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智能家居迅速进入家庭,例如光控自动窗帘。本文采用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设计了一款光控自动窗帘,通过两个按钮和光敏传感器控制窗帘的闭合。光敏电阻采集到光信号后由光电传感器PCF8591转化成数字信号传送至单片机,单片机处理后,信号被传送至电机驱动芯片ULN2003,驱动芯片驱动电机进行正转与反转。从实际应用方便的角度出发,又增加了手动功能,无论光照强度如何,都可以进行手动控制窗帘的开合。  相似文献   

2.
利用手机或电脑自带蓝牙功能作为上位机控制端,将蓝牙从模块作为遥控窗帘的遥控信号接受端,接受信号后与单片机进行通信,来完成对窗帘的遥控开关、定时、显示等系统设置,由此实现了以蓝牙为依托的新型智能家居自动化遥控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为使新风系统与空调协调工作,设计了由主控制器、空调控制单元、空调状态检测单元以及室外温度采集节点等模块组成的新风系统控制器.该控制器各模块间利用Zigbee技术进行通信,控制器通过对室外当前温度与预设的房间期望温度的比较,以±1℃温控的方法平滑控制空调的启闭以及智能地控制新风的引入.实验表明:该控制器功耗低、可靠性高、成本低、使用方便,可在智能家居领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周敬 《天津科技》2010,37(2):58-60
介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窗帘系统,该系统采用无线遥控技术,实现在室内任何地方,只要轻按遥控器,窗帘就会随意地打开或关闭。为了使智能窗帘系统更加完善,在设计中加入了智能报警系统。同时,可以使用户很容易了解报警情况。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科普场馆展品控制电路混杂、标准不一,以及维护不便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STM32的展品通用控制系统。利用PC847对数字信号进行采集,利用LM358对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利用HCPL-0631对正交编码器脉冲进行采集,信号经过STM32微控制器处理,通过MMBT4403三极管驱动继电器,通过SP3232串口芯片与上位机通信,通过CTM1051KAT与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设备通信,通过74HC595控制数码管以指示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采用74LVC4245对电平信号进行双向控制。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科普场馆展品通用控制需求,功能齐全,运行稳定可靠,易于维护。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Zigbee无线协议在智能开关控制器中的应用,通过遥控器控制家中所有的Zigbee开关,通过编程也可以实现复杂开关量的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CC2430芯片及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开关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节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实现了对家庭中的多种电器设备进行本地或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可识别非特定人语音指令的电视机遥控器,旨在不对电视机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通过遥控器红外学习,实现语音识别并对电视机实现控制。该设计采用了STC90LE52作为主控芯片,LD3320芯片作为语音识别芯片,STM32F103C8T6为红外发射部分主控芯片。最后通过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在环境嘈杂的情况下正常识别用户的语音命令,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该设计的成功实现为更多的智能语音控制为基础的智能家居设计积累了经验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CS8900A的嵌入式网络接口模块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以太网控制芯片CS8900A的基本特性和工作原理,并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以太网解决方案,即采用该以太网控制器和微控制器C8051F005相连接实现的网络接口模块设计.该设计使嵌入式系统网络接口占用系统资源少,硬件连接简单,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基于PT2262/2272无线收发模块,实现了窗帘的无线远程智能控制.该控制器通过高频无线收发模块实现了遥控窗帘的开合控制;根据外部光线强弱实现自动开关窗帘;根据设定时间自动完成开关过程;通过语音播报当前环境温湿度信息以及当前工作状态,并可以实现一个遥控器控制多台分机.该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一机多用,成本低廉,利于推广等特点,能够满足智能家居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基于CS5460A的智能电力控制系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智能家居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需求所提出的。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该系统的外围芯片和CS5460A芯片构成的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抄表、电能测量、过载断电等功能;结合时钟芯片DS1302,EPROM存储芯片X5045和读卡器模块ZLG500C,使系统能完成远程付费、数据备份、自动断电等功能,实现对电能测量自动化控制和数字化管理;该系统的微处理器能够控制整体系统,并用软件的方法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存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家居环境和监测方案的调查和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 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方案。根据系统的总体结构图,选用CC2530作为核心芯片,给出了部分节点硬件电路图,采用ZigBee2007的协议栈Z-Stack实现各节点的应用程序开发。设计方案的传感器节点采用节电工作模式,路由器节点可根据需要扩展网络,各节点均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总之方案的开发成本低、周期短、功耗低、无需布线,且系统灵活度高,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智能家居的应用前景,设计了基于ARM—Linux的智能门锁系统.系统中ARM Mini2440开发板和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组成系统的核心,芯片VT6656通过USB接口与开发板相连,接收远程用户通过Wi-Fi网传回的控制指令;芯片CC2430通过总线与开发板相连,负责把远程用户的控制指令传送给智能门锁的ZigBee终端,实现远程控制门锁的功能.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方案设计可行,达到了智能家居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智能家居通信质量及系统的稳定性, 以Android 手持设备作为客户端, 提出并建立了基于Android 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设计方案和监控系统整体架构。设计了智能终端用户控制界面, 利用无线ZigBee 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采集环境中相关参数, 再由ARM Cortex鄄A8 处理器将信息发送给用户。经实验验证, 家居设备间数据通信性能稳定且可靠, 该系统操作方便、功能丰富, 易于维护和更新, 具有一定的市场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LM3S9B96和CC2520为核心芯片, 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FreeRTOS, 调用TCP/IP协议栈LwIP和ZigBee协议栈, 设计并实现了ZigBee Internet无线智能家居网关系统. 该系统解决了智能家居内部ZigBee网络和远程Internet智能家居服务平台的数据通信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 网关工作稳定, 数据传输可靠, 能满足新型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基于M2M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和数字显示终端的设计原理与方案,介绍了数字显示终端的硬件实现和软件实现,重点解决了数字显示模块的组网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以单片机为主控制器的基于ZigBee技术的自动抄表系统,方案借助于ZigBee技术在低速率无线通信方面的优势,利用Microchip公司的射频芯片MRF24J40MA,实现了电能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无线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考勤管理移动性差、数据难以共享、过于依赖网络和后台计算机等缺陷,设计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ZigBee网络的通用分级管理考勤系统。【方法】基于MFRC500与STC89C52设计被动非接触式RFID考勤读卡子系统;采用CC2530设计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基于Linux/QT完成ARM主控平台开发。【结果】系统实现多RFID读卡子系统的自组网、子节点与主控平台的分级管理。【结论】测试表明,该系统部署灵活,能适应复杂的楼宇环境,且性价比较高,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语音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竞争性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如今,语音识别技术在人机交互应用中己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该设计通过凌阳SPCE061A单片机完成语言辨识,并配以符合ZigBee协议的JN5148芯片完成无线组网和家居电器设备控制的任务。该系统可以完成13条语句的识别,并对相应的电器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9.
为方便高校学生利用网络或者智能手机终端设备实时查询自习教室现有人数,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自习室人数智能查询系统.系统根据物联网(IOT)层次模型开发,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次.感知层采用红外光电开关作为数据采集传感器;网络层采用ZigBee技术构建无线传感网,实现多点人数数据统计;平台层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和IIS信息服务器;应用层设计web查询管理网站与移动终端查询软件,能够进行自习室人数查询.  相似文献   

20.
针对观测传感网中的灾害应急监测,设计一套基于ZigBee网络的图像监测系统。该系统的感知层与传输层由摄像头模块、无线传输模块、MCU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采用低功耗CC2430为主控芯片,实现图像数据的采集与传输;通过SIFT特征匹配算法实现来源于应用层多种终端设备的监测图片的拼接。本系统具有简单、组网灵活、低功耗、低成本等优势,适用于地面无基础设施或灾后应急的图像监测,是空天地多平台、多传感器的协同观测系统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