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念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3):127-128
分析了英语学习者通过阅读附带习得词汇的过程,并从认知学的角度进一步阐释篇章意义与词汇意义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得出影响词汇附带习得的两个相互补充的元素.由于语篇的不同特征和学习者的不同语言及阅读能力,因此词汇附带习得的认知过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齐曦 《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143-145
基于国外二语习得的相关研究以及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理论,剖析了目前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学重心、教学活动组织、语言输入模式和学习者活动参与等方面普遍存在的四大误区.  相似文献   

3.
继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之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学的发展为二语习得的研究带来一全新的概念:隐喻能力.概念隐喻理论关照下的二语习得凸显了语言和语言学习的隐喻本质.  相似文献   

4.
白关键期假说提出以来,围绕关键期是否存在,学术界争论不断.由于母语背景,外部语言环境等差异.一个统一的二语习得临界期难以得到证实.但众多实验似乎表明二语语音习得可能存在敏感期.本文介绍了国外二语语音习得方面有关关键期研完的成果以及关键期研究方面的新成果.以期对我国的语音研究和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二语习得的四个阶段——沉默期、语法干扰期、英语提高期、曲线上升期,英语教师应当分别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学的实践经验也为二语习得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案例依据,成为理论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基础.二者的良性互动可以彼此促进,互相提高.  相似文献   

6.
《漳州师院学报》2017,(4):39-44
二语习得"费时低效"是由于对二语的了解不到位造成的。从微观视角对二语习得加以研究后发现: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习得初期,通常处于英汉竞争互斥的状态,由于汉语占有绝对优势,母语负迁移无法避免。率先归纳了英语精确汉语模糊间的竞争互斥导致的负迁移类型,提出通过努力将它们转化成共生互容,英语习得将高效进行。观念上重视、行动上落实、方法上超越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国外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始于本世纪60年代,近20年来,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迅速发展,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特别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更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主旋律。其中比较突出的方面是:第二语言习得者所使用的中介语。本文拟从中介语产生的原因入手,寻找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以及有利于外语学习的一面,减少中介语出现的频率,以便更好地搞好外语教学及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8.
语言错误是语言发展中不可避免且必不可少的过程。教师在对待学习者的语言错误方面往往有着不同的甚至是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对学生的错误必须“有错必纠”。这种观点来源于五、六十年代非常流行的行为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是习惯。要养成好的语言习惯,就必须把坏习惯消灭在萌牙状态中。所以语言学习只能重复正确的语言形式,错误必须立即得到制止。结果,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往往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只注重语言形式,而不管语言内容,更谈不上语言的流利性。这就大大挫伤了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另一种观点则是对学生的语…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语言输出在二语习得中的功能 ,分析了影响输出和输出功能发挥的相关因素 ,指出了语言输出对外语课堂教学的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英语学习者常常采用囫囵吞枣的翻译对等法学习英语术语造成英语习得效果极其不佳的现状,提出应该利用隐喻认知分析英语术语,让学习者深入到问题的本源与实质,充分理解术语,充分利用术语,充分提高英语习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