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鲜花机器人     
《科学之友》2008,(10):160-160
韩国国立全南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研制出了一种外形模仿普通开化植物的新型机器人。这种“鲜花机器人”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能够自动分析室内空气的质量,在必要时还会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释放氧气,甚至还能产生香味。另外“鲜花机器人”也能够生长和开花。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机器人的外形模仿了传统的观赏植物,其高度为130cm,最大直径40cm。从结构上说,“鲜花机器人”主要由花盆、5朵“鲜花”和其他一些技术构件组成。  相似文献   

2.
机器人定义众说纷纭 现在,人们经常能从电视、电影或展览会中见到机器人的身影。但是,要回答“什么是机器人”这样的问题,就不那么容易了。 也许有人会说:“机器人不就是拥有粗胳膊、短腿、大眼睛和方脑袋的铁家伙吗?”可能有人补充一句:“机器人不就是机器吗?它能一刻不停地工作,它就是一种自动机器。”  相似文献   

3.
阿碧 《世界科学》2005,(3):28-28
在最近召开的第191届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科学家向外界展示了三个仿照人类步行方式直立行走的机器人(见封图),它们分别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步者”机器人、康奈尔大学的“康奈尔”机器人、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的“丹尼斯”机器人。“学步者”机器人是3个机器人中最矮的一个,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就像刚开始学步的儿童。“学步者”机器人只有2.74公斤重、高43厘米。而“康奈尔”机器人重约13公斤、高度约1米。“丹尼斯”机器人重8公斤、高1.5米。  相似文献   

4.
日本科学家即将研制成“双脚轮椅”,它能帮助老人和残障人“走”上楼梯。发明者希望,将来这种“双脚轮椅”机器人可以取代现有的残障人轮椅。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召开的第27届机器人国际合作协调研讨会上,我国被“国际先进机器人计划”(IARP)接纳为正式成员,从此中国机器人成为世界机器人“联合国”中的重要成员。还有一件喜事,世界机器人足球联盟理事。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洪柄熔说:“今年10月我国将举行首届机器人足球赛,届时将组建国家队,备战年底在巴西举行的第四届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这是我国首次参加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为世人注目。这些喜事是我国机器人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的一席之地。机器人是一种拟人化的自动机械装置。一般机器人都由…  相似文献   

6.
美国航空航天局最近宣布,他们正在研制一种可用于探测外层空间的蛇形机器人。设在加州的艾姆斯研究中心在一份声明中说,这种蛇形机器人将在5年后做好太空旅行的准备。 负责这项计划的工程师加里·黑思(Gary Haith)说:“这种蛇形机器人在太空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坚固性。它可以在崎岖、陡峭的地形上行走,而带轮子的车形机器人很可能会被卡住或被绊倒。” 到目前为止,工程师一直在研制蛇形机器人的雏形,这种初级机型带有一台主计算机“大脑”,它通过电线与组成机器人身体的各个体节相连,指挥每一体节中的小发动机行动。…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友》2008,(12):139-139
新一代机器人“里奥纳多”有一副年幼可爱的面孔,人们和它交流的时候更像是在与一个小孩一块玩,它的智力与一般6岁的孩子相仿,但不像标准的机器人那样采用预告编制的固定思考规则,它可以吸收他人的观点,并在随后的行为中利用这些知识。  相似文献   

8.
《世界科学》2009,(3):F0004-F0004
日前,《机器人总动员》毫无悬念地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动画片中的机器人“瓦力”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个外形可爱、致力于地球上垃圾清理的机器人。但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家曾研制出多种机器人,它们一直默默无闻地为地球环保事业做着贡献,而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它们的存在,以下是6种现实版的机器人“瓦力”,让我们了解一下它们是怎样“拯救”这个星球的。  相似文献   

9.
“机器人”(Robot,音译为“罗伯特”)一词来源于捷克语,它在1924年的含义是“人造工人”。据调查,机器人从1981年到2000年间给美国创造了6000亿美元的财富,预计到2005年,全世界的机器人将超过百万。机器人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翰·菲尼克斯惊呼:“21世纪人类将真正进入机器人时代,人类创造的每一份财富都将包含着‘机器入’的功劳!”向人类“进化”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萨佩克写了一个名为《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的剧本,“机器人”的名字正式产生。1959年美国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机器人大致…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当大规模工业流水线上的机器助手——“机器手”出现之后,人们感到无比自豪。随着相关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的机器人出现了。更让人自豪的是,如今,这些机器人已经走下了流水线,带着它们聪明的“头脑”和技能,走进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今天的机器人,已非当年“机器手”的概念了。  相似文献   

11.
美国海军正在研发一款新型灭火机器人,该机器人身高约1.78米,重约65千克。在“海军未来军备科学与技术展”上的模拟火灾场景中,它展示了穿越复杂地形、借助热成像技术识别过热设备并使用软水管浇灭小型火灾的能力。这款机器人的正式名称是“船舶自动灭火机器人”(SAFFiR)。该项目的负责人、美国海军“类人机器人互动与识别神经科学项目组”主管托马斯·麦克坎纳指出,这款灭火机器人目前只能从海员和防火控制员那里远程接受指令,他希望在未来该机器人可以更加紧  相似文献   

12.
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计算机程序,可以“指导”机器人观察周围环境、在互联网上作调查,让机器人经由“思考”获取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长谷川介绍.这种程序实际上是一种运算法则,让机器人分析所处环境、收集所需数据,  相似文献   

13.
有嗅觉功能的机器人世界上有能看的机器人,有能听的机器人,甚至有的机器人还能说话。现在,澳大利亚的工程师们制造了一个有嗅觉功能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是布里斯班的格里飞斯大学微电子工程学院的工程师们研制的,设计方面在机器人上安装了“电子鼻”,也可说是“能嗅...  相似文献   

14.
新一代拥有人工智能的第三代机器人不仅有眼、耳、嘴、手和脚,而且还有脑子。工厂中大量使用的坐在装配台前的“机器人装配工”,长有两只“摄像机眼”,它一眼看图,一眼瞅看台上的零件,然后由“脑”指挥两只“手”,找出需要的零件,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装配。它看懂一张图纸仅需20秒钟,比技术员要快得多,但这种机器人眼睛看到的还是物件的单面形象而已。美国斯坦福大学制成了一个取名“赛克”的机器人,既能用脑,又能动手。科研人员曾让它当众表演它的脑体结合的杰作。它必须走到屋中央的平台上,将那里的一只箱子推下来,并取出箱子里的几种不同…  相似文献   

15.
德国将推出一款家政服务机器人,它能够搬运沉重、肮脏的物体,减轻单调乏味、令人厌烦的家庭琐事。这款新一代家政服务机器人被命名为“Care-0-bot.3”。它的身高仅1.45m,而且只有一只手臂,这个高灵活手臂具有7种自由灵活程度,机械手上有3个手指可以使其能够拿起瓶子、杯子和类似的物体,还能进行机械操作。机器人身上安装的压力传感器可以避免它用力攥握过度。机器人前端装配着一个盘子,它可以将客人需要的咖啡放在这个盘子中。  相似文献   

16.
科幻小说中的自主机器人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它们太笨重,价格昂贵,不适用于家庭(对那些机器人“发烧友”来说是例外),而且只能承担工业中最简单的重复性任务。然而,由于处理能力和无线通信变得更为廉价,难度最大的一些领域中的主要开发项目取得了进展。“机器人将更加常见。”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专家Takeo Kanade说。  相似文献   

17.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与一家桥梁企业川田工业合作,开发出一种可以做家务和病患护理的机器人。这种型号为“HR-4”的机器人身高151厘米,体重39千克。除双足步行,取放物品外,其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可以通过声音、容貌认识人,  相似文献   

18.
几个世纪以来 ,一种名为“鼻涕虫”的害虫一直对全球的蔬菜种植业构成极大威胁 ,并造成农业减产。现在 ,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一种名为“SlugBot”的专用于捕捉“鼻涕虫”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每小时可以捕获 1 0 0只甚至更多的“鼻涕虫”。它每天在黄昏之后开始工作 ,因为那时是“鼻涕虫”最为活跃的时期。“SlugBot”的研制人员称 ,之所以选择“鼻涕虫”作为机器人的打击对象是因为“鼻涕虫”数量庞大 ,体积也较大 ,便于机器人搜寻 ,而且“鼻涕虫”自身可以发电 ,并可将捕获到的“鼻涕虫”转化为电能。这一高 2…  相似文献   

19.
苦山 《世界科学》2023,(1):25-27
<正>会走路、会说话的机器很快就会担任起向导、陪护和快递员的角色。被问到问题时,阿梅卡(Ameca)会用蓝宝石般的双眼注视你。那张脸上是不是隐约露出了一丝微笑?“是的,我是一个机器人。”它如是回答。另一个阿梅卡站在附近的四人组里,好奇地朝这边看,试图加入进来。“目前而言,它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派对客人,”阿梅卡的创造者威尔·杰克逊(Will Jackson)表示,“不管谁和谁对话它都要都插一脚,从不闭上嘴。”  相似文献   

20.
第五车间     
<正>拿着不停转动的新奖杯,诸葛明亮打开陈列柜,将它放在早已失去光泽的“第五车间”旁。“第五车间”磨损的边缘反射着奖杯发出的光亮,不由得再次唤醒了他中学时期最辉煌时刻的记忆。微型机器人迅速爬到新奖杯旁,识别的同时也借助光亮补充能量。诸葛明亮抚摸着方方正正的“第五车间”,直到“水温已达标”的提醒声从背后传来。躺进浴缸,少年时代的回忆仍未散去。得到“第五车间”时的兴奋劲儿,似乎持续到了现在。它没变,尽管老旧,却依然还能运行。变了的是他,如今整天思考的早就不是如何才能赢得下一场比赛,而是如何才能利用好最新的机器人技术,在太空开发的过程中,帮助国家保持领先地位,也为人类探索宇宙搭建更宽广的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