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家槐 《科学通报》1980,25(8):369-369
R3胰岛素晶体结构的测定,推动了人们试图继续用X射线分析法去研究不同晶系胰岛素的结构、不同种属胰岛素的结构,以及经化学修饰的胰岛素结构。不久前,我国晶体学工作者也报道了用分子置换法测定去B链羧端五肽胰岛素(简称DPI)的初步结果。这些结果对了解胰岛素结构的可柔性提供了很多有趣的信息,对于在分子水平上深入探索这个激  相似文献   

2.
饶子和 《科学通报》1984,29(23):1454-1454
B链羧端去五肽(B_(26-30))胰岛素(简称DPI)是研究胰岛素结构与功能关系的一个重要的胰岛素类似物。生物化学研究表明,DPI虽然比胰岛素少近十分之一的氨基酸残基,却仍然保持相当高的胰岛素活力;而由DPI再去两肽(B_(24-25))的去七肽胰岛素则几乎完全丧失胰岛素的生物活力。许多研究都指出,胰岛素的B_(24),B_(25)残基对于胰岛素功能的发挥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李家瑶 《科学通报》1981,26(16):1011-1011
本刊曾报道去B链羧端五肽胰岛素(简称DPI)-K_2HgI_4重原子衍生物的分析,用这个重原子衍生物,运用SIR法得到了一个4(?)分辨率的DPI分子在C_2空间群中排布的初步结果。由于该重原子衍生物质量不够好,所以结果尚待进一步肯定。为了得到DPI分子在晶胞中的确切排布以及原子水平上的三维结构,多对同晶置换法仍是目前测定生物大分子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为此,我们在DPI晶体生长及重原子衍生物制备方面做了进一步探索,获得了某些  相似文献   

4.
徐玥 《科学通报》1981,26(23):1460-1460
去七肽(B24-30)胰岛素(DHPI)是胰岛素B链C端经限制性酶解法切去相应肽段后没有活力但能结晶的胰岛素类似物。DHPI能结晶,因此用X-光衍射法研究DHPI的立体结构,对于了解胰岛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重要作用。前此报道DHPI的晶体是薄片状的,因此进一步寻找了其它的结晶。结果发现,去七肽胰岛素可以在含某些有机溶剂的0.05M柠檬酸溶液中结晶。结晶方法基本上用过饱和静止法。先配DHPI的贮存液,使含有0.05  相似文献   

5.
王大成 《科学通报》1986,31(9):694-694
一、引言 在精细地测定胰岛素的晶体结构之后,从三维水平研究胰岛素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就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由于胰岛素的受体极难获得,试图通过研究胰岛素与其受体复合物的结构来比较直接地认识胰岛素作用的努力,迄今未能成功。因此,对一系列活性敏感胰岛素修  相似文献   

6.
张京利 《科学通报》1990,35(11):866-866
α-人心房肽具有强大的利尿、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作用。为满足人们对其药理及生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实验,我们用溶液法成功地合成了该28肽。但在文献[3]报道α-人心房肽带保护基的5个片段合成中,其中1个六肽片段(11—16)的总收率不够理想,这样将会影响到α-人心房肽的大量合成。为此,我们对该六肽片段的合成又作了进一步的研究。首先按原路线改用N-羟基苯骈三唑活泼醋法进行缩合(合成路线见图1)。  相似文献   

7.
作者曾报道用多核苷酸磷酸化酶(PNPase)使寡核苷酸进行3′端磷酰化的方法.本文发展了这一方法,将它应用于合成一定序列的多核苷酸.其原理是利用PNPase 将某核苷二磷酸与7甲基鸟苷二磷酸(~(m~7)GDP)在引物存在下共聚,然后再选择性地消去聚合物中的7甲基鸟嘌呤残基,这样就可以限制性地在引物的3′端引入一定数目的其他核苷酸.被引入的核苷酸的数目可以用加入核苷二磷酸与  相似文献   

8.
向义和 《自然杂志》2011,33(4):231-238
笔者介绍了酶促DNA合成研究的进展。科恩伯格和他的同事经历了从合成核苷酸、核苷三磷酸到合成DNA的历程。他们分离并提纯了DNA聚合酶,弄清了合成DNA的最直接的前体,揭示了DNA合成的化学机理,合成了具有感染性的噬菌体ΦX174DNA。  相似文献   

9.
张延忠 《科学通报》1984,29(12):762-762
在远离晶化温度的低温范围内,非晶软磁合金中发生的结构弛豫,从而引起的磁性能变化与它们的实际应用密切相关,因为在实际应用中,软磁材料的温度稳定性是很重要的。本文报道了利用起始磁导率等温衰减的测量对非晶合金(Fe_(0.1)Ni_(0.35)Co_(0.55))_(78)Si_8B_(14)和Fe_(40)Ni_(38)Mo_4B_(18)的低温结构弛豫动力学行为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万柱礼 《科学通报》1994,39(12):1130-1130
为了研究各种胰岛素类似物的结构特征和B链羧端肽段的运动特征,在对各种胰岛素类似物广泛的结构比较基础上,梁栋材等人提出了胰岛素分子与其受体分子相互作用的两性表面,阐述了胰岛素分子在与受体结合过程中B链羧端肽段的运动及构象变化特征.Derewenda等人对B29-Al交联胰岛素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B29-Al肽键的联结限制了B链羧端的运动,导致胰岛素失活.其它B链羧端的人变异胰岛素和修饰胰岛素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B链氨端去三肽(B1-B3)猪胰岛素的初步晶体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晶体结构的研究表明,三方二锌猪胰岛素分子的B链N端肽段呈一种伸展结构,并相当程度地露于分子的表面,运动性较大。随着周围溶液环境的改变,如在四锌胰岛素中所表现的那样,其取向可做较大幅度的改变,其中分子Ⅱ中的Bl-B8残基由原来的伸展变为α-螺旋,由于B链N端肽段的一级序列,尤其是其中的B1-B3残基,在不同种属中的变化较大,一段时间以来,占主导的看法是认为它与分子的免疫活性相关,而与其生物活性关系不大。Des-Phe~(Bl)-Ins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一观点,它几乎保留了天然胰岛素的全部生物活性,同时免疫活性明显下降。但是,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有关Des-(Phe-Val)~(Bl-2)-pig Ins,Des-(Phe-ValAsh)~(Bl-3)-pig Ins,Des-(Phe-Val-Asn-Gln)~(B1-4)-human Ins,Des-(Phe-Val-Asn-Gln-His)~(B1-5)-human Ins等的研究表明,这系列衍生物的生物活性随着N端氨基酸的逐步减少而明显下降。因此,人们越来越认为B链N端残基可能直接参与和胰岛素受体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德 《科学通报》1994,39(9):802-802
为研究辅酶B_(12)在生物体内的多种新陈代谢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们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辅酶B_(12)及其模型化合物的Co—C键极不稳定,为进一步研究这类化合物的性质带来了极大困难.本文利用光谱电化学具有现场监测反应过程的特点,研究辅酶B_(12)模型化合物的生成和解离过程,寻找合成模型化合物的反应条件.在此基础上用电有机合成方法合成.这是我们前期工作的继续.  相似文献   

13.
杨士珍 《科学通报》1982,27(2):110-110
胰岛素原是胰岛素的前体,本身生物活力很低,只是在胰脏β-细胞中经酶解后才释放出胰岛素发挥其作用,同时也释放出一分子C肽和两对碱性氨基酸.人胰岛素原C肽部分是三十一肽,其他动物的C肽与人C肽的差异较大.尽管C肽的功能尚不清楚,但人体血浆中C肽含量是检测β-细胞释放胰岛素功能的最好指标.临床放射免疫(放免)方法测定血清中C肽含量已是许多国家糖尿病研究中较为重要的手段.放免建立的先决条件是具备天然的或合成的  相似文献   

14.
卫浩然 《科学通报》1986,31(2):141-141
晶体结构研究表明,三方二锌猪胰岛素分子的B链位于分子表面,呈伸展构象,和附近近的A_(13) Leu、A_(14) Tyr等残基有序地排布在一起。在胰岛素六聚体空间结构模型中,这些残基与相邻的另一个二聚体同样的残基靠近,共同组成了二聚体间的疏水相互作用。这一区域的变动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胰岛素六聚体的形成过程和以胰岛素六聚体为堆积基础的结晶性质。  相似文献   

15.
薛楚标 《科学通报》1987,32(22):1703-1703
N-羟基琥珀酰亚胺(HOSu)活泼酯法具有缩合产物旋光纯度高等特点。因此,它在肽合成尤其是通过片段缩合的肽合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HOSu活泼酯法易发生一些副反应,形成极为不利的副产物,如在活化步骤形成琥珀酰亚胺氧羰基-β-丙氨酸的HOSu酯  相似文献   

16.
巴信武 《科学通报》1993,38(24):2243-2243
本文给出描述A_(a1)B_(b1)-A_(a2)B_(b1)缩聚反应相转变的广义标度律。研究非线性缩聚反应的相转变问题,首先给出k次高分子矩的解析表达式。对于A_(a1)B_(b1)-A_(a2)B_(b2)型缩聚反应,k次高分子矩的定义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金雷 《科学通报》1991,36(19):1503-1503
目前,免疫反应仍然是各种胰岛素制剂在临床应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即使应用高纯度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也有约7096的患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抗胰岛素抗体。因此,了解胰岛素免疫反应的分子基础,寻求既有低抗原性又保有充分生物活力的胰岛素制剂,在理论和实际上都有重要意义。同时,任何修饰胰岛素在用于实际临床时,也都会遇到免疫问题,因而在通过蛋白质工程途径寻求长效、高效等改性胰岛素的同时,必须了解其免疫特性,在这些  相似文献   

18.
姚斌 《科学通报》1995,40(19):1763-1763
由于纳米Fe-Mo-Si-B合金优异的软磁性能,近年来,人们对非晶合金(Fe_(0.99),Mo_(0.01))_(78)Si_9B_(13)(FMSB)的晶化机制、结晶相、晶粒度及纳米合金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工作都是在真空条件下,非晶FMSB合金条带表面为自由表面的情况下开展的.为了克服由非晶FMSB合金晶化制得的纳米Fe-Mo-Si-B合金的脆性,使之能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我们利用静高压下等温热处理金属Al片与非晶FMSB叠层的方法,制备出Al/Fe-Mo-Si-B纳米合金复合材料.由于在制备中,非晶FMSB与Al片将在界面发生扩散反应,因此,势必影响非晶FMSB的晶化过程和结果.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顾广颐 《科学通报》1995,40(5):403-403
机械合金化法是制备非晶合金粉末的有效途径之一,机械合金化过程中,将两种组元混合,通过长时间的球磨使两种原子间发生电荷转移,即合金效应,最后形成合金.康普顿轮廓对原子外层电子较敏感,能够提供合金效应方面的信息.据此,我们研究了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非金合金Fe_(50)B_(50)康普顿轮廓.  相似文献   

20.
韦钦 《科学通报》1986,31(18):1378-1378
一、引言研究金属玻璃晶化过程是探索金属玻璃微观结构和电学、磁学、力学性能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金属玻璃的稳定性规律的了解,以便对材料更有效的掌握和应用。近期来,对铁镍基金属玻璃的晶化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对六元系统的铁镍金属玻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