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用5个化学合成的寡聚脱氧核苷酸片段作为诱变引物。对枯草杆菌蛋白酶E基因同时进行体外诱变,转化了经打点杂交及温度梯度洗膜法筛选出了若干在5个预定位点同时突变了的突变子,其突变效率达到50%。同时还得到了1个四点突变的突变子。突变子经DNA测量测序分析,充分肯定了突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猪β干扰素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并按酵母密码子的偏好性,在引物中对稀有密码子进行同义突变,即第3位的TAT基因突变为TAC,第7位的CGA基因突变为AGA,第164位的CGG基因突变为CGT。同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定点突变技术,把17位的半胱氨酸密码子TGT突变为丝氨酸密码子TCT,构建poIFNβSer17...  相似文献   

3.
观察Fractalkine从旧大陆猴向人猿超科进化过程中基因的进化规律,为研究Fractalkine基因的进化和免疫学功能演变关系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先用简并引物PCR(Degenerated PCR)法分别扩增Fractalkine的3个外显子,其产物经琼脂糖凝胶回收、纯化后测序,然后用BioEdit,Clustal及DNAStar软件拼接、分析各物种间基因序列的差异.发现人猿超科较旧大陆猴Fractalkine基因除了有散在的点突变外,在其粘蛋白样区还有一明显的30个核苷酸的缺失突变,并对突变的可能机制及其对Fractalkine可能的功能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大肠杆菌中青霉素G酰化酶(PAC)的调节基因(pacR)翻译起始密码定点突变株。对突变后PAC的表达调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株的pac基因表达后能正常加工成24ku、65ku的α亚基和β亚基;突变后,虽然PAC表达仍需要苯乙酸诱导,但是,可诱导性提高,形成低组成型表达,无葡萄糖有分解代谢物阻遏效应,因而pacR对PAC表达水平存在着影响,pacR基因是葡萄糖以及它的分解代谢物在分子水平上影响PAC表达的另一作用因素。采用突变株进行发酵生产中,PAC产量较亲株提高3倍,而且可以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有利于改善PAC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大引物PCR定点突变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引物PCR定点突变方法进行改进,主要包括:避免在一个PCR反应中同时使用扩增全长基因的常规引物,选择不同载体克隆原始基因和突变基因,通过抗性选择筛选突变子,从而完全避免原始基因的干扰.实验结果证明利用改进后的方法进行基因点突变,可以减少操作步骤,提高突变频率.  相似文献   

6.
定点突变技术在转氨酶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定点突变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此技术在改造转氨酶的活性、稳定性及底物特异性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定点突变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能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构建Hlrg基因的定点突变体,研究突变Hlrg基因表达的蛋白对HepG2细胞的影响.首先利用数据库对Hlrg基因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用PCR法构建Hlrg基因的定点突变体.将突变的Hlrg基因克隆到pcDNA3.1(+)载体中,并稳定转染到HepG2细胞中.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观察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对HepG2细胞的影响.结果获得了针对Hlrg基因的定点突变体,亮氨酸拉链中的第二个亮氨酸被突变成丝氨酸.发现稳定表达HLrgm蛋白的HepG2细胞中出现一定比例的凋亡细胞.表明构建了Hlrg基因定点突变体,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观察Fractalkine从旧大陆猴向人猿超科进化过程中基因的进化规律,为研究Fractalkine基因的进化和免疫学功能演变关系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先用简并引物PCR(Degenerated PCR)法分别扩增Fractalkine的3个外显子,其产物经琼脂糖凝胶回收、纯化后测序,然后用BioEdit,Clustal及DNAStar软件拼接、分析各物种间基因序列的差异.发现人猿超科较旧大陆猴Fracta-lkine基因除了有散在的点突变外,在其粘蛋白样区还有一明显的30个核苷酸的缺失突变,并对突变的可能机制及其对Fractalkine可能的功能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利用CRISPR/Cas9系统建立一种新型、高效的定点突变和基因修复的新方法——引入阻断突变碱基的CORRECT(Consecutive re-Guide or re-Cas steps to Erase CRISPR/Cas blocked Targets)方法,本研究使用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在线设计工具,针对人β-珠蛋白(HBB)基因设计小向导RNA (small guide RNA,sgRNA),构建PX459-sgRNA-Cas9共表达质粒,然后以含阻断突变碱基(G>T)的单链寡核苷酸(single-stranded Oligo DNA Nucleotides,ssODNs)为同源模板,通过脂质体转染HEK293T细胞,并通过Sanger测序和酶切(T7EⅠ和AatⅡ)检测编辑效率,最后通过Sanger 测序分析敲除HBB单克隆细胞的基因型。结果表明,成功构建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HBB-28(A>G)基因纯合定点突变的HEK293T细胞株。阻断突变碱基优化的ssODNs减少Cas9蛋白对靶点的再次编辑,提高了整合效率。本研究建立的新型点突变技术可以高效获得纯合定点突变的HEK293T细胞株,既为单碱基突变疾病模型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又为基因修复治疗提供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定点饱和诱变技术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蛋白的定向进化和代谢途径的研究,然而建立偏爱性低的高质量饱和突变库一直面临着严峻挑战.提出一种改进的建立智能突变体文库的方法,选取柠檬烯环氧水解酶(LEH)为突变对象,摒弃传统的NNK/NNN密码子简并引物,采用半理性设计突变氨基酸的方法,将PCR反扩载体与T5介导的克隆方法联用,构建一个随机的四点组合突变体库,突变效率高达81. 25%.此外,突变库的偏爱性大大降低,突变氨基酸的分布趋于平均,表现出低测序倍数基础上的高覆盖率.因此该方法极大提高了突变库的质量,降低了筛选成本,为蛋白质工程和生物合成的研究提供了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腈水合酶基因的重组表达水平,提出了3种基因策略:在重组大肠杆菌中共表达激活子序列、在重组毕赤酵母中表达以及对α亚基的起始密码子进行定点突变。结果表明:对α亚基的起始密码子进行定点突变的基因策略为最佳方案,突变后的腈水合酶基因在重组E.coli XL1-Blue(pUC18-NHBAM)中表达时,腈水合酶的比酶活(以干菌质量计)提高到51 U/mg。进一步以pET28a为载体,插入突变后的腈水合酶基因,构建重组菌株E.coli BL21(DE3)/pETNHM。对优选菌株进行培养条件和诱导条件的优化,腈水合酶的最高比酶活达到450 U/mg。  相似文献   

12.
定向进化包括随机基因文库生成、基因在合适宿主中的表达和筛选目标特性变体. EvolvR作为一种CRISPR介导的新型定向进化技术,可以使目标序列在一天内完成整个进化过程. 目前,EvolvR只报导用于抗性基因的突变,以及串联最多2个sgRNAs以扩大突变窗口长度. 本研究旨在探究EvolvR系统在酶基因序列定向进化中的适用性以及突变效率, 同时在此基础上扩大EvolvR的突变窗口长度. 该研究结果表明,将4个能高效表达的单个sgRNA 串联,成功检测到靶向同一基因的3个不同靶位点,证明了EvolvR具有在目标基因区域大范围制造突变的潜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为利用EvolvR系统对目标酶基因实现定向进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嗜盐α-淀粉酶基因进行改造,并探索嗜盐α-淀粉酶的嗜盐特性。【方法】从非嗜盐的大肠杆菌JM109中克隆到一个嗜盐α-淀粉酶基因k6并进行重组表达。通过同源建模,确定Na+结合位点上的氨基酸残基,并对相应位点进行定点突变。最后对突变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相对于野生酶,突变酶更加嗜盐,其最适NaCl浓度由2mol/L增加到3mol/L,最适pH值为7,最适温度为50℃,酶活力为4 831U/mg,提高近4倍。经HPLC检测,突变酶与2%(W/V)可溶性淀粉反应后的产物为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的混合物。【结论】嗜盐α-淀粉酶基因k6的嗜盐特性与Na+结合位点具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改进的Oligo诱导DNA定点突变方法,此法制备的含U野生型模板DNA在JM107中的存活率从5% ̄10%下降至1% ̄2%,诱变反应终产物转染JM107产生的斑数比原法提高15 ̄20倍,诱导连续4个核苷酸替换产生的突变频率达80% ̄85%,即使诱导连续12个核苷酸的缺失,也能获得40% ̄50%的突变频率。  相似文献   

15.
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以野生型大肠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为模板,获取3种突变型(Cys85Ser.Cysl51Ser,Cys85/151Ser)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 Ⅰ与Pst Ⅰ将3种突变基因片段插入到克隆载体pUC18上,进行蓝白筛选,将筛选的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  相似文献   

16.
刘晓灿 《广西科学》2005,12(3):216-220
回顾蛋白质工程研究及应用技术、手段和方法,分析定点突变及化学修饰在改造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异同。定点突变技术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已知DNA序列中取代、插入或缺失一定长度的核苷酸片段。该方法与使用化学因素导致突变的方法相比,具有突变率高、简单易行、重复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应用定点突变技术进行流感病毒NS1蛋白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流感病毒NS1基因敲除毒株(delNS1毒株)的获得可以使我们建立更有效的生物学关系,主要表现在流感病毒繁殖周期和致病的过程中,流感病毒NS1蛋白和双链RNA活性蛋白激酶(PKR)之间的生物学关系.资料表明,缺少功能性的PKR可以使delNS1毒株在其他非允许宿主中繁殖,这表明流感病毒NS1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对抗或阻止PKR调解抗病毒效应.因此,本实验为了证明流感病毒NS1蛋白对其复制和毒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定点突变技术进行流感病毒NS1基因的第38位和第41位氨基酸残基位点的定点突变;然后进行细胞转染包装成新的缺陷病毒;再对其进行转染后产量的测定,如TCID50和PFU.结果包装成的缺陷病毒与包装成的非缺陷病毒相比,缺陷病毒的TCID50和PFU明显下降.结论本实验证明了流感病毒NS1蛋白在流感病毒复制过程中,使其产量和毒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Salsolinol 合成酶是一种催化多巴胺和乙醛生成Salsolinol 的酶,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研究发现Salsolinol 合成酶与泛素的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只有4 个氨基酸位点有差异。本研究以泛素基因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4 个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将突变基因片段克隆到载体pET30a-GST 上,构建pET30a-GST-Sal synthase 重组载体,转化BL21 后,IPTG 诱导重组菌表达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柱纯化。结果表明,实现目的位点的定点突变,获得Sal 合成酶基因,成功构建了GST-Sal synthase 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后得到较高纯度的GST-Sal synthase 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定点突变技术,将人胰岛素原基因编码框中A11位氨基酸残基与A12位氨基酸残基进行了互换,构建了[CysA11Ser,SerA12Cys]人胰岛素原突变基因.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对突变体基因进行了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变复性研究及初步的分离纯化,获得了具有稳定结构的突变体蛋白质,探讨了突变体A链链内二硫键的形成状况,为进一步深入揭示A链链内二硫键的角色与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巢式PCR结合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技术,改进点突变模式小鼠的基因分型方法。方法 以ob/ob鼠和db/db鼠为样本,剪小鼠脚趾编号并提取基因组DNA。根据突变位点参考序列设计巢式PCR引物并进行两轮扩增后,对产物进行HRM分析,获得基因分型结果。同时,通过PCR-SBT法和PCR-RFLP法对分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 对80只ob/ob鼠和65只db/db鼠进行了检测,巢式PCR-HRM法能够准确地分辨出3种基因型。在ob/ob鼠中,鉴定得到的纯合子、杂合子和野生型分别为21、47和12只。而在db/db鼠中,纯合子、杂合子和野生型分别为23、33和9只。巢式PCR-HRM法的分型结果与PCR-SBT法和PCR-RFLP法的结果高度一致,且分型结果与小鼠表型一致。结论 建立的巢式PCR-HRM法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的基因分型方案,适用于大批量点突变模式小鼠的基因分型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