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药白芷香豆素类成分的研究进展.方法对白芷香豆素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展示了中药白芷香豆素类成分的最新研究进展.结论掌握中药白芷香豆索类最新研究进展,为研究开发和利用白芷香豆索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芭岩姜中香料成分—香豆精的提取与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芭岩姜(湘西俗称)为水龙骨科槲蕨属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_m。原植物多附生古树干、山林岩石壁的阴湿之处。产于我国江南各省,湖南尤以湘西分布最广,产量最多,全年均可采挖。它的中药名:骨碎补。其药用价值和主要成分已有研究和报导 ,但对其中可作香料的成分—香豆精及香豆精类物未见有报导。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白芷愈伤组织中总香豆素质量分数的测定方法,同时优选利用超声提取白芷愈伤组织中总香豆素的最佳工艺.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以及溶液pH等因素进行研究,确定超声提取的最适条件.以欧前胡素为指标性成分,检测波长为300 nm,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白芷愈伤组织中总香豆素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提取白芷愈伤组织中总香豆素的最适奈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pH为9,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30 min.欧前胡素的质量浓度在3.0~30.0μg/mL (R=0.999)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3%,RSD=2.4%(n=3).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白芷愈伤组织中总香豆素的质量分数测定.利用该方法对白芷愈伤组织和白芷药材进行同时提取测定,结果表明白芷愈伤组织中总香豆素的质量分数是白芷药材中的9.7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芷总香豆素和白芷总挥发油配伍的药效学比较,确定最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小鼠巴豆油耳炎实验、角叉菜胶足肿胀实验及热板致痛法3种模型比较白芷总香豆素和白芷总挥发油按不同比例配伍后的抗炎作用和镇痛作用.结果白芷总香豆素与总挥发油按5种不同比例配伍,均可显著抑制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所致的小鼠足肿胀,延长小鼠热板致痛反应潜伏期,其中两者比例为3∶1时作用最强.结论白芷总香豆素与总挥发油按3∶1比例配伍能够发挥最佳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是植物苯丙烷衍生物,如类黄酮和木质素等,生物合成途径的一种关键酶,在大多数维管植物中4CL基因以基因家族的形式出现.4CL基因家族成员在植物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并参与不同的苯丙烷类衍生物的生物合成.从4CL酶的基因结构、基因家族组成与表达特性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当前最新研究进展,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植物4CL基因参与苯丙烷类衍生物途径的合成与代谢机制.  相似文献   

6.
茜草科茜草属植物茜草(Rubiac cordi folia L.)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该药用植物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广泛的进展,最新的研究发现茜草具有高效抑制人体表皮细胞异常增殖的作用,更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从中药茜草中分离得到的新的醌类、环己肽类、烯萜类、多糖类等化合物以及该药物在抗银屑病、抗癌、抗氧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中药茜草进一步开展成分和药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香豆素-3-甲酸丁香酚酯的合成、表征及在烟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稳定的烟用香料前驱体,以香豆素-3-甲酸、丁香酚合成了香豆素-3-甲酸丁香酚酯,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高分辨率质谱(HMRS)和综合热分析确证。采用热解-GC/MS对该化合物的热解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初步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①600℃时,香豆素-3-甲酸丁香酚酯的热解产物中共鉴定出22种成分,主要为烯类、烷类、酸类、酚类;②鉴定出丁香酚,表明香豆素-3-甲酸丁香酚酯能在卷烟燃吸温度下释放出一定量的丁香酚;③香豆素-3-甲酸丁香酚酯具有改善和修饰卷烟香气,增加甜韵和豆香香韵,减轻刺激性的作用。因此,香豆素-3-甲酸和丁香酚可以作为香料前驱体应用于卷烟加香。  相似文献   

8.
基于致香成分的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分类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中致香成分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烟叶样品内的中性致香成分,包括茄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等共11种;其次,利用遗传算法筛选出影响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差异性的8种致香成分,进而建立了基于致香成分的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支持向量机分类判别模型,建模、留一法和预报和准确率分别为88.65%, 84.40%和82.86%;最后,利用Fisher判别矢量方法考察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 3-羟基-β-二氢大马酮、巨豆三烯酮和茄酮是影响上部和中部烟叶差异性的3种主要致香成分,可为烟叶质量管理中烟叶的部位特征和香气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湖北清江流域与环神农架区域烤烟中性香气成分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湖北省14个烤烟产区烟叶的上部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对烤烟中的中性香气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检测出的34种中性香气成分按中性香气成分前体物进行归类,并将14个产烟区根据地理区域分为清江流域与环神农架区域进行分析.对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物、苯丙氨酸降解物、棕色反应物、西柏烷类降解物和其他香气成分进行差异分析,并把以上香气物质与感官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两地感官差异的具体中性香气成分.结果显示:上部烟叶中苯丙氨酸降解物、类胡萝卜素降解物、新植二烯含量,清江流域均高于环神农架区域且差异显著(p 0. 050);清江流域和环神农架区域上部烟叶的感官质量在燃烧性和灰色方面差异显著(p 0. 050);在差异显著的前体物中,感官质量指标香气量与二氢猕猴桃内酯的含量呈负强相关关系,燃烧性与苯乙醛、金合欢丙酮呈负强相关,烟气量与苯甲醛、苯乙醛、香基叶丙酮、巨豆三烯酮b、巨豆三烯酮c、巨豆三烯酮d、新植二烯的含量呈负强相关关系,且苯乙醛、金合欢丙酮、巨豆三烯酮b、巨豆三烯酮c、巨豆三烯酮d、新植二烯在两区域间含量差异显著(p 0. 050),这几种香成分可能是造成两区域烟草风格差异的物质基础,对于特色香烟工业制作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对大鼠灌胃蜂胶乙醇提取物(EEP)后,血浆中5种酚酸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用HPLC-UV法测定血浆中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异阿魏酸和3,4-二甲氧基肉桂酸的浓度.应用WinNonlin非典型房室模型计算软件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血浆中内源性物质和内标对酚酸类成分测定无干扰,回收率、准确度及日内、日间精密度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咖啡酸等5种蜂胶中酚酸类成分的大鼠血药质量浓度测定及体内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4.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报告鸡法氏囊病的流行状况,主要症状,剖检情况及诊断,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于创新。在接受美学诞生之前,学者们往往从作家的角度讨论文学创新问题。本文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探讨文学创新的问题。笔者将文学创新的标准与读者接受相结合,就创新的三个方式与期待视野的方法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读者期待视野的提高是作家作品创新的主要依据,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才能做到创新。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