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了将IPv6与IEEE 802.15.4结合,在硬件平台上实现使用此协议的无线个域网(WPAN).该网络支持AODVjr路由算法,实现短程无线通信.重点论述了IPv6在IEEE 802.15.4上的AODVjr路由算法的实现.它实现了网络层路由表的建立、路由查找和选路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6LoWPAN的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v6不能直接构建于IEEE802.15.4网络上,为了实现IPv6 over IEEE802.15.4,该文对6LoWPAN的核心技术即适配层帧格式、适配层分片和重组、Mesh支持、报头压缩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TinyOS的系统特点,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TinyOS 2.0的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阐述了该网络系统的设计方案,构建了测试环境,并对该系统的实现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正常,能够实现WSN与外部IPv6环境直接交换数据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6LoWPAN网络中,网络层(IPv6)的最大传输单元(MTU)是1280字节,而IEEE 802.15.4标准规定的链路层MTU是127字节.因此,有必要对IPv6首部,TCP或UDP首部进行压缩,来减少通信时的数据分片.目前,IETF的6LoWPAN 工作组已经定义了两种首部压缩编码格式,即LoWPAN_IPHC...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网络协议Ipv4的缺点和新一代网络协议IPv6的优势,认为IPv6解决了IP地址匮乏的问题,同时,简化了协议报头,引入了两个新的扩展报头AH和ESP。帮助IPv4解决了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和机密性的问题,使IPv6真正实现了网络层安全。  相似文献   

5.
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而如何将IPv6与传感器网络结合也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IETF成立的6LoWPAN工作组,专门从事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IPv6协议栈研究工作,从而构建新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其中路由协议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目前提出的两类6LoWPAN网络动态路由协议(Mesh结构与分级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IPv6网络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关键在于设计出能够进行快速查表的路由器.介绍了IPv6协议现有的地址路由的一些机制和标准,总结了先进IPv6路由的热点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基于IPv6地址分布的路由查表算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当前所使用的IPv4协议越来越不能满足应用的需求。虽然人们提出了子网技术、超网技术、NAT等种种缓解IPv4地址告罄的手段,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IPv6作为新一代的网络层协议,能够彻底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并针对当前IPv4协议所表现出来的缺陷给予了修正。  相似文献   

8.
许绘香  王浩川 《中州大学学报》2006,23(3):114-115,126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IPv6协议将取代IPv4协议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协议具有许多新的特性与功能,如提供更大的地址空间、支持网络节点的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等。本文主要探讨了IPv6环境下地址自动配置机制,并以嵌入式IPv6为例探索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9.
张召 《安徽科技》2009,(3):53-54
IPv4协议近20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但也面临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地址空间耗尽、路由表爆炸等。同时网络应用对IP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Internet上多媒体信息的传播、移动用户的网络接入等。IPv6是网络层协议的下一代协议,它是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的一套规范,是IPv4的升级版本。  相似文献   

10.
网络拓扑发现是网络体系结构、路由协议设计和各种网络应用的基础.与一般IPv4拓扑发现技术相比,IPv6的网络层拓扑发现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针对CERNET2 IPv6网络层拓扑发现的需求,提出了改进的基于IPv6源路由Source Routing的IPv6网络层拓扑发现技术,在6PlanetLab实验平台部署了CERNET2网络层拓扑分布式发现系统Detector.Detector主动发出带有源路由Source Routing选项的TCP、UDP和ICMPv6探测包,并建立模型分析得到的ICMPv6响应数据包,研究CERNET2主干网及各下级AS的网络层拓扑结构.实验结果表明,Detector能更迅速地得到更加完整的IPv6网络层拓扑,更好地完成CERNET2网络层拓扑发现.  相似文献   

11.
将IPv6引入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并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是WSN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的WSN应用系统的实现方案,介绍了其符合IEEE802.15.4规范及IETF的6Lowpan工作组适配层草案的开放式体系结构,重点阐述了基于通用接口通信的应用层设计,最后通过一套智能家居控制实验系统表明,系统具有灵活性和移植性,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IPv6引入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并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是WSN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的WSN应用系统的实现方案,介绍了其符合IEEE802.15.4规范及IETF的6 Lowpan工作组适配层草案的开放式体系结构,重点阐述了基于通用接口通信的应用层设计,最后通过一套智能家居控制实验系统表明,系统具有灵活性和移植性,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与现有网络基础结合是WSN研究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WSN接入以太网存在问题,总结了基于IEEE 802.15.4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设计了一套这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以太网间的接入系统.该系统遵循6LoWPAN规范,解决了WSN节点的IPv6地址自动配置问题;设计了接入网关;定义了信息与控制数据格式.实现了一套应用验证系统并进行了实验;对网络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简单有效,能够完成WSN的高效接入,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IEEE 802.15.4网络的IPv6报头压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IETF草案在IEEE 802.15.4网络进行IPv6分组的传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 802.15.4网络的IPv6报头压缩方案.通过修改适配层帧格式及使用路由标识符,该方案的压缩报头比草案的压缩报头小7个字节,并且它兼容现有IETF草案.在实验平台上的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本方案能够延长节点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解析法和有限元法计算了轮齿刚度,基于刚度研究了齿廓修形机理及加工误差对载荷分配系数、传动误差和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长修形在减小啮合冲击上优于短修形,当长修形指数为122时传动误差波动最小,传动最平稳.轮齿修形可以改善轮齿本体温度和闪温分布,使本体温度和闪温的高温区域从齿根、齿顶移动到齿廓中部,降低齿顶和齿根的最高温度,提高了轮齿胶合承载能力.加工误差会减弱轮齿修形效果,引起动载荷和瞬时高温,因此确定修形量时应考虑加工误差、跑合磨损以及热弹变形.  相似文献   

16.
IEEE 802.15.4标准是针对短距离、低速率、低功耗和低成本设备设计的短距离无线通讯协议,定义了低速无线个域网的MAC层和物理层规范,在分析低速无线个域网规范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兼容ZigBee规范的无线多跳网络.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 of the Internet,the exhaustion of IPv4 address limi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for years.IPv6,as the core technology of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has since been rapidly deployed around the world.As the widely deployed address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v6 is responsible for allocating globally unique IPv6 addresses to clients,which is the basis for all the network services.However,the initial design of the DHCPv6 protocol gave little consideration to the privacy and security issues,which has led to a proliferation of privacy and security accidents breaches in its real deployment.In this paper,to fundamentally solve a range of possible security and privacy issues,we propose a secure DHCPv6 mechanism,which adds authentication and encryption mechanisms into the original DHCPv6 protocol.Compared with other proposed security mechanisms for the DHCPv6,our method can achieve all-around protection for the DHCPv6 protocol with minimal change to the current protocol,easier deployment,and low computing co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