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目的】设计与实现广西电子政务外网政务部门数字认证服务体系。【方法】依托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和广西电子认证注册服务中心,设计政务部门数字认证服务体系,并提出各政务部门可根据自身需求和业务规模选择自行建设或辅助建设的方式实现认证服务体系。【结果】依据政务部门数字认证服务体系,各政务部门可以选择服务体系实现方式,在对其应用系统进行相应的安全整改后,与广西电子认证注册服务中心系统交互,完成身份认证、数字签名及电子印章等各种安全应用服务。【结论】数字认证服务体系的设计与实现能有效的解决身份鉴别及安全传输、数字签名等电子政务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IPv6技术概要     
马庆 《广东科技》2004,(5):38-39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设计的用来替代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OpenVPN的IPv6 over IPv4隧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到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过渡技术主要有:IPv4/IPv6双协议栈(Dual Stack)、隧道(Tunneling)技术以及NAT-PT地址/协议转换技术,其中隧道技术也有众多实现,本文主要分析通过OpenVPN实现IPv6 over IPv4技术的优点、实现以及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跨域校园网在管理、 维护和扩展问题, 采用BGP/MPLS(Border Gateway Protocol/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对跨域校园网进行规划。以OPNET仿真软件为平台, 先构建跨域的3个校区, 并按照业务系统划分3个VPN, 对网络进行配置, 实现各校区相同VPN业务之间的通信; 然后在每个校区增加一个VPN业务, 对网络进行扩展。对比扩展前后网络性能仿真结果可看出, 业务扩展后, P(Provider)和PE(Provider Edge)设备的CPU利用率比较平稳; 网络延时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负载虽有增加, 但变化仍然比较平稳。在跨域校园网中应用BGP/MPLS VPN技术, 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5.
电子政务外网作为政务信息化的基础承载平台,担任着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头戏”之一,政务外网的规模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 江西省于2010年在中西部省份中第一个启动了全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构筑起一个覆盖全省的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用一条全省政务“信息高速公路”,承载起大量面向公众的政务应用,成为全省政务处理工作最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由自治区级、市级、县级平台和纵向网络平台组成,上连国家政务外网,连接厅局单位130多个。自治区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物理结构采用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构成,网络平台采用GE.MPLSVPN、VLAN和动态地址分配等技术,实现网站信息发布、资源共享、VOD点播和IP电话等服务。  相似文献   

7.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vert channel's working mechanism of the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CMP) in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IPv4) and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the ICMP covert channd's algorithms of the IPv4 and IPv6 are presented, which enable automatic channeling upon IPv4/v6 nodes with non-IPv4-compatible address, and the key transmission is achieved by using this channel in the embedded Internet termina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vert channel's algorithm, which we implemented if, set correct, the messages of this covert channel might go through the gateway and enter the local area network.  相似文献   

8.
刘铖 《科技信息》2011,(20):I0211-I0211
IPv6的实现将是一个与IPv4长期共存和逐步演进的过程,将现在的IPv4网络完全抛弃是不可能的,因此IPv4和IPv6在很长的时间内还将共存,IPv4网络与IPv6网络还要进行通信,这就提出了IPv4与IPv6网络的互操作问题。本文将讨论目前已提出的平滑过渡策略,并分析三种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IPv4到IPv6过渡时期因特网的组播通信问题,提出了一种适于基于网络地址翻译和协议翻译(NATPT)的可扩展组播过渡方案(TMS).该方案将原边界路由器上实施的NATPT技术进行了扩展,并与IPv6域内的中心节点路由器(RP)进行消息通信以支持过渡网络中的组播服务.在通信过程中,NATPT路由器充当中继节点,连接IPv4方的应用层组播和IPv6方的网络层组播.利用佐治亚理工开发的网络拓扑生成工具GT-ITM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TMS方案可以明显的降低组播成员的传输延迟,降低网络的链路强度,能够较好的支持组播服务的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要求及上海市有关政务外网建设的整体规划,上海市于2006年建成了市政务外网骨干网,并将各区县、市级委办局、功能区及市级直属单位接入至政务外网骨干网,形成了统一的政务外网物理网络平台。目前,市政务外网已与国家政务外网的对接,并成功开展20余个市级协同业务、条线业务和试点项目应用。作为上海市政务外网主要的建设和管理部门,上海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管理中心整理在近年来的上海市政务外网建设和应用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体会,应本刊之约,就政务外网建设中的网络对接模式、业务模式、安全保障体系、跨部门应用系统的建设等内容撰文连载,与全国读者共飨。  相似文献   

11.
当前网络数字化发展迅猛,网络性能要求和业务需求与日俱增,但传统网络技术支撑能力不足,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 version 6,IPv6)的云网融合新平台应运而生.本文分别从互联网发展背景、IPv6技术、网络智能化、精准业务、高效性能、云网融合等角度对IPv6新时代进行了详细描述;提出了基于IPv6的网络可信智能化...  相似文献   

12.
在MPLS VPN(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Virtual Private Network)网络中,当PE(Provider Edge Router)向边缘方向扩展时,需要维护更多的路由条目,大量浪费了开支和带宽利用率.为此采用MPIS VPN的PE分层体系结构HoPE(Hierarchy of PE)解决方案,给出了实际组网设计和具体参数的配置.结果表明,该设计成功搭建了安全可靠,能够承载数据、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并能满足政府业务需求的多功能电子政务平台.其MPE(Middle-level PE)路由表条目缩小了90%,CPU利用率由38%降低到6%;UPE(Underlayer PE)设备路由表条目缩小了99%,CPU利用率由35%降低到5%;网络投资降低了89%.  相似文献   

13.
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当前的IPV4已经日益暴露出它的缺陷。向下一代的IP技术IPV6过渡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论述了一种通过SOCKS5代理进行IPV6和IPV4网络通信的方案,最后阐述了支持双协议SOCKS5代理服务器软件的实现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与IPv4相比,IPv6具有许多优势。Ipv6不但解决了当今IP地址匮乏的问题,并且由于它引入了加密和认证机制,实现了基于网络层的身份认证,确保了数据包的完整性和机密性,因此,可以说IPV6实现了网络层安全。但是,这种安全不是绝对的,并且,由于IPV6的安全机制给当前的网络安全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致使许多在现有的网络中对保护网络安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工具受到巨大的冲击,这就迫切需要安全专家进一步研究和积累经验,尽快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IPv4地址在全球即将耗尽,IPv6作为下一代因特网的核心协议,能提供高效、安全、可靠和更好的服务质量,从IPv4到IPv6的过渡成为必然.以湖南城市学院校园网为背景,介绍了IPv6的基本概念、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设计了IPv6技术在我校校园网的过渡方案.  相似文献   

16.
Internet用户借助无线传感网络(WSN)有效控制周围的物理世界已成为前沿热点问题.提出基于6LoWPAN技术的WSN接入(IPv4)Internet的方法,融合网络地址-协议转换技术,6LoWPAN网络边缘路由器集成了以太网路由,实现6LoWPAN与(IPv4)Internet之间的数据包转换.测试分析得出,本文方法改善了接收率和网络时延,并使两异构网之间在网络层面上实现了统一,促进网络的无缝融合;使异构网节点在业务层面上达到了直接的端到端交互,拓展业务的延伸.  相似文献   

17.
组播通信可以节省带宽、减少网络拥塞、避免网络资源浪费,是一种特殊的、高效的通信方式。介绍了IPv6组播通信机制,提出了基于IPv6的PIM—SN协议的实现方案,说明了IPv6组播编程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8.
IPv6技术有许多先进的特点,例如:无状态自动配置、支持移动和具有认证、加密安全机制,这些特点将会促进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结合IPv6的这些特点讨论它在家庭网络的应用,以及研究IPv4向IPv6的过渡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IPv6技术的日趋成熟,IPv6网络在我国的部署也开始逐渐扩大,这对网络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 由于IPv6地址结构和空间的巨大变化,以及一些新的协议特性的引入,原有的IPv4的网络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对IPv6的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下一代IPv6网络的网络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针对目前尚不支持SNMP协议或IPv6 MIB的IPv6设备,提出了新的管理方案,即采用委托代理的方式. 网管系统通过访问委托代理,获取设备上的网管信息,使之能够被有效地管理和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