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王乃粒 《世界科学》2007,(12):26-27
在现代技术器件产生的废料中,热量可能是最有利用价值的东西。但是,对计算机、电子器件、发电设备、汽车以及在炎热天气中倍受煎熬的人来说,过热是一个令人关注的大问题。同时热也是一种很特别的废料,因为它是一种能为更多有用目的服务的能源副产物,也是一种能量形式。如果它能被收集并转化成电能,就可以提高能量效率并可消除过热问题;  相似文献   

2.
郭德才 《科学之友》2005,(15):70-71
我们每个人的脾气、性格都是不一样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让你在短时间内就能较快、较准确地了解某个人的禀性,那可是件极不容易的事.但在近期,美国行为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却发现,只要仔细观察一下某个人喜欢吃的食物,就可基本了解此人的脾气和性格.  相似文献   

3.
我们每个人的脾气、性格都是不一样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让你在短时间内就能较快、较准确地了解某个人的禀性,那可是件极不容易的事。但在近期,美国行为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却发现,只要仔细观察一下某个人喜欢吃的食物,就可基本了解此人的脾气和性格。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已从物质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已从怎样才能确保物质丰富转入怎样才能确保得到最新、最有用的信息。进入21世纪以后,这种倾向将会日益增强。似乎可以说,掌握了信息,就等于掌握了商机。 可是,即使接触到并读取了宝贵的信息,如果不能把它们记忆下来,便毫无意义。学习一些记忆方法、提高自己的记忆力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生。因为记忆并使用信息的作业是一项需要脑力的活动,如果这方面的能力增强了,其他需要智力的功能自然也会得到改善。 但是,有的人尽管在考试的前一天“头悬梁,锥刺骨”,揉着熬红的眼睛拼命地读呀、记呀,直到天明。  相似文献   

5.
数学与应用     
数学是否有用?我们从事此道的人都不免曾有此一问。常有人说,数学实非一门科学而为艺术。既然是艺术,人们所追求的就不是应用,而是美。把数学当作艺术来研究也未始不可,虽然有些人轻贱“为艺术而艺术”。但如果把数学看成科学,那就有理由讯问它是否有用。数学是否可用于日常实际生活?它是否有助于社会进步与人类幸福? 我先顺便谈一点艺术。看来,当人类才学会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中生存之后不久,就已经从事一些严格说来算不得是有用的活动。例如,近年发现的洞穴壁画,把与人同处在地球上的动物的形象描画得精致生动,这就很难说是出于实际的需要;或许是为了心灵治疗吧,却也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人看到信息带来的无限商机,甚至有的人认为拥有信息就等于拥有了财富,因此,广泛收集目标客户群的各类信息成为商业营销的第一步.在此过程中,商家为了尽可能广泛、深入的收集信息,不计成本、不择手段,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案件比比皆是,使得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离群索居     
我们总是相信,团结就是力量,遵守规则和秩序就是生命的保障。但是,当灾难降临的时刻,在一个失去了任何约束的地方,我们是否真的能够继续按照上述原则生存? 当然,在大意义上我们必须反对任何形式的自以为是和刚愎自用,我们必须持续不懈地鞭答这些行为。但是,假如一个正确的意见得不到或者不可能得到公认,而这时局势又十分危急而时间又相当紧迫呢?从某种意义来说,有时候所谓“民主”就意味着一大群傻瓜否定了一个精英所陈述的真理。 再者,当人们试图坚守文中所引用的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那句名言(“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时,是否能够真正完美地确保这一点呢?事实上,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在维护某个人的利益的同时也能保障大家的利益,或者我们换一种提问的方式,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在满足大家的利益的同时也不伤害某个人的利益? 这篇文章并不能给你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只是提出了这些问题。但是在有些时候,只要提出了问题,我们也就有了回答这些问题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科学奖颁奖活动总是非常激动人心。对自然科学家来说,在等待奖项揭晓的这段时间里,往往充满了焦虑不安。许多自信能获奖的人因害怕错过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电话通知而一直守在电话机旁边。科学家们与诺贝尔奖角逐时的心情,确实有点像那些买了彩票的人在收看电视节目公布获奖数字时的心情。 当然,这种类比是很不公平的。尽管科学奖颁奖过程有些类似彩票抽奖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已经获了奖的科学家们是被随机选中的。他们无疑都是同辈人中的佼佼者。他们要么是设计或实施了某个重要或精彩的实验,要么是创造了一种阐释…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 1.基本概念 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信息、物质(材料)和能源一起,构成社会赖以生存的三大要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尽管如此,当代信息技术由于发展的历史比较短,也由于其涉及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人收集过各种不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首先就人的思维说上几句,几乎不可能讨论计算机的思维。这有两条理由。第一,现在仅有的一些尚称有用的思维定义都流于表面化。其次,计算机思维这种现象的历史同致力于理解人的思维的研究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历史车轮即将进入21世纪,人们正处在科技高度发达以及"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在振兴民族、发展经济的当今中国,培养和造就具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更是当务之急,而激发每一个人的创造力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创造力呢?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创造力,只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创造潜能未能够得到发掘罢了。倘若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捕捉灵感,抓住"梦幻",并敢于迎接挑战和具备不屈不挠的精神,你的创造潜能就可以得到有效释放和发挥,并结出丰硕之果。而对于一个潜心发明创造者来说,  相似文献   

12.
王春 《世界科学》2006,(6):48-48
要在股票市场中选出一支能赚钱的股票,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挑战,尤其在新上市的股票中更是如此,因为新上市的股票通常在市场上信息较匮乏,能提供投资人作参考的信息通常不太多。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图书、情报是不是就不重要,就可有可无了呢?不!绝对不是,因为市场竞争中,每个经济主体都必须根据市场信息才能作出有效的决定。只有通过情报信息才能沟通市场与市场之间、商品生产与需求者之间的联系,只有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不断地给大脑充电,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研究市场就要研究信息,图书、情报就是现代社会的信息资源矿藏。为什么说它重要呢?我们知道获取和利用信息以及知识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技能,可以说随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的容貌显然与遗传基因有着莫大的关系,大多数人对于这一点都没有什么异议.只要翻看你的家庭相册,观察一下你的祖父母、叔叔阿姨以及表兄弟姐妹的鼻子、眼睛或下巴,你就会对基因的强大力量深信不疑.但也许大多数人都不了解的是,某个患有遗传综合征的人,通常会有着与众不同的面部特征,这种综合征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基因的破坏性突变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8岁那年,母亲给她出了道选择题:“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说:应该有某个人为这个问题做些事情.但是为什么是我做?另一种人说:必须有某个人为这个问题做些事情.那么为什么我不做?”她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这时妹妹从门外跑了进来:  相似文献   

16.
球状雷电是神奇的大气来客,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无论是科学家,还是与科学毫不相干的人)的普遍注意.这是一种发着光而存在时间长且往往是球状的东西,它不会依附在某个物品上,而是自由地在空气中漂移.把球状雷电从其他大气现象中分开来的愿望使得在数世纪期间内收集了关于它的各种各样的资料,因此现在我们能够相当有把握地推断被观察到的  相似文献   

17.
也许有很多人都会想:要是我能自由自在地读英语书就好了。如果能读懂英语就好像打开了通往世界的道路。就是读小说,读翻译作品和读英语原作的感觉也大不相同。此外,如果能读英语,还能获取更多信息。对工作人员来说,能读英  相似文献   

18.
享受     
能够最彻底、最容易地平复一切痛苦的手段是,人们也许可以使一个有理性的人想到这样一个念头:一般说来,生命在有赖于幸运之机的享受方面来说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只有在它被用来指向某个目的时才有价值。这种价值不是运气所能带来的,只有智慧才能为人创造它,因而是他力所能及的。谁因担心价值的损失而忧心忡忡,他将永远生活得不快乐。年轻人!你要放弃满足,就算不是出于禁欲主义的意图,而是出于高尚的享乐主义理念而要在将来得到不断增长的享受。生活情致上的这种节制,会因你推延了享受,而在实际上使你更富有,哪怕你在生命的尽头通常要放弃对这…  相似文献   

19.
昆虫使命 通常,一旦命案现场涉及到昆虫,法医昆虫学家就会立即赶到现场并收集相关物证.他们寻找尸体上的不同种类的昆虫,仔细研究并找出昆虫与尸体之间的关系,进而推测死者的死亡时间,这是破案的非常重要的信息.为了使证据更加全面可靠,他们还亲自观察验尸过程.  相似文献   

20.
抹香鲸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对人来说,这些声音是稀奇古怪的,但对鲸来说,这些声音就是有特定含义的信息。抹香鲸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几百米到几千米深的海底,在那里它们无法看清水里的物体,只能靠回声来探索周围的环境,确定猎物的方位、距离。如果你把水下侦听器放到海里,就能听到抹香鲸不断地发出时快时慢的“嗒嗒”声。这就是抹香鲸用于回声定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