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宏涛 《科学》1999,(11):56-57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皆处于永恒的运动与变化之中,这是因为一切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与否定两方面的因素。肯定方面决定了一事物存在的连续性,否定方面则决定了一事物存在的暂时性和相对性。在唯物辩证法中,事物有质和量两种规定性,这两种规定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基础在于事物的运动本质,也就是说这种转化依赖于事物中肯定与否定方面的数量。在自然科学中有两类量。一类是有量纲量;一类是无量纲量即纯数。对有量纲量来说,当肯定方面多于否定方面时,事物的“质”存在,事物处于量变阶段:当肯定方面等于否定方面时,量变停止;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事物,所谓模糊事物是指和模糊性概念相联系的事物,其特点是外延不分明。例如,医学中的“发高烧”,气象中的“连阴雨”,工程中的“大型工程”等等,这里高与低,阴与晴,大与小都是外延不分明的模糊性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人们利用计算机来处理这类模糊事物。因此,寻求处理模糊事物的合适的数学工具很自然被提到日程上来了。早在1937年,M.Black对模糊性曾作过逻辑方面的讨论,1951年K.Menger在“法国科学院报  相似文献   

3.
联想创造法     
人类不能没有联想,人类在创造中认识联想,在联想中不断创造.什么是联想呢?联想就是由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想到别的事物.它具有无边无际、有始有终、无拘无束、有缘有由4个特点.联想的事物也许很不起眼,但是,由不起眼的事物联想出来的却是闪光的创造,甚至是人的奇迹——联想的创造。我们把联想与创造的关系归纳起来,认识如下:第一,创造前的联想是创造的发芽剂,联想前的创造是即将破土而出的种子;第二,创造中的联想是创造的催化剂,联想中的创造是正在进行的化学反应;第三,创造后的联想是创造  相似文献   

4.
评《可拓工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树林  贺仲雄 《科学通报》1998,43(21):2351-2352
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开拓的历史,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解决矛盾、进行开拓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如何将不相容问题转化为相容问题,找出不相容问题的内在机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客观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存在着质与量的辩证统一,经典数学研究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在一定条件下有广泛的适用性,但解决矛盾既要考虑质的变换又要考虑量的变换,如何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比较全面地研究事物,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由广东工业大学蔡文教授创立的可拓学,正是以不相容问题为研究中心,用矛盾可化为相容的基本思想,从形式化角度去研究矛盾的变化,揭示研究对象之所以产生矛盾的内在机制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与契机的一门新学科。可拓学理论的支柱是物无理论和可拓集合理论,其逻辑细胞则是物元。可拓学引入了把质与量有机结合起来的物元概念,即以事物、特征及事物关于该特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中的阴阳具有多重含义。该文从起源于西方的逻辑学和哲学的角度对其内涵进行界定,以阴、阳代表事物的相对属性,以阴阳代表事物之间的关系,发现阴与阳之和为常数,阴阳是一类特殊矛盾;从黄赤交角造成的四季光照度变化,推得太极图中的曲线是两条阿基米德螺线,表征了自然界最基本的周期运动--简谐振动。  相似文献   

6.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就要认识地球,认识有关地球的各类事物的发生、发展及演化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科学家从不同角度去研究、了解地球上的一些事物的变化规律,因而产生了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等各种不同学科。尽管人类很早就想很好地了解地球,但是正如真正地形成科学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都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  相似文献   

7.
环顾周围的事物,处处可见主体附加的创造:沙发套、鞋垫、衣服衬肩、绣花手绢、锅盖、桌面玻璃板、挂历广告、地膜覆盖、洗衣机定时器、糖包子、眼镜链……自行车刮泥板等等.几乎每一件事物都同主体附加有关、有缘、有联系.许多人就是用主体附加的方法迈出了创造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刚入高一那会儿,学校开设了小发明选修班,凭着平日那股子好动、好钻、好动手、好新奇事物的冲动,我报了名.从此,这个奥妙无穷的新天地深深吸引了我.辅导老师许老师讲解的一件件小发明更是让我的思绪翱翔在无穷的天空中.从那时起,我学会了试图用不同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9.
地图制作就像是一项奇特的艺术,它能展现上千年以来事物的变迁.事物都在发生变化:捷克和斯洛伐克不再是一个国家;缅甸的称呼由原先的Burma改成了Myanmar;孟买的称呼由原先的Bombay改成了Mumbai;咸海比50年前缩小了1/4.  相似文献   

10.
《知识就是力量》2000,(2):48-49
耶路撒冷是一幅不同文化与民族、不同人民与聚居区、旧事物与新事物的镶嵌画,是各种对比鲜明的事物构成的有个性的联合体。 时光刻下的历史 公元前1003年,大卫国王把耶路撒冷定为王国的首都和犹太人民的宗教中心。大约在40年之后,他的儿子所罗门建造了圣殿作为以色列人的宗教和民族的中心,还把耶路撒冷改造成为一个帝国的繁荣都城。大卫王朝在耶路撒冷建都长达400年之久。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在一个自然体系中,各组元之间是秩序井然的。作者认为,在不同的自然体系之间有着许多可类比的相似秩序和规律。本文首先阐述其中的5条。 1.一个自然体系有一组“始祖事物”同一自然体系的各组元总源于同样的一组事物。例如,如果元素体系的各组元即各元素,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所构成,那未,质子、中子和电子便是元素体系的“始祖事物”。烃体系的  相似文献   

12.
郭风学 《科学之友》2003,(10):39-39
形象思维主要是借助于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联想的思维。物理学中的惯性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数学中的微积分、医学中叩诊法的发明等等就是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精品。形象思维的重要形式是联想,而联想是形象思维探索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联想有以下几种类型: 接近联想这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在空间和时间上与之相接的另一事物的过程。伽利略曾经这样想:假如有人在平路上推着一辆小车突然松手,小车还会继  相似文献   

13.
模仿发明方法是模仿某个事物,创造出新的事物来,被模仿的事物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植物,可以是他们的某种特点;可以是人,可以是人体的一部分;可以是某个过程;可以是某种状态等。 对于动、植物外部形状的模仿有:模仿松柏等乔木的矮锥形树冠可以抗风的特性,在海边建立的灯塔、电视塔是锥形的。飞机的两翼形状模仿鹰类展翅作稳定飞行的形状,骨架轻,强度大,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4.
生物全息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叶形、果形、人手指的数目都被发现有了新的意义。看着这些早已熟视了的事物,就好象是第一次看到它们似的,使我们感到了极大的惊异。  相似文献   

15.
蔡天新 《科学》2006,58(5):52-54
数学家用一个名称替代不同的事物,而诗人则用不同的名称意指同一件事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杨纪珂 《科学通报》1975,20(9):406-406
事物的差异性 用科学的观点去仔细观测自然界的事物,不难发现同类的事物总是有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天空中,每颗恒星虽可按光谱和光度分类,但在同类型的许多恒星中并没有在光谱或光度上完全相同的两颗星。在地底下,各种岩石和矿床虽可按化学成分和岩相组织分类,可是也没有两  相似文献   

17.
计算的未来     
当我们把技术更多地集中在人们的需要上时,也许我们能对未来许下一个更大的愿望:前三次社会经济学革命都是建立在具体事物之上的──农业革命的犁、王业革命的动力机和信息革命的计算机。现在可能是世界考虑第四次革命的时候了。这次革命不再针对事物,而是针对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我们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8.
一、飞跃的两种形式飞跃是事物性质变化的决定性环节。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都不是一条不间断的量的渐进线,量的渐进过程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中断,即引起质变、飞跃。事物通过渐进过程的中断,才能实现由旧质到新质,由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转化。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客观世界中的飞跃具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飞跃其状态在跃变过程中是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例如飞行的子弹碰到钢铁的墙壁,速度产生一个跳跃式的急剧变化,掉头反向弹回。跃变过程中子弹速度是随着遇到的弹力,随着钢铁的形变而变化的。钢铁的形变从零达到最大,子弹速度的改变也从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9.
时间是什么? 仔细地静下心来,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强有力地跳动,钟表正在"嘀嗒、嘀嗒"地走,再把思维延伸开去,想想自己周围的人,想想所处地区的所有事物,整个人类,整个国家,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行.  相似文献   

20.
在大自然中,生态系统大概是我们见到的最神奇的东西了。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动物之间、动植物之间、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环环相扣,相互交错,相互联结,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