相似文献   

4.
对山西师范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生产的电子灵敏核-4型原子核乳胶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富士原子核乳胶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显影温度和显影时间下两者的灵敏度、雾点密度等性能均一致.  相似文献   

5.
原子核结构问题,在原子核物理中是一个首要问题,要进一步揭示原子核内部的各种性质就必须弄清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核结构的认识逐步深入,建立的模型也从简单到复杂,能解释或预见的实验结果也越来越多。在原子核结构模型理论的这个发展过程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物理学方法论问题;但目前在这方面还没有见到专门的论著。由此,笔者打算在本文中对这方面做一些探讨。对于长期以来,广大核物理工作者通过方法论来解实际问题的手法和对这门学科所运用到的物理学方法的评估,不管是对将来建立完美的核结构理论,或是对其它物理领域的探索,都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原子核物理发展简况,着重介绍了21世纪前期核物理发展趋势,即超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研究、原子核内强子和夸克自由度研究、原子核高自旋研究、超重元素合成和放射性核束物理等领域的前景.最后,简要介绍了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在原子核物理研究中的部分贡献.  相似文献   

7.
质量是原子核最基本的性质之一,核质量数据在核物理、核天体物理及核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原子核质量的测量是核物理一个重要的前沿研究课题.本文简要回顾了核质量测量的发展历史,综述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原子核质量数据表的评估工作.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我们建立了等时性质谱术,精确测量了一批短寿命原子核的质量.随后介绍了兰州的质量测量工作,讨论了新质量数据对原子核的同位旋对称性和天体X射线暴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 原子核物理学研究的是原子核的性质、结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的规律。在核内的相互作用是来自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夸克、胶子等等。但是在原子核内还存在着只在客观物质才表现出来的集体的相互作用。原子核的基本问题涉及广泛的范围,有强、弱、电三种作用,从微观尺度上的核力直到宇宙的大尺度的结构。原子核物理研究强相互作用的多体问题,并研究有关对称性等基本理论的实验的检验。原子核物理在天体物理和宇宙论中起重要作用。在70年代,曾经发现一些新的运动形态,如巨单极的发现(这是和核物质压缩度相联系的),△激发的发现(即核内核子处在某种激发态,称为△的激发态)等等。高能电子的散射表明核内存在着某些介子或  相似文献   

9.
简要回顾了原子核和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相结构及相变研究的现状。说明原子核和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相结构和相变的研究是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和统计物理等领域共同关心的重要前沿领域,到目前为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无论是具体实际问题还是研究方法等都需要进一步系统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结合径向基函数方法,我们将常用的几种原子核质量模型的精度提高了约10%~40%.留一交叉验证与AME03-11测试表明径向基函数方法是一种非常强大并且实用的工具.考虑径向基函数修正后,原子核质量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实验新测量原子核质量的数据.这一工作对于核天体物理、超重核合成及原子核对称能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在原子核物理中引入一个新概念——“平均核子能”的建议,并论证了引入这一概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甘肃科技纵横》2009,(3):F0002-F0002
姚泽恩,男,生于1966年8月,籍贯:甘肃省清水县。198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兰州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兰州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6年,  相似文献   

13.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1):F002-F002
徐瑚珊,男,1964年1月出生,安徽潜山人。198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实验原子核物理与粒子物理专业,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近代物理研究所核反应研究室副主任,现任高能少体研究组负责人,同时为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实验终端设备建设负责人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强相互作用有限量子多体系统.由于核子-核子之间的短程强排斥相互作用、自旋和同位旋自由度,以及求解多体问题的困难,至今尚无一个能够统一描述所有原子核结构的理论模型.密度泛函理论被广泛应用在物理、化学、材料等领域,是最成功的多体理论之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核物理学家成功地将密度泛函理论推广用于描述原子核这一独特自束缚多体系统.由于在描述原子核诸多性质方面取得的成功,密度泛函理论被广泛认为是统一描述所有原子核结构的候选"标准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一 引言 高能电子对原子核的弹性散射是目前决定原子核的半径和原子核内电荷分布的很有效的方法。作者之一最近曾提出过一个分析这方面实验的近似方法。在这方法中,和散射截面有影响的电子的S波的相移ηo是用变分法算得的。而其余部分对于散  相似文献   

16.
原子核物理中,在反应运动学范畴内。阈能的计算占有一定的篇幅。由于有些教材对此问题阐述不够透彻,本文就阈能公式的推导及有关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阈能表达式的推导。 1、阈能的定义:能够引起原子核反应的入射粒子所必须具有的最低动能。通 常用E_(th)表示。 阈能是反应运动学中的一个重要物理概念,对于讨论核反应是否能发生起 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委,教材编审委员会于1985年6月在《物理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我国的物理学教材还有一些薄弱环节,如流体力学,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1986年在全国原子物理既原子核物理讨论会上,广大教原子物理的教师也感到原子物理教材陈旧,并缺乏多样化和不同风格。如何改变原子物理教材陈旧,以什么标准去编各种不同类型学校的原子物理教材呢?参考西方近年来的一些原子物理教科书和苏联1977年制订的原子和原子核物理部分普通物理教学大纲,结合我们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谈一下改革高师原子物理教材和讲法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原子核内核子的动量分布对于研究原子核结构的性质至关重要,核子关联是影响核内核子动量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文中基于核内核子短程关联的性质,分析研究了核内核子的动量分布,并计算了一些原子核内核子处在费米面以上的几率,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9.
在卢瑟福发现原子核后的一段时间,科学家只知道原子核是一个很小的带正电的团块,仅此而已。卢瑟福继续进行他的利用α粒子轰击原子的实验.结果在1917年又得到了一项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20.
根据原子核物理课程的特点,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两个方面探讨了原子核物理的教学改革方向.通过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增加实践环节和引入学科前沿等来合理地构造学生的知识架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