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昆仑库地蛇绿混杂带中早古生代放射虫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周辉  李继亮  候泉林  方爱民  李红生 《科学通报》1998,43(22):2448-2451
报道了在西昆仑库地蛇绿混杂带中所发现的早古生代放射虫化石。为西昆仑库地蛇绿岩的研究提供了古生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赵崇贺 《科学通报》1995,40(23):2161-2161
江西省东北地区变质岩基底广泛出露,地质构造复杂,多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它是我国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赣东北深断裂带尤为引人注目,许多研究者已对它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对这一深断裂带的大地构造意义有不同的观点,其关键在于该带蛇绿岩的时代及其形成环境问题.本文侧重于报道在该带新发现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阿尔金茫崖地区早古生代蛇绿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证据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8  
岩石化学研究表明,阿尔金茫崖地区基性火山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配分均为LREE略富集型,Th/Ta比值接近1,Nb/Y为0.34-0.62,Ti/Y为310-443,Ti/V为37-62,Zr/Bn为9.4-2.4,Sr/Rb为12-80,Nb/Th为7.7-16.8,显示了E-MORB或OIB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位于中蒙边境地区的索伦山蛇绿岩带,是古生代存在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古亚洲洋闭合之后形成的索伦山缝合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索伦山蛇绿岩的研究,对认识古亚洲洋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时代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次工作采集索伦山蛇绿岩带硅质岩样品,对其进行了放射虫化石的分选与鉴定.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北部靠近中蒙边境线的索伦山蛇绿岩带硅质岩中发现早二叠世放射虫动物群,包括5个属6个种,其中有4个未定种和1个新种:Pseudoalbaillella bulbosa,Ps.solonensis Wang sp.nov.,Stigmosphaerostylus sp.,Ruzhencevispongus sp.,Cenosphaera sp.,Latentifistula sp.等.Pseudoalbaillella bulbosa这个种在日本、泰国、智利、北美西海岸和中国华南等地发现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硅质岩相地层中,在中国作为早二叠世早期的一个带种,成为广海相硅质岩相区石炭系与二叠系分界的标志.这套放射虫硅质岩属索伦山蛇绿岩的组成部分,该动物群的发现为索伦山蛇绿岩形成时间持续到早二叠世提供了关键证据.这些新证据证实了古亚洲洋在早二叠世时仍存在,古亚洲洋通过俯冲消减最终闭合应是在早二叠世之后.  相似文献   

5.
桂南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及广西古特提斯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吴浩若 《科学通报》1994,39(9):809-809
近10年来,随三江地质工作进展,滇西古特提斯的存在已普遍接受.最近,日本学者提出,日本石炭-二叠纪火山岛弧和海岭组合形成于低纬度的原太平洋(Proto-Pacific)海域,三叠纪后才分别北移到现在位置.从而,古特提斯从滇西如何东延及其与原太平洋的关系,成为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本文根据近年对广西南部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及有关地质问题的研究,对此进行初步探讨,并相应地对广西地质提出某些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赣东北弋阳早古生代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发现于赣东北弋阳县南的麻粒岩是一个基性麻粒岩,具有石榴子石+斜长石+紫苏辉石+黑云母+磁铁矿的矿物组合,根据矿物成分变化和矿物的包含关系确定了峰前变质(M1)和峰期变质(M2).成岩格子和地质温压计计算限定了麻粒岩峰前变质的温压是830~870℃和~1.0 GPa,而峰期的变质条件是850~900℃和0.7~0.8 GPa,显示了一个近于等温降压的顺时针P-T-t轨迹.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436 Ma,而其原岩可能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结合已有的发现,本文指出华夏地块内发生的早古生代(加里东期)高级变质作用与碰撞造山带作用有关,很可能是扬子地块与东冈瓦纳大陆挤压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阿尔金山北缘蛇绿岩带的Sm-Nd等时线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郭召杰  张志诚  王建君 《科学通报》1998,43(18):1981-1984
对阿尔金山北缘发育的一条典型蛇绿岩带进行了Sm_Nd同位素分析 ,获得辉长岩的等时线年龄为 ( 82 9± 6 0 )Ma ,这一年龄代表了该蛇绿岩带的成岩年龄 .阿尔金山北缘蛇绿岩带年龄的确定 ,证明至少在 ( 82 9± 6 0 )Ma(相当于青白口纪 )左右 ,北塔里木地块 (包括敦煌地块 )和南塔里木地块 (包括柴达木地块 )之间还是被洋盆分割的 ,它们之间的拼合可能在青白口纪末 ,自震旦纪始塔里木才形成统一的基底 .  相似文献   

8.
安徽歙县伏川蛇绿岩套的Sm-Nd等时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3,自引:5,他引:68  
周新民 《科学通报》1989,34(16):1243-1243
安徽歙县的蛇绿岩套呈NE向分布,延长40余公里,在伏川出露最完好,故名伏川蛇绿岩套。它由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堆晶辉石岩、伟晶辉长岩、辉长岩、富钠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细碧岩、角斑岩和凝灰质千枚岩组成(图1),被构造推覆于前寒武纪歙县花岗闪长岩体上。  相似文献   

9.
在陕西洛南地区约800~1000Ma的青白口期大庄组中,经5%~7%的氢氟酸处理,在不溶残余物中发现的微体化石,可能是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微体骨骼化石,现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漠河县洛古河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 另有少量的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岩、正长花岗岩及碱长花岗岩, 属高钾钙碱性岩系, 分为石英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2个单元. 石英闪长岩单元SiO2含量介于54.79%~58.30%之间, Na2O/CaO为0.79~1.53, Shand指数介于0.77~0.82之间, 为准铝质岩石; 二长花岗岩单元SiO2含量介于65.29%~66.45%之间, Na2O/CaO为1.73~3.43, Shand指数多数<1.05, 为弱过铝质岩石. 稀土元素总量为180.18~344.32 mg/g, 具Eu负异常(0.33~0.82), 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La/Yb)N介于4.12~10.45), 稀土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富集型. 富集Rb, Th, U, K, La, Ce, Nd, Hf, Zr和Sm等元素, 而强烈亏损Ba, Nb, Ta, Sr, P和Ti等元素. 其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 洛古河岩体形成于挤压体制向拉张体制转换的构造环境, 属后碰撞花岗岩类. 石英闪长岩单元和二长花岗岩单元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517±9和504±8 Ma. 额尔古纳地块北缘早古生代后碰撞花岗岩的发现, 标志着萨拉伊尔运动结束于500 Ma左右, 表明位于额尔古纳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古亚洲洋北支在早古生代期间已经封闭, 完成了古亚洲洋北洋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1.
陈丹玲  刘良  孙勇  张安达  柳小明  罗金海 《科学通报》2004,49(18):1901-1908
对北秦岭松树沟高压基性麻粒岩中的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图像、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和U-Pb定年. 结果表明, 这些锆石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 核部主体由扇形或面形分带区域组成, 局部显弱分带或云雾状结构, 具低的Th, U, REE, HREE含量和低的Th/U与较高的(Nd/Yb)N比值, 显示了与石榴石平衡生长的锆石的稀土配分型式, 应属变质成因; 核部的外围存在一窄的亮色环边, 与核部界线呈浑圆状或港湾状, 为后期退变质影响的结果. 对11粒锆石核部区域的24次U-Pb同位素分析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85±3.3 Ma, 代表松树沟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峰期变质年龄. 该年龄值与秦岭岩群北侧的超高压榴辉岩及其围岩片麻岩的变质年龄值(507±37 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表明在北秦岭秦岭岩群南北两侧存在同时代的两条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 初步认为这两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的形成, 可能分别对应于早古生代时期秦岭古洋盆和二郎坪洋盆俯冲消减引发的微陆块之间或微陆块与岛弧地体之间陆壳双向深俯冲碰撞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化石DNA的发现及其地质背景和进化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云南哀牢山带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及其岩石系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哀牢山蛇绿岩带中的变质橄榄岩主要由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组成 ,前者具有原始地幔岩特征 ,后者具有亏损 (残留 )地幔岩特征 .二辉橄榄岩经部分熔融后形成二种原生岩浆 :拉斑玄武岩浆和苦橄玄武岩浆 ;前者演化成辉长岩-辉绿岩-辉石玄武岩系列 ,具有洋脊型玄武岩特征 ;后者演化成辉石岩-辉长闪长岩-钠长玄武岩-苦橄玄武岩系列 ,具有准洋者玄武岩特征 .  相似文献   

14.
西藏措勤盆地上二叠统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西藏改则肥下东乡阿多嘎布下二叠统下拉组剖面野外实测中,根据岩性尤其是古生物组合特点,分析该剖面可能有上二叠统的存在。室内大量古生物鉴定结果证实了这一野外推论的正确性。这一发现表明:“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区普通缺失上二叠统”的已有研究结论值得重新认识。该组含有珊瑚,有孔虫,腕足,藻类等丰富的暖水型生物群化石,局部出现珊瑚,层孔虫点礁,这一特点很好地反映了当时古特提斯域从高纬度又转变为低纬度的演  相似文献   

15.
早寒武世巨型化石带的发现及蒙古地轴的解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东方  陈从云 《科学通报》1990,35(5):370-373
  相似文献   

16.
北方造山带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二叠纪放射虫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尚庆华 《科学通报》2004,49(24):2574-2579
华北北部边缘区的二叠纪地层过去多认为是海相浅水沉积. 从内蒙古中部哲斯地区和东部锡林浩特地区二叠纪哲斯组泥岩中发现的放射虫化石等证据表明, 该区中二叠统主体应为深水海相沉积. 北方造山带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中二叠世深水海相地层的确定, 进一步证实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最终拼合至少发生在瓜德鲁普世末之后, 同时根据含放射虫地层的分布和相关生物群的古地理分区推断拼合的位置应位于贺根山蛇绿岩带以南的林西地区.  相似文献   

17.
南秦岭佛坪地区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南秦岭海西 印支期变质带中首次发现含有二辉石的麻粒岩 .这些麻粒岩产于佛平杂岩的下部 ,以中酸性麻粒岩为主 ,其中夹有少量的基性麻粒岩的条带和透镜体 ,主要变质矿物为斜方辉石、单斜辉石、黑云母、斜长石及石英等 ,斜方辉石常退变为角闪石 ,其变质条件为T =72 0~ 780℃ ,P =0 .6GPa .含有麻粒岩的佛平杂岩时代可能为早前寒武纪 .  相似文献   

18.
早寒武世巨型化石带的发现及内蒙古地轴的解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东方 《科学通报》1990,35(5):370-370
1944—1945年间,黄汲清在《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中首次把内蒙古地轴作为太古宙基底长期隆起单位和构造单元提出.它分布于华北地台北缘,几十年来见于国内外文献及大地构造或地质图件.1987—1989年,作者在研究华北地台北缘地质构造演化时对内蒙古地轴进行工作.从板块构造观点分析:1)内蒙古温都尔庙群洋壳残片应在该地轴区域  相似文献   

19.
云南哀牢山带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及其岩石系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哀牢山蛇绿岩带中的变质橄榄岩主要由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组成 ,前者具有原始地幔岩特征 ,后者具有亏损 (残留 )地幔岩特征 .二辉橄榄岩经部分熔融后形成二种原生岩浆 :拉斑玄武岩浆和苦橄玄武岩浆 ;前者演化成辉长岩_辉绿岩_辉石玄武岩系列 ,具有洋脊型玄武岩特征 ;后者演化成辉石岩_辉长闪长岩_钠长玄武岩_苦橄玄武岩系列 ,具有准洋者玄武岩特征 .  相似文献   

20.
芒硝矿层中卤水虾粪粒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东岩 《科学通报》1991,36(17):1322-1325
卤水虾(brine shrimp)系节肢动物门(Arthopoda)甲壳纲(Class Crustacea)鳃足亚 (Subclass Branchiopoda)无甲目(Order Anostraca)卤虫科(Artemiidae)的盐卤虫Artemia salina(Linnaeus),其个体长为10—11mm,雄性体长略小于雌性。它习居于高盐度水体或盐田中。在美国大盐湖,在我国山西、新疆、内蒙古、青海和西藏的某些盐湖以及东部沿海,例如,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区)”的晒盐池内均有广泛分布。卤水虾的主要食物是细菌、藻类、原生动物、有机物或无机物的碎屑。卤水虾的体色随地区或年龄而异,或由所吃的食物而改变,在高盐度卤水中通常呈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