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界声音     
当年我们都太幼稚,以为发现HIV后便能迅速解决问题。当时没想过艾滋病是性传染病。没想过会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发现HIV是人生的转折点。——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医学相关领域国际、中国大陆重要科学奖项的设立、评选、颁发等情况。按首次颁奖的时间先后排序,国际医学领域重要奖项有布坎南奖章、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世界卫生组织奖、拉斯克奖、盖尔德纳国际奖、克洛斯纪念奖、沃尔夫医学奖、葛兰素史克奖、泰勒国际医学奖、第三世界科学院奖、华伦·阿尔波特奖、海内肯医学奖、齐尔希奖、伯奇纳尔临床研究杰出成就纪念奖、庆应义塾医学科学奖、阿尔伯尼医学中心奖、邵逸夫奖、阿尔伯特·萨宾金质奖章等;中国大陆医学领域重要奖项有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吴阶平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等。  相似文献   

3.
日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谱系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领域是物理学.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Yukawa Hideki)干1949年园提出介子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日本科学家先后多次获诺贝尔物理奖,进入21世纪,日本科学家在8年中5次获得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以及医学生理学奖的诺贝尔科学奖,在自然科学领域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2个.  相似文献   

4.
王振义院士一生中拿过无数奖,其中最有份量的,除开美国"凯特林医学奖"、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法国台尔杜加科学奖外,国内就是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谓是中国的诺贝尔奖.业内称,王振义院士是中国唯一一个拿过除了诺贝尔医学奖以外所有国际医学大奖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代表着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医学前沿研究的最高水平和发展走向,标志着科学原始性创新的重大成就,表征着科学发展的软硬环境,体现着科学研究的原创性、重要性、系统性、艰难性和深远性。本文拟比较中西方科学事业发展的文化教育环境,探寻诺贝尔科学奖的创新规律,力求客观认识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缩小创新差距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 0 引言举世闻名的自然科学中的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从1901年首次颁发至今已经整整90年了。在这90年中,除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末颁发外,一共授奖81次,有19个国家151人获奖。我们现将1901—1990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的授奖情况(见附录)  相似文献   

7.
<正>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William C.Campbell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是诺贝尔医学奖的第12位女性得主。20世纪六七十年  相似文献   

8.
<正>10月5日下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这是中国科学家因在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  相似文献   

9.
李索远 《科技信息》2011,(27):I0182-I0182,I0233
概述百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史上与药物的发现发明有关的事例,总结药物发明发现夺取医学诺贝尔奖的规律,并通过对具体疾病的中药治疗,分析中药制剂夺取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可行性、存在的不足和解决办法,展望未来中药发展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科学精神是什么?"两弹一星"的艰苦奋斗精神,亦或载人航天的自强不息精神?人们在一个规范的领域讨论着,直到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触动了科学精神的"神经"。当下,屠呦呦获奖成为媒体、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百度搜索"屠呦呦",结果达1230000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前一次颁给药物研发领域要追溯到1988年,而且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更是值得庆贺。因此,当下更应着手的不是争论而在未来:中国实现诺贝尔科学奖的突破,应是中国科  相似文献   

11.
诺贝尔奖评选工作,近年来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自2000年以来,生理学和医学、物理学、化学这三项奖大都是由三人分享。按照诺贝尔的遗嘱,这些奖项最多也只能由三人获得。一些专家认为,这种迹象表明,诺贝尔奖的评选规则已经落后于现代科学研究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2011年9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将临床医学奖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其在青蒿素研究中的突出贡献。Strauss在介绍屠呦呦获拉斯克奖事迹时曾概括评述:“她首创了造福千万人的抗疟治疗的新探索,今后还会长久有益于人类社会。她应用现代科技并严格汲取中医师5000年提供的经验,对21世纪做出了卓越贡献。”[1]获得该奖,令人对中国本土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拭目以待。时隔3载,不负众望,屠呦呦终于摘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桂冠。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关注和认可。  相似文献   

13.
正每年10月初,全世界科学界的目光都会聚焦到瑞典。瑞典皇家科学院会公布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获奖名单,而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则会揭晓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花落谁家。在此之后,多位科学家会因为在各自研究领域内的卓越成就而被载入史册。而在这本记录人类一百多年来探索未知世界历程的史册中,2014年又要增添9位科学家的名字。2014年最先开启诺贝尔科学奖大幕的是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10月6日,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12月10日,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纪念日那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名人都会聚集在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大厅里,举行隆重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今年恰逢诺贝尔逝世100周年,世人再次把充满敬意的目光投向本年度在文学、生理学或医学、经济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大陆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对我国科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为及时表达科技界的心声,中国科协主办"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  相似文献   

16.
正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目的在于表彰前一年世界上在生理学或者医学领域有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由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医科大学卡罗琳学院负责评选,颁奖仪式于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的周年纪念日)举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奖以来,已经颁发  相似文献   

17.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等3位科学家。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对中国科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为了及时表达科技界的心声,10月8日,中国科协主办了"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中国科技界的领导与著名科学家20余人与会祝贺。《科技导报》力求真实、全面地记录此次座谈会,将各位领导和科学家的发言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2月26日,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暨第十四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大会在京召开,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赖绍聪教授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教师奖"。本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奖者14位,其中野外奖8位、科研奖4位、教师奖2位,西北大学赖绍聪教授是2名"教师奖"获奖人之一。自1989年1月设立"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至今,除荣誉奖外,有222人获奖,已有30人当选两院院士。"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是中国地质行业最高层次的荣誉,获奖者  相似文献   

19.
 2015 年10 月5 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此,中国科研院所、机构的负责人先后表示祝贺,新闻界也纷纷采访报道,这股不大不小的热潮也许会令人以为此乃中国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平心而论,这件事对屠呦呦女士本人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喜事,就其对科学的贡献确实配得上诺贝尔奖,所以此事只算是实至名归,并不是喜从天降。国内行政机构和新闻界人士的热情,其实也是一种职业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说这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则大谬不然。因为诺贝尔科学奖充其量只是承认了这项科学成果。  相似文献   

20.
王渝生 《科技信息》2001,(11):26-27
荣膺诺贝尔科学奖的都是卓有成就的一流科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情况可以代表这个国家基础研究和科学发展的水平。美国在20世纪前十年(1901-1910年),只有一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其余35位获奖者,部在欧洲。二战前(1901-1939年)美国有13人获奖,占全部得奖人数(129人)的10%,亦低于德国(34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