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葡萄“胜利”品种的花药、花丝为外植体,采用附加2mg/16-BA和0.5mg/12,4-D的改良B5培养基诱导葡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约为20%.具有胚性的愈伤组织,经过五年以上的继代培养,至今无性系仍保持着很强的分化和再生植株的能力.激素成份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建立、长期保持、胚状体发生及产生丛生芽均有明显影响.利用一种简易高效的试管苗移栽技术,使葡萄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
杉木合子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杉木成熟及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合子胚的发育阶段等因素对杉木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2mg/L 2,4-D+1.0mg/L 6-BA+1.0mg/L KT+30g/L蔗糖是成熟合子胚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处于胚胎选择阶段或者组织与器官分化阶段的幼胚,能诱导出松软、晶莹透明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为2%~6%。成熟阶段的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的外观形态与成熟合子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相似,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随着合子胚发育的成熟而迅速提高;DCR+1.5mg/L 6-BA+1.5mg/L KT+20g/L蔗糖是诱导不定芽发生的最佳培养基。高约1.5cm的不定芽转入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3.
菊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器官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大量繁殖出各种花卉。菊花茎、叶片、花托的组织培养已有报道,而以叶柄作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尚未见报道。本文阐述观察生长素NAA、2,4-D与细胞分裂素BA的不同浓度组合对菊花叶柄、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以及再生苗与实生苗的叶柄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芽分化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安祖花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外植体接种于诱导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1个周期(30~40d),外植体上出现光滑的愈伤组织,2个周期后愈伤组织上分化出芽体,将有芽体分化的愈伤组织转入MS+BA0.5mg/L+NAAO.1mg/L培养基中,2个月左右可长成2~3cm的生根小植株。生根试管苗经炼苗后移入花盆,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5.
石刁柏愈伤组织类型与形态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刁柏愈伤组织形成和发育可分为5个时期:细胞启动期,细胞分裂期,细胞分化期,形态发生期和衰退老化期,根据愈伤组织中分生细胞的分布状况可将愈伤组织分为6种类型,每类愈伤组织均有不同的形态发生能力,第2类愈伤组织芽分化频率较高,第4类愈伤组织根分化频率较高,第6类愈伤组织胚状体分化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诱导体细胞胚胎(胚状体)发生。组织细胞学观察表明,玉米茎尖分生组织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可直接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后者在继代培养中发生胚状体。多数胚状体起源于愈伤组织的表层细胞和表层之下的几层细胞,少数产生于愈伤组织的较深层。胚状体发生于单细胞,发育过程与合子胚大致相似。多数胚状体发育正常,具有一个芽端和一个胚根端。少数胚状体形成具多个芽端而共用一个胚根端的次生连体胚。胚状体发生不同步。胚状体只有在分化培养基上才能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7.
以小麦的幼穗为外植体,接种于N6B5MsI培养基上,30d后可形成大量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继代1次后即产生淡黄色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和白色致密状的非胚性愈伤组织。将此两种愈伤组织分别转入N6B5MsⅡ培养基上,25d后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大量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因型及其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分化研究是建立高效植株再生和遗传转化系统的基本条件。文章首次以去胚的成熟胚盾片为外植体材料,对10个小麦基因型进行了离体操作。结果显示: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可达96.5%,10个基因型的愈伤组织都能分化出绿苗,分化频率最高可达10.5%,没有白苗化现象;根的分化与绿点、绿苗的分化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鄂恩1号的植株再生能力显著优于其它基因型,其植株再生系统已具备了遗传转化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对"三月花"黄花菜的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幼叶用0.1%升汞灭菌12 min时效果最佳,外植体污染率、死亡率均为0, 14 d后外植体启动率为62.5%.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2 mg/L 2,4-D+0.1 mg/L 6-BA,外植体出愈率为86.67%;愈伤组织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2 mg/L 6-BA+0.5 mg/L IBA,愈伤组织分化率达到80%,平均每块愈伤组织不定芽个数为1.72.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生根率达到93.33%,平均每个芽苗生根数为5.83条,试管苗炼苗移栽后,成活率达95%.利用该组织培养技术,幼叶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途径获得"三月花"黄花菜再生苗.  相似文献   

10.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采用生产上推广的14个基因型的玉米为材料,由幼胚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其中原齐722×5003等单交种在适宜条件下,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达90%,愈伤组织分化苗频率高于80%。在加有1ppm 6BA 和0.1%活性碳的改良 N_b 培养基上,分化出的幼苗长成健壮的小植株。接种幼胚的大小和基因型、基本培养基成份及蔗糖浓度、激素种类和浓度等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和分化幼苗均有明显的影响。另外,将培养7-8天的幼胚抉碎,可显著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并能使较大的幼胚产生胚性愈伤组织。随着胚性愈伤组织继代次数的增多,再生植株中畸形苗频率也升高  相似文献   

11.
在湖北百合的离体繁殖中,进行了组织切片观察,其丛生苗是通过不定根不定芽的发育形成的。不定芽起源于鳞片叶表皮和表皮下几层细胞;也可发生在生长发育中不定芽的生长锥上,由顶端分生组织中局部细胞分裂和分形成不定芽原基。  相似文献   

12.
甜瓜子叶不定芽分化过程中PAL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使甜瓜子叶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继而在分化培养基上形成不定芽。以此为系统,测定不定芽发生过程中PAL活性变化和木质素含量变化。以肉桂酸、香草酸、苯甲酸、阿魏酸和咖啡酸为抑制剂,研究它们对不定芽发生的影响以及对系统中PAL活性变化和木质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抑制剂均抑制不定芽的发生。PAL活性,木质素含量和愈伤组织分化成管胞、不定芽发生四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滴水珠组培快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滴水珠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解决滴水珠的资源匮乏问题。方法:以滴水珠的珠芽和叶片及叶柄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丛生芽的增殖、生根诱导及组培苗的移栽研究。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滴水珠愈伤组织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滴水珠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为叶片,在MS+6-BA 2.0 mg/L+NAA 0.2 mg/L的培养基上可以较好地诱导出滴水珠的愈伤组织,滴水珠愈伤分化及丛生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 0.25 mg/L,生根诱导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 0.25 mg/L。在培养基中添加100g/L的香蕉汁具有促进滴水珠丛芽增殖及生根的作用。滴水珠愈伤组织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784 8%。结论:初步建立了完整的滴水珠的组织培养体系,并成功移栽。  相似文献   

14.
叶用莴苣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叶用莴苣(LactucasativaL)栽培品种的幼嫩叶片为实验材料,对叶用莴苣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探讨愈伤组织的形成、愈伤组织分化成芽和生根的条件.结果如下6BA和NAA的浓度影响叶用莴苣愈伤组织的形成、分化和生根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1mg/L),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1.0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mg/L).  相似文献   

15.
0 IntroductionBittermelon (MomordicaCharantiaL .)belongstoMomordicaofCucurbiteae .Itisnotonlyavegetablecropbutalsoanimportantmedicalherb (Hoetal.1991)inChinaandeastAsia .Inrecentyears ,phytochemistshaveisolatedanumberofpotentialmedicalcomponentsfrombittermelon ,suchastheα momorcharininactivatingribo some (Fengetal.1990 ;Leungetal.1997) ,MAP30(Momordicaanti Hivprotein) ,whichsuppresses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activity (Lee Huangetal.1990 ,1995 ) ,andmomordicosideAandB ,bothofwh…  相似文献   

16.
玉米茎尖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同基因型的玉米茎尖分生组织在添加不同浓度6-BA(6-苄基嘌呤)的MS培养基上,经过4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4周芽发育培养,获得高频率的丛生芽和再生植株,芽尖倍增数可达3~8芽/茎尖.通过比较试验,确立了诱导丛生芽发生的适宜培养条件和程序,反映了不同基因型的茎尖形成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的能力不同,从而初步建立了利用玉米茎尖分生组织再生植株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铁线莲‘朱卡’(Clematis ‘Julka’)的带芽茎段为起始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建立再生体系。【方法】利用腋芽诱导—不定芽增殖—生根和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生根两种途径,建立该品种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形成铁线莲‘朱卡’完整植株。【结果】铁线莲‘朱卡’组织培养最适宜灭菌条件为质量分数10%次氯酸钠溶液灭菌12min;带芽茎段诱导腋芽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1 mg/L+6-BA 1.0 mg/L,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IBA 0.20 mg/L+6-BA 1.0 mg/L+GA3 0.2 mg/L;带芽茎段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05 mg/L+6-BA 2.0 mg/L,愈伤组织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20 mg/L +6-BA 2.0 mg/L,愈伤组织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03 mg/L+6-BA 3.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3 mg/L。【结论】首次用两种器官发生方法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铁线莲‘朱卡’再生体系。直接形成不定芽时增殖倍数可达5.52。诱导愈伤组织途径的器官发生中,愈伤组织分化率可达76.7%,分化不定芽平均数超过3。两种途径诱导生根率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山茱萸20年生植株和4~5年生植株的新抽嫩枝的多种外植体为材料,研究了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山茱萸不论4~5年生还是20年生植株的多种外植体均易产生愈伤组织;从20年生植株的多种外植体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出现了四种形态类型即白色粉末状、浅黄色糊状,白色夹红色粉状和淡绿色颗粒状愈伤组织.只有幼树的茎节的愈伤组织在连续转移培养过程中有不定芽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以小菊品种56号和大菊品种28号无菌苗的幼嫩叶片和茎段为材料,通过器官分化或器官直接发生途径,建立了两个品种的再生体系.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6-BA和NAA,通过一定时间诱导,幼嫩叶片和茎段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产生不定芽.初步结果表明,适合56号茎段愈伤生长并诱导不定芽产生的培养基为:MS 6-BA 0.5mg/L NAA 0.05mg/L;适合28号茎段愈伤生长并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 6-BA 0.5mg/L NAA 0.1mg/L;56号叶片直接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 6-BA1-3mg/L NAA 0.1-0.5mg/L.  相似文献   

20.
蜈蚣草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用蜈蚣草(pteris vittata)叶片、叶柄离体培养成完整植株获得成功。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为N_o+KT0.2~0.4mg/L+2,4—D0.3~0.6gm/L。分化出芽培养基为MS+BA0.2mg/L+NAA0.3mg/L+LH500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6mg/L+IAA0.2mg/L。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到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