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漓江河岸植物的功能性状(生活型、生态类群、叶片质地、花序类型、果实类型、种子传播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漓江河岸共有乔木37种,灌木63种,亚灌木6种,藤本15种,草本182种;中生植物201种,湿生植物55种,半湿生植物38种,两栖植物9种;草质叶122种,纸质叶121种,革质叶片53种,肉质叶4种,膜质叶3种;总状花序62种,圆锥花序56种,聚伞花序54种,头状花序37种,伞房花序、轮伞花序和肉穗花序均仅6种,团伞花序、复伞房花序及复二岐聚伞花序均仅1种;蒴果66种,瘦果53种,核果41种,颖果28种,胞果、角果、翅果、分果、柑果和梨果分别仅为8种、7种、5种、3种、2种和1种;动物传播有111种,风媒传播83种,水媒传播58种,自体传播51种。  相似文献   

2.
系统调查了洞庭湖区主要经济鱼类之一的黄颡鱼寄生虫病原多样性。结果显示:在黄颡鱼的体表、鳃、胃、肠、膀胱、血管、肾、眼球等体内外寄生有23种寄生虫,包括1种动鞭毛虫、3种粘孢子虫、2种纤毛虫、4种单殖吸虫、7种复殖吸虫、1种棘头虫、3种线虫、1种鳋类和钩介幼虫。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溶剂,通过液液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古井贡酒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通过标准品、NIST 11谱库检索和保留指数3种方法进行定性。结果表明: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出来的化合物不同,正戊烷与乙醚、二氯甲烷相比,对芳香族化合物、烷烃类化合物以及含硫化合物萃取效果较好,二氯甲烷相较于正戊烷、乙醚,对杂环类化合物萃取效果较好。古井贡酒中共定性出188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酯类化合物74种、醇类化合物26种、芳香族化合物25种、酸类化合物20种、烃类化合物14种、醛酮类化合物8种、含硫化合物8种、缩醛类化合物7种、杂环类化合物4种、内酯类化合物2种。其中167种化合物通过标准品比对进行准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生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兽类59种,隶属于8目25科,其中,古北种12种,东洋种38种,广布种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2种,湖北省重点保护动物18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兽类20种(附录Ⅰ9种、附录Ⅰ4种、附录Ⅱ7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兽类有18种(濒危物种3种、稀有种2种、易危物种13种);分析其区系特征,表现为东洋种占优势,珍稀兽类较多,特有种4种;分析其多样性特征。有7种生活型。水栖种类最少,并与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兽类资源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别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同时蒸馏萃取(VSDE)和直接溶剂萃取(DSE)法对高盐稀态酱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分离、浓缩,并利用气质联用(GC-MS)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鉴定。共鉴定出147种风味化合物,其中酸类17种、醇类12种、醛类16种、酯类36种、呋喃(酮)12种、酮类13种、杂环化合物14种、酚类8种、吡喃(酮)6种、吡嗪类4种、吡咯(酮)3种、含硫化合物6种。研究结果表明高盐稀态酱油主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为酯、酸、醛、杂环化合物和醇类;其中酯类化合物的数量和相对含量最多。此外,与日式和韩式酱油中的关键风味化合物相比,16种关键风味化合物在国产高盐稀态酱油中被检出。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分布在河南的蝗虫3总科、6科、17亚科、49属、87种(亚种),其中66种(亚种)为河南新记录。区系组成:古北种20种,占22.99%;东洋种27种,占31.03%;广布种28种,占32.18%:予陕地区分布种12种,占13.5%。对各区系种的分布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分类学研究及资料考证,对贵州列当科、车前科、忍冬科、川续断科、葫芦科、桔梗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及拉丁学名等进行考证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贵州现有列当科药用植物5种,车前科4种,忍冬科46种8变种2亚种1变型,川续断科3种,葫芦科51种7变种,桔梗科33种3变种2亚种,其中1种为贵州地理分布新记录属和种,6种为贵州地理分布新记录种,27种1变种1亚种1变型为贵州药用新资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贵州南部喀斯特地区非褶菌物8科20属44种,其中鸡油菌科Canharellaceae 11种、齿菌科Hydnaceae3种、齿耳菌科Steccherinaceae3种、耳匙菌科Auriscaopiaceae1种、皱孔菌科Meruliaceae3种、杯珊瑚菌科Clavicoronaceae1种、丛枝珊菌科Ramariaceae7种、锁瑚菌科Clavulinaceae3种、珊瑚菌科Clavariaceae4种、革菌科Thelephoraceae3种、伏革菌科Corticiaceae1种、韧革菌科Stereaceae4种、牛舌菌科Fistuliaceae1种,有12囊为贵州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9.
新疆北部叶甲科昆虫的区系组成及经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新疆北部 39种叶甲科昆虫 ,分属 3个亚科 ,2 1属。其区系成分包括中亚种、泛古北种、欧洲—西伯利亚种和广布种。其中中亚种类最多 ;广布种只有 1种。乌鲁木齐叶甲、阿尔泰叶甲、愈纹萤叶甲、脊萤叶甲等是新疆北部荒漠草地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伊朗Semnan省的姬蜂科昆虫区系,采集和鉴定了Alomyinae亚科(1种)、Anomaloninae亚科(1种)、Cremastinae亚科(1种)、Cryptinae亚科(5种)、Ctenopelmatinae亚科(2种)、Ichneumoninae亚科(5种)、Phuridinae亚科(1种)、Tersilochinae亚科(1种)和Tryphoninae亚科(4种)的21种。  相似文献   

11.
安徽动物地理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江淮分水岭作为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古北界和东洋界在我国东部安微省的分界线。在研究安微陆栖脊椎动物区系的基础上,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区,江淮丘陵区、大别山区、沿江平原区及皖南山区共五个动物地理分布区、对各区中的兽类、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按区系组成、优势类群、珍稀和经济动物以及资源分布和利用现状,分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安徽省辖区淡水蚌类资源及其种类分布,利用徒手捕捞或(和)机动船拖网的方法采集安徽省辖区各地不同水域的蚌类,参考有关文献进行种类鉴定.从安徽省辖区16个城市采集蚌类3 007只,经鉴定共有12种,隶属于1科10属.优势种为圆顶珠蚌、洞穴丽蚌和短褶矛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淡水蚌类资源丰富,但是不同地区的种类分布存在差异,应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安徽蝶类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对安徽蝶类多样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作者对安徽各地的蝴蝶进行了野外考察和鉴定,通过调查已知安徽蝴蝶12科128属215种,其中63种为安徽省蝶类新记录,对其进行区系分析,得知安徽蝶类以东洋界种类为最多,两区共有种和古北界种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蝶类分布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安徽省蝶类资源及其分布进行深入研究,2001—2004年间对省内的蝶类资源作了进一步考查,共发现安徽省蝶类新记录23种另2型,其中有2种在《中国蝶类志》及《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中未见记载.据统计,安徽省目前被记录的蝴蝶种类为12科157属309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采自安徽天柱山的辐节藻属植物6种,1变种和3变型,其中有6种和2变型为安徽省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16.
2015年8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安徽省查湾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经鉴定,安灰蝶Ancema ctesia为安徽省新记录种.简要描述了该种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雄虫成虫图片.该次发现希望能为进一步发现安徽省蝶类新记录种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根据标本、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查,安徽省野生苦苣苔科植物现已查明为8属13种.与《安徽植物志》(第四卷)记载的9属10种比较,取消了粗筒苣苔属Briggsia、唇柱苣苔属Chirita、小花苣苔属Chiritopsis和旋蒴苣苔属Boea,改添为报春苣苔属Primulina、羚角苣苔属Dorcoceras和丹氏苣苔属Damrongia,并增添了绢毛马铃苣苔Oreocharis sericea、大花石上莲O.maximowiczii和池州报春苣苔Primulina chizhouensis三种.通过本省该科植物的分布地区、生境及地形地貌的归纳分析,表明在气候、土壤及地形等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该科植物呈现出狭域且间断分布的特征.最后对本省该科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合理保护和园艺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安徽濒危野生动物在世界物种红色名录中的等级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IUCN2000年红色名录,将安徽省有关的濒危动物列表标出其受胁等级,并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进行比较,从中分析IUCN红色名录列出的安徽野生动物物种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地位,提出进一步做好安徽濒危物种保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皖北地区双壳类软体动物共计11种,分别隶属于瓣鳃纲的3科7属,其中1种在皖北地区首次发现.阐述了11种双壳类的生态分布、地理分布以及优势种等情况并结合皖北地区的特点,叙述了它们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安徽蓼属(Polygonum L.)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蓼属(Polygonum L.)为本省蓼科植物中种类最多的一属。作者就其形态特征、系统分类、生态地理分布、区系特点及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现记载安徽蓼属植物共42种(包括变种),其中5种1变种为本省分布新记录,属下分为7组,各组在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方面显示一定规律性;区系分析表明安徽蓼属80%的种为北温带类型,与邻省及邻国日本关系密切,与我国其他地区也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区系组成反映本省处于南北植物交汇的过渡地带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