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密闭循环反应系统研究 MTPP-CeO_x-SiO_z(M=Co~(2+)、Ni~(2+)、Cu~(2+)催化分解No的性能。催化活性顺序是 NiTPP≈CoTPP>CuTPP。用原位 DRFTIRS 及 XPS 揭示了 MTPP-CeOx 催化分解NO经历了 NO 在中心金属上吸附活化的状态——M~* TPP(NO~*)。CeO_x 助催剂的电子给于性对改善 MTPP的催化活性起着关键作用。提出M~*TPP(NO~*)与气态或吸附在卟啉环上的NO分子形成二聚体中间过渡态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Cu—ZSM—5上NO催化分解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究了不同温度及不同空速条件下,Cu-ZSM-5、Cu/Al2O3及Cu/SiO2等催化剂上NO直接分解的性能,并采用XRD,TPR及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将表征结果与催化剂活性相关联,探讨了Cu-ZSM-5催化剂活性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燃煤电厂烟气中水蒸气和SO2对Cu-ZSM-5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通过沉淀法使CeO2包裹Cu-ZSM-5颗粒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通过改变硝酸铈的浓度来控制CeO2氧化膜厚度并对CeO2氧化膜覆盖的催化剂表观形貌、骨架结构、孔隙规律以及活性铜的存在形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硝酸铈浓度过低时,无法形成CeO2...  相似文献   

4.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NO气体同CoTPP、NiTPP、CuTPF、ZnTPP四种金属四苯基卟啉络合物作用的情况,用分子轨道进论解释可能的电化学活性中间态MTPP(NO)x的形成及所体现的循环伏安性质,实验表明,金属卟啉对NO的活化能力为ZnTPP>CoTPP>NiTPP>CuTPP。  相似文献   

5.
6.
7.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通常情况下,水和金属镁只能发生微弱的反应,但是我却意外地发现在碳酸铵溶液中(pH=8),水和金属镁发生了剧烈的反应.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解释了H2O的光解反应,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过氧化氢(H2O2)的分解属于一级反应,该反应是化学动力学研究中较经典的实验内容。反应速率的测定及反应机制的确定是新药研究的基础,由于新药的稳定性及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等过程多涉及一级反应动力学,因此在药学类专业开设H2O2分解实验具有实际意义。采用静态法测定H2O2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考察催化剂浓度、搅拌条件等因素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催化剂浓度越大,反应速率常数越大;搅拌快慢及搅拌子大小对反应速率常数没有明显影响。H2O2分解反应作为物理化学创新性实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热分解法 ,制备获得纳米WO3 材料 ,以此WO3 为气敏材料 ,应用溶胶凝胶法 ,制备纳米SiO2 掺杂材料 ,研制NO2 气敏元件 .该元件对NO2 气体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 ,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 ,进行气敏特性机理探讨 .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slab模型下,研究了O2分子在Pd2@Au/Pd(100)表面上的吸附与分解.结果表明:O2分子优先吸附于Pd-Pd桥位,O-O键轴平行于表面.O2分子通过其3σg和1πu轨道向表面转移电荷,又通过其1πg轨道接受来自表面的电子,净的结果是每个O原子得到了0.22e.合金表面暴露出来的Pd二聚体团簇为催化分解O2的活性中心.O2分子在Pd2@Au/Pd(100)表面上分解时,首先需要在扩散中断裂O-O键,然后经过一系列O原子的扩散过程,达到稳定的产物结构.  相似文献   

11.
对HCO(2A’)自由基与NO(2πu)在单线态势能面上的反应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分别在B3LYP/6-311++G(3df,3pd)和MP2/6-311++G(3df,3pd)水平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获得相应的振动频率和零点振动能.在QCISD(T)/6?311++G(3df,3pd)水平精确计算了各驻点的能量.通过内禀反应坐标计算确认了所有过渡态,用过渡态理论计算了反应速率常数.确定了反应机理,理论预测的优势产物是与实验相吻合的HNO(1A’)和CO(1Σg+).  相似文献   

12.
金属卟啉配合物具有分解和还原NO的良好催化能力,如果能代替贵金属作为转化汽车排放废气NO,NO_2的催化剂,则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研究NO同金属叶啉的相互作用,是进一步探讨金属叶啉催化分解和还原NO的机理的基础。使用ESR,XPS,UV—Visible和IR等现代技术巳得到反映一部分类型NO吸附物的信息。本文中采用原位漫反射付里叶红外方法,In—Situ DRFTIR,观察到的现象更为全面。1 样品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用目前量子化学最精确的Gaussian 3(G3)研究方法研究了O3 在大气中裂解过程 .结果表明 ,O3 单态相对稳定 ,而三态易裂解为O2 和O(3 P )活性原子 .  相似文献   

14.
对比研究了硫酸分解四川金河磷矿和贵州开阳磷矿制二水物法湿法磷酸时,酸浓度、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等工艺条件对磷矿分解率和磷酸收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讨论,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为进一步研究杂质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运用密度泛函方法BMK/6-311+G(d,p)和组合能量算法BMC-CCSD,研究了CH_3CCl_2与NO_2的反应机理,得到了体系的势能面信息和详细的反应机理.反应物发生碰撞后,其中NO_2中的N原子和O原子可以分别进攻CH_3CCl_2中-CCl_2基团上的C原子而首先形成络合物,然后从络合物开始经历一个或者多个过渡态生成产物或者直接分解成产物.共找到了11条反应通道,计算结果表明CH_3CClO和CH_3CCl_2O是反应的主要产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 TiS2和 LixTiS2的电子衍射花样和 X-射线衍射谱分析得出 Li+插入TiS2的阴极反应过程。 Li+先插入 TiS2,而后有序化形成 LiTiS2相。由 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得出,新相 LiTiS2的重复周期 Ic=18.40A。电子衍射花样表明过量 Ti形成了超点阵,Ti在点阵中形成钉扎。伏安循环曲线表明过量Ti阻止Li的插入和移出 TiS2本文否定了 Li+插入 TiS2只形成一级的 LixTiS2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导出的SiO2分子基态( )的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 Monte-Carlo轨线法对Si (3Pg) + OO' ( ) 和O (1Dg) + SiO' ( )体系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Si (3Pg) + OO' ( )体系生成络合物是一个阈能比较小的反应,而生成离解产物则是一个有比较大的阈能反应,其阈能值约为200kJ.mol-1, 说明主要以生成络合物为主;O (1Dg) + SiO' ( )体系没有络合物生成,生成离解产物O (1Dg)+ SiO' ( )→O + O' + Si的反应截面比非反应碰撞产物O (1Dg) + SiO' ( )→Si + OO'的反应截面要大约两个数量级,在低能区是有阈能的反应,其阈能值约为120kJ.mol-1.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鸡冠花红的示波极谱行为 ,并发现NO-2 在稀硫酸介质中对KBrO3 氧化鸡冠花红褪色反应具有强的催化作用 ,作者采用两阶导数示波极谱作监测技术 ,测定了该催化体的表观反应级数及动力学方程 ,建立了催化动力学示波极谱法测定痕量NO-2 的新方法 ,检测限为 2 .8× 1 0 -1 0 g/ml,线性范围 0 .6~ 1 4ng/ml,用于水样中痕量NO-2 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以TiO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CuO/TiO2和CuO-ZrO2/TiO2催化剂,并在色谱—微反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对NO CO反应性能,并通过TPR、XRD和NO-TPD技术对上述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经500℃ H2气氛中还原1h与空气氛中处理的相比,活性有明显的改善,CuO/TiO2(6%)对NO完全转化的T99%=325℃,而CuO-ZrO2/TiO2(6%,10%)对NO完全转化的T99%=300℃;TPR结果表明CuO/TiO2在TPR过程中出现4个还原峰,而CuO/TiO2只有2个还原峰,说明ZrO2的引入使CuO在TiO2上的还原物种发生了变化;空气氛处理的CuO/TiO2催化剂XRD检测到的是CuO的特征衍射峰,而H2气氛处理是金属Cu的特征衍射峰;NO-TPD结果表明两种气氛处理的催化剂,NO吸附在其上的热脱附产物中质谱能检测到4种物种(NO,N2O,N2和O2),低温脱附物种为吸附在弱位上的NO,高温脱附物种则是吸附在强位上的NO;CuO/TiO2上引入ZrO2后NO的脱附峰温明显降低,这表明NO在CuO-ZrO2/TiO2表面的分解活性大于No在CuO/TiO2表面的分解活性;NO CO反应低温时形成中间产物N2O,高温时产生N2;NO-TPD脱附峰温与两种气氛处理的催化剂活性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且NO在催化剂表面的解离是NO CO反应的速控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