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室外场地,如房前屋后隙地、庭院、林荫、堤坡以及其它有荫蔽的空闲场地,都可以建畦栽平菇。室外露天畦地栽培,可以不受场地限制,投资少,操作方便,对从事商品生产的专业户来说,是一种很理想的栽培方式。同时,因为室外露天畦地栽培便于调整菌床水分,昼夜温差大,对平菇的分化也是有利的,单产比室内栽培高,每公斤干料可收鲜菇1公斤以上,产品朵大肉厚,商品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代料栽培平菇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收效高等特点。但由于都是在秋末冬季出菇上市,鲜菇又不易加工贮藏,故造成市面上鲜菇货源多,价格低,栽培者效0益不高。而夏秋季正值蔬菜淡季,市场上鲜菇罕见,货紧价高。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对平菇在高温季节的栽培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将研究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Singer),又名印度鲍鱼菇,别名环柄斗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侧耳属。秀珍菇鲜嫩可口、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于草菇和平菇,且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并有降低人体胆固醇和血脂的功效,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一、栽培特性 秀珍菇引种来源不同,菌株生物  相似文献   

4.
经济角     
用菌糠栽培EC05鸡腿菇鸡腿菇EC05,是一种色、香、味、形俱佳,适于国内周年栽培的特大高产型食用菌新品种。其菇体如大火鸡腿,洁白粗壮,肥嫩清香,味道鲜美胜过草菇,营养丰富胜过蘑菇和平菇,栽培产量与平菇相当,且比平菇易栽易收,售价比平菇高1倍多。出菇温度8~32℃。除可用常规原料周年栽培外,还可以用栽培过平菇、杏鲍菇等多种食用菌的菌糠(又称食用菌下脚料)进行栽培。现将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菌种生产。母种、原种、栽培种选择全营养高氮型菌种通用培养基的配方一次性制备。母种培养基用18mm×180mm的玻璃试管盛装;…  相似文献   

5.
以含不同比例紫茎泽兰草粉的栽培料栽培平菇,根据出菇子实体生物转化率、营养品质以及对平菇栽培上常见污染菌的抑制作用考察利用紫茎泽兰栽培平菇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含30%紫茎泽兰草粉的栽培料栽培平菇的转化率与普通栽培料栽培无显著差异;平菇中氨基酸、粗蛋白和总糖含量分别比普通栽培料出菇的平菇提高了23.13%、25.92%和38.82%;栽培料中添加30%以上的紫茎泽兰,能明显抑制平菇栽培中常见污染菌如粗糙脉孢霉和大毛霉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平菇,系侧耳属食用菌的总称。俗名北风菌、冻菌、鲍鱼菇等。入秋之后,自然气温由高到低,是平菇生产的黄金季节。平菇是我国目前菌类品种中栽培数量最大的品种之一,也是一种适温广,经济价值很高的食用菌。平菇不仅生产周期短,见效快,而且产量高,效益好,易栽培。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枝江市食用菌协会会员金平,研究试验利用杂木阔叶类树克栽培平菇。自1994年试种成功之后,1995年投料4000kg,到1996年底止,已产菇5185kg,收入1.7万余元。预计还可产菇2000kg以上,总收入可达2.3万多元,而成本还不足1000元,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他总结了一整套第一手技术资料,试验结果为:每50kg干树克经栽培后可产鲜平菇75kg以上,生物转化率达150%,产值达220余元,其效益是栽培前的20余倍。而且一次播种,可连续收获2-3年。用树西栽培的平菇,不仅菇体肥大、菌盖厚实、首柄特短、产量高、质量好,而且菇体富有弹性,便…  相似文献   

8.
胡文华 《应用科技》1999,(12):23-23
1品种来源百里9299平菇,是在长江宝岛百里洲采集到1株重9.ZIg的特大丛野生平菇经分离选纯,新型温光调控驯化培育而得。通过全面系统出菇试验和南北各地引种栽培,表明其商品性好,产量较一般常规品种高出50%以上,是具有很高推广价值的平菇良种。2特征特性百里9299平菇生命力极强,菌丝在0-38℃范围内生长正常,能吞食多种霉菌杂物且在气候复杂多变和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的恶劣环境中生长茁壮。子实体在2-35T条件下均可生成,无论选择何种原料采用何种方式栽培均适宜,播种后15-20天现蕾出菇,单丛重l-10kg,颜色灰褐,手感弹性柔和…  相似文献   

9.
据多年的栽培实践,平菇栽培要获得高产关键掌握五个方面:①优选菌种②优质栽培料③栽培房的处理和环境净化④确保快速发菌⑤出菇期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0.
据多年的栽培实践,平菇栽培要获得高产关键掌握五个方面:①优选菌种②优质栽培料③栽培房的处理和环境净化④确保快速发菌⑤出菇期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1.
平菇的代数栽培与醋糟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槽糟为原料进行了平菇栽培试验,筛选出合适的平菇菌种并对菌糖成份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醋糟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并进行深层次的利用是可行的,其适宜的平菇菌种F3。PL-31,R-378,相应的生物不效率为91.6%,88.6%,76.6%,菌糖中含粗蛋白、灰分、磷、钙等有效成份。  相似文献   

12.
安庆市沿江西部棉区每年有几千万公斤的棉籽壳,80年代中期我们推广了棉籽壳生料或发酵料室外阳畦栽培平菇技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室外阳畦栽培平菇发菌慢,杂菌污染重,管理繁琐,产量较低,经济收入不高,致使菇农种菇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以醋糟为原料进行了平菇栽培试验,筛选出合适的平菇菌种并对菌糠成份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醋糟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并进行深层次的利用是可行的。其适宜的平菇菌种为F_3、PL-31、R-378,相应的生物学效率为91.6%、88.6%、76.6%。菌糠中含粗蛋白、灰分、磷、钙等有效成份。  相似文献   

14.
茶新菇是近年来经驯化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新种类,具有营养丰富、肉质脆嫩、口好的特点,因此,发展前景看好。利用平菇废料栽培茶新菇的实验表明,以1/3平菇废料和2/3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料栽培茶新菇能取得与全棉籽壳为主料的对照组相近的产量,生物效率达60.36%,并节约26.59%的原料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产生较好的经济,该实验尝试了食用菌废料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量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实践表明,平菇栽培中采用下述措施,可明显增加出菇量,能增产10—20%以上。具体做法如下。一、平菇移植。先选好菌床,当菇呈珊瑚状时.在生长密集处用小铲在菇周围1.5厘米处轻轻铲挖,将移植菇连同培养料一起铲出,移至预先在菌床挖好的坑内,用手轻轻压实。3—5天内不要喷水,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这种菇肥壮,可增产10%以上。二、搔菌促蕾。第一潮菇采收后,会出现料面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菇农,采用木屑装进塑料袋室内栽培,一般接种后3个月就出菇,直至采收结束,全流程只需10个月,比段木栽培法提前40多天出菇,比菌砖栽培法也提前出菇,生产周期缩短一半。而且产量高,每百斤木屑拌以辅料就可产鲜菇70—80斤,晒成干菇7~8斤,比段木栽培法单产提高5~8倍。同时操作方便、管理容易,适合  相似文献   

17.
红托竹荪的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自伟 《应用科技》1999,(5):23-23,25
红托竹荪是我国特产,肉厚味香,营养丰富,为上等“山珍”,每公斤于品外贸出口价格在扣~80美元。近年来,有关红托竹苏的人工栽培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单产不断提高,成为菇农致富的一条好门路,现将有关红托竹苏的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介绍一下。菌种选择与制作目前国内人工驯化栽培的红托竹茶品种很多,直选用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且干品品味较高的优良品种,而且应选择接种一年可连收2一3年的品种。红托竹苏原种和栽培种制作配方:木屑成棉籽壳76%,麦皮20%,白糖回%,五谊粉2%,过磷酸钙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03%,硫…  相似文献   

18.
灰树花,又称莲花菇、栗子港等。是近年推广的食、药兼用的食用菌。它味香肉脆力感极佳。干品是馈赠佳品,发水后香味不减,经常食用灰树花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对小便不利、水肿、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所以很受消费者青睐。在国际市场上,风靡日本、欧美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市场上,据了解,上海、广州等一些大中城市,鲜灰树花销售很旺,市场供不应求。栽培灰树花是本小利大的好项目,一年可载二次,可充分利用杂木屑、玉米芯、棉子壳或稻草栽培。其生物效率在30%-40%左右,技术易掌握,每投10()k原料,可获利600-800元…  相似文献   

19.
芝麻在我国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栽培面积较广,每年可产生大量秸秆。寻求经济有效利用芝麻秸秆是解决当前其被废弃闲置和污染环境的最佳途径。平菇是优质食用菌,腐解有机质的能力强。为了解芝麻秸秆栽培食用菌的效果,特以平菇为栽培对象,以不同比例芝麻秸秆替换传统平菇栽培主料棉籽壳,配制多组培养基,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及头茬菇产量来判别芝麻秸秆的影响效果。结果:培养基中芝麻秸秆比例越高,平菇菌丝生长状态愈好,头茬菇产量越高。由此得出结论:芝麻秸秆对平菇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用芝麻秸秆主料培养基或用一定比例的芝麻秸秆配制培养基栽培平菇可获得较好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从野生菇驯化选育出的耐温型平菇HP-1新菌株,具有耐高温,适温范围广,在偏碱性基质上生长,发菌快,生长周期短,抗杂菌能力强等特点,适合于春、夏、秋三季栽培。用棉籽壳为原料,生料栽培,生物学效率(产菇量对固体基质之比)为71~152%。HP-1子实体韧性强,不易破碎,菇香味浓,干菇品质好,适于干制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