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客观世界,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一个整体,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起初也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早期的科学,不分什么学科.可是,近几百年来的情况就不同了.恩格斯说:"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15世纪后半期才开始,从那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发展".这里的"日益迅速"是同学科的日益分化相伴而行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有机和无机的身体.人的本质力量是吸入自然力量和能源外化于自然对象而显现的自然力与人力的重组优化复合力,形成了实践自由与审美自由的辩证互动性提升,构成了"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互动规律;共产主义作为彻底的自然主义和彻底的人道主义的统一体是人的本质力量和客体自然的本质力量辩证融合的创造性的完美统一.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不是极端自私的"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消极无为地顺应自然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而是主体实践本体与客体实践本体辩证互动的螺旋上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可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都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大量自然资源被非正常利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四是价值偏见.因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洞穴     
<正>"天然洞穴是自然界的景观之一,也是人类祖先最早的栖息之处,而喀斯特洞穴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种,值得我们去探究。"天然洞穴是自然界的景观之一,也是人类祖先最早的栖息之处,北京猿人就居住在洞穴内。在现代,洞穴与人类也息息相关,除作为栖息地外,还是旅游观光、白酒窖藏、洞葬和某些矿物开采(磷、铅、锌、朱砂、芒硝、石膏、铝土、砂金、石油  相似文献   

5.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文章着重概述了美国湿地保护的立法概念、体系、特色,通过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湿地保护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包含五个层次:第一,人类社会是包含人的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与自然界一样具有规律性;第二,人类社会规律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一般性表现为人类社会规律与自然界规律的趋同性,特殊性规律表现为与自然界规律的趋异性;第三,人类社会历史规律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具体包括蕴涵偶然性的必然性、"非线性因果性"、规律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以及不可穷尽绝对真理的"不透明性";第四,人类社会历史规律是"剧中人"和"剧作者"统一的历史,坚持以人为本,而反对康德的人是目的、以"群"为本、以"神"为本、以"物"为本、人本主义、极权主义,最终追求的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第五,主客观世界之间交流信息、交换物质,需要"世界3"存在作为中介。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的主流法律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具体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在前苏格拉底时代,人类的法律观重点依然在自然界.在苏格拉底时代,人类法律观的重心却在人类自身.在希腊化时代,可以说,它又回归于自然界.在古罗马后期以及中世纪,人类法律观重点则在于上帝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吸附与解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与休闲提供多种资源,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但随着人们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吸附-解吸是水环境体系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本文重点综述了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吸附与解吸机理的相关研究,以及各种环境因子的影响;简要讨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当代伦理学的关注点受到多元交往实践的需要以及现代性、后现代性思路的转变影响,伦理学的对象已经逐渐从道德主体中的"我"转向了道德主体中的他性问题。伴随着生态问题逐渐激化,人类也开始面临着不具备理性的主体"自然界"。当代普遍认可的"生态圈"理念,要求伦理学的视域不得不扩展到"人"之外,将我们生存于其间并且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纳入关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细菌与汞毒     
在自然界中,虽然有的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但有的细菌对人类却是有益的.汞对人类的毒害可由细菌促增,也可由细菌解除. 水俣中毒的肇事者 1953年,在日本九州水俣县内,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中毒事件.截止1977年10月,共死去203人.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的奇妙,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关系,有些现象人们虽然已有所感知,可是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属"未破译现象",还有更多的未被发觉,这是人类的"零认识现象".这些,都还是人类认识的"盲区",有待发现与探索.但同时,有些现象人们司空见惯却不去理会、关注其本质与效能,因此不能因势利导,使之有益于大自然,有益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2.
人类长时间来一直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然而近数十年来,人类突然加大了对自然界的影响。今后,为了维护好自然界,保证人类能够长期持续地利用自然界,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然界是如何运行的。了解自然界如何运行的关键,在于把握“生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炎炎夏日,地热蒸腾.对自然界来说,正是天地交合、群芳斗艳的大好时节:对人类来讲,却常是烦躁无力,暑湿盛行甚至出现综合健康隐患的时期.中医称这些夏季疾患为"暑伤气",民间多说为"苦夏",如何做好夏季保健,清净养生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环境问题,维持生态平衡的问题,和人口、粮食、能源、自然资源等并列,已成为当前世界的六大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所以如此突出,其原因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是按照几何级数不断扩大其冲击力量,在某些地方已超过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恢复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危及生产和人类的健康,产生了通常所说的"公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界中,水的存在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但不是理想条件,因为由于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往往造成水、旱等自然灾害,以及用水上的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于是水剩工程和设施的兴修成为十分必要。我们知道一切水利工作都是围绕着人类要战胜和利用自然力而展开的。人类要改造自然,也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反作用,改造自然的规模越大,自然界的反作用也就越大。如果人类的活动符合自然规律,那么自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深刻总结了历代思想家们关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思想遗产,把自然界纳入人的实践活动范围进行考察,在人与自然界关系问题上提供了既不同于旧唯物主义又不同于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在人与自然界关系问题上深刻阐述了下列基本思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关系;实践是联结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纽带;社会性是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一般性质;异化的扬弃是人与自然界和谐关系重建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理论引入人类社会,认为人类社会也需要起到平衡和稳定作用的"平衡物",即异类的人、理论、现象等,主张对绝大多数平衡物予以保护和留存,同时,对极少数平衡物也应采取抵制和打击的态度。由此创建和阐释了"中心平衡说",主张"社会平衡"。并指出中心平衡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哲学依据,其也有理论边界。  相似文献   

18.
正水是自然界最丰富、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有很多独特的甚至反常的性质."水"问题和"能源"问题一样,曾被列为人类未来5 0年的最大挑战,受到了各国的高度关注.由于美国和欧洲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本身基本不缺水,水科学并没有成为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战略重点支持的研究领域,这也导致近年来水科学基础研究重大突  相似文献   

19.
<正>石头是陪伴人类最长的一种资源,如今,石文化已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消费需求。就让我们来看看石头里面的文化吧!石头是一种古老的自然资源,人类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对石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人类原始劳动的第一代生产工具,也是人类之初在与自然界生存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石"来运转,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初体验!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2021,(2)
哺乳动物起源是人类起源的序曲.人类是灵长动物,而灵长动物又是哺乳动物的一个支系.人类与自然界中的哺乳动物有着从远到近的亲缘关系.探索远古的哺乳动物在中生代的演化历程,可以给现代哺乳类(包含人类)增添演化历程的涵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