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原 《科学之友》2003,(12):22-22
众所周知,鱼雷本身并没有多大能源,被发射出去后,它的航程一般不会超过4万米。如果没有击中目标,鱼雷在跑完航程以后,就会沉到海底或者自行爆炸。然而,有一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英国舰队发射向德国舰队的“死神”号鱼雷,当时没有击中目标,却既未下沉,也未自行爆炸,而是神秘地飘入了大海。它在大西洋海域里时隐时现,曾经好几次和德国潜艇打照面,也和公海上的商船绕过圈子,成为航海者多年来噩梦。1945年以前,“死神”号鱼雷曾飘到了太平洋海域。在太平洋海域里行驶的商船只要一发现它,立即吓得赶紧改  相似文献   

2.
正塑料垃圾是否会给海洋生物传播疾病?科学家发现,珊瑚患病与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有关。美国生物学家乔拉·兰姆曾在澳大利亚大堡礁潜水,她潜游的海域色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但她仔细一看发现,水中竟漂荡着一些塑料垃圾。这实在令人遗憾!不过,当时她正专心记录珊瑚礁的健康状况,因此对塑料垃圾没有太在意。  相似文献   

3.
南沙海域沉积物Sr-O同位素组成与古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训唐 《科学通报》1993,38(19):1786-1786
南沙海域地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汇带,它的形成和发展受三大板块的共同制约,它是一个既具有封闭性、又有海峡与印度洋和太平洋相通的海域。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海域的形成和发展,对该区沉积物进行了系统的Sr,O同位素组成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废弃塑料污染是当前令人头痛的一个环境大问题。微塑颗粒究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怎样的影响,是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2010年,“大太平洋垃圾补丁”成为头条新闻。太平洋环流形成的巨大涡流困住了漂浮的塑料垃圾,形成了大太平洋垃圾带。在这个巨大环流中充满了微塑颗粒,导致海龟和海鸥等海洋生物死亡。但微塑颗粒污染只存在于海洋系统中吗?事实上,它们也存在于其他系统中,  相似文献   

5.
正在太平洋,有一个被称为北太平洋环流的循环暖水区(橙色区域),面积达800万平方英里。该环流是一片海洋混合受到阻碍的海域(尽管令它久负盛名的是浮动的巨型人类垃圾块)。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海洋研究学家菲比·伍德沃斯-杰夫科茨(Phoebe WoodworthJefcoats)表示,由于地球持续变暖,科学家认为这一区域可能会再扩大850~1000万半方英里(黄色区域)。  相似文献   

6.
太平洋也有魔鬼三角区 翻翻历史资料,远古的不论.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无数巨轮在日本以南空旷清冷的海面上神秘失踪,其中大多数在失踪前没有能发出求救信号.也没有任何线索可以解答它们失踪后的相关命运。如在地图上标出这片海域的范围。在西太平洋海域上,它恰恰是一个与百慕大极为相似的三角区域.这就是令人恐惧的日本龙三角。  相似文献   

7.
首次航母编队大海战 1942年3月末,在偷袭珍珠港后不到4个月,日本在太平洋上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目标就已达到.数百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沦入日军之手;中途岛以西中部太平洋数以千计的岛屿和大约3000万平方海里的广阔海域,一时成了日本的"内陆"和"领海".最重要的是,婆罗洲、苏门答腊和爪哇的高产油井为日本提供了所需的原油,日本称这片地区为"南方资源区".  相似文献   

8.
黄磊  李芊  徐向荣  袁晓婕  林朗  李恒翔 《科学通报》2020,65(24):2627-2635
西沙群岛作为我国最大的海洋珊瑚礁区,目前对于微塑料这类新型海洋污染物的研究仍鲜见报道.本研究以西沙群岛海域30个表层海水中采集的微塑料为样本,对微塑料的空间分布、组成及可能的来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微塑料广泛存在于西沙群岛海域表层海水中,丰度在10~130个/m3,长度多在1~3 mm之间(64.8%),形态主要为纤维和薄膜,颜色多属透明(56.8%)和蓝色(40.2%),化学组分主要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6.2%)和聚丙烯(20.3%).(2)微塑料在西沙群岛海域表层水体中空间分布不均,其分布主要受海水运动、人类活动以及地形地貌特征的影响.与国内外已有研究结果相比,西沙群岛海域表层海水中的微塑料整体处于较低的含量水平.(3)对微塑料形态特征和化学组成的分析表明,西沙海域高强度的渔业活动以及岛上人类活动释放的塑料垃圾可能是其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人类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世纪。深海海域作为人类最后一片知之甚少的未开发区域,由于蕴藏了丰富的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争取海洋权益、发展高新技术、开展外交合作及展示自身实力的重要场所,有人直截了当地说这是一场“蓝色圈地”的争夺。我国有了第一块太平洋底“飞地”1999年,经联合国批准,我国在广阔的太平洋底最终圈定了一块锰结核海底专属采矿区,成了我国第一块在公海底下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的“飞地”。这是我国海洋科学工作者经过几十年艰苦努力,在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而得来的重大成果,是为祖国下个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作…  相似文献   

10.
碟片驿站     
《地海传奇》导演:宫崎吾郎配音:倍赏美津子香川照之冈田准一这个被称为阿斯西的世界是一片广阔的海洋,大海中点缀着许多岛屿,各种生物在各自的疆土上安居乐业。一天,栖息于西海域尽头的龙突然出现在了人类的海域中。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病菌对抗生素抗药性的不断增加,科学家如今已将寻找新型抗生素的目光转向深海,从大洋深处开发新药的时代很快将要来临。"抗生素末日灾劫"从智利海岸到150千米之外的大洋深处,风高浪急的海上之行十分艰苦,在穿越太平洋的这片海域时,如果遭遇海上反常气候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即使是最坚韧的水手也会在这种天气拉锯战下被折磨得吐个天昏地暗。幸运的是,当由英国化学家马  相似文献   

12.
北大西洋淡水扰动试验中东亚夏季风气候的响应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个耦合气候模式执行的一组淡水试验, 研究了在北大西洋高纬度淡水注入量增高的情景下东亚夏季风的响应及其机制, 并与其他耦合模式所做的淡水试验的结果作了对比. 结果显示, 随着北大西洋高纬度海域淡水注入量的增多, 北大西洋经圈环流减弱, 导致北大西洋海表变冷, 从而使得北美区域海平面气压升高, 与之对应的是赤道热带东太平洋海表增强的穿过赤道的东北风, 进而使得该海域内冷水上翻增强, 海表散热加大, 导致海表温度降低, 其结果是赤道以北热带东太平洋Hadley环流减弱, 同时赤道以北热带Walker环流增强及上升支东移, 东亚大陆沿岸出现气旋性风场异常, 最终导致东亚夏季季风区降水减弱. 另外通过与其他淡水试验的比较发现, 北大西洋淡水试验中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受北大西洋高纬度淡水注入量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一个澳大利亚考古队在东太平洋塞班岛附近的海域考察一条古代沉船时,遭遇了一群凶猛的吸血鬼乌贼。面对这些嗜血凶残的家伙,考古队中的一对恋人勇敢地展开了反击……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国家气候中心对未来热带海洋大气状况的预测,2007年下半年有可能发生"拉尼娜"现象。它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显著特点是会使热带太平洋中东部海域的海平面温度低于正常水温。  相似文献   

15.
符淙斌 《科学通报》1985,30(8):596-596
根据经典的“埃尔尼诺”模型,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场演变的基本特征是:南美州沿岸海域首先出现异常暖水,然后向西传播直到扩展至整个中、东太平洋,但通常不越过日界线。 最近的一次“埃尔尼诺”事件,也就是出现在1982—1983年的“埃尼尔诺”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兴趣,不仅是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而且为各国政府和人民所关心。据说,在此期间世界上许多地区发生的气候异常都与此事件有某种联系。这一次“埃尔尼诺”被称之为“出乎  相似文献   

16.
头发做钻石     
美国科学家研制成一种革命性工艺——塑料,它有望取代普通的电灯泡。发光塑料是一块极薄的透明片,它会在有电流通过时发光。这种塑料能将电能转变成光子流,发出的光与自然光没有任何区别。  相似文献   

17.
现代破冰船和破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和北冰洋海域,一直有货船在航行。世界贸易的一部分,就由它们进行着。在这些海域,一年之中有好几个月都有流冰四伏,间或还有冰山。为了在这些海域航行,就必须有破冰船。破冰船的显著特征是它的船形、结实的船头、机械设备和螺旋桨。在船形上,破冰船是纵向短而横向宽,因此呈现出短而粗的外貌。芬兰造船厂造出的破冰船占世界总数的60%左右,其所造的现代破冰船将舰桥和船员宿舍叠置在甲板上。这种设计在船体内为其强大的主机、辅机、其他机械设备以及传动系统等留出了空间。破冰船的另外一个特点,船头处吃水很浅,从…  相似文献   

18.
何京 《科学之友》2005,(6):29-30
据资料表明,海洋的神秘地带并不止百慕大三角区一个。“神秘地区”至少有7个:百慕大三角区、日本海域三角区、大西洋附近海域、太平洋夏威夷至美国大陆间的海域、葡萄牙沿海、非洲东南部海域以及哈特勒斯角。  相似文献   

19.
何京 《科学之友》2005,(11):29-30
据资料表明,海洋的神秘地带并不止百慕大三角区一个."神秘地区"至少有7个:百慕大三角区、日本海域三角区、大西洋附近海域、太平洋夏威夷至美国大陆间的海域、葡萄牙沿海、非洲东南部海域以及哈特勒斯角.  相似文献   

20.
杨俊鸿  陈敏  邱雨生  李艳平  马嫱  吕娥  张润  黄奕普 《科学通报》2006,51(23):2797-2802
利用1999年7~10月和2003年10~12月实测的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区表层水226Ra含量, 结合文献所报道的历史数据, 发现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 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区表层水体226Ra含量呈下降趋势, 反映出全球变化导致该海域生态系结构的变化. 全球增暖一方面导致了该海域水体层化作用的加强, 进而导致上层水体Ra补充量的减少; 另一方面, 全球增暖导致海域生物生产力的升高, 进而导致Ra迁出量的增加. 226Ra含量的上述变化与文献报道的该海域叶绿素a、硅酸盐、磷酸盐含量与初级生产力的历史变化趋势相吻合, 确证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区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正发生着可观测的生态系统变化. 在上层海洋层化作用加强的情况下, 为维持海域升高的生物生产力, 其“新”氮可能的来源是海洋的固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