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鉴流体黏性的表征方式,引入粉体颗粒表观黏度的概念表征粉体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基于能量耗散原理,利用旋转黏度计测定了含SiO2纳米添加剂的Fe2O3颗粒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表观黏度.实验结果表明,Fe2O3颗粒表观黏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纳米SiO2的加入使颗粒表观黏度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纳米SiO2对Fe2O3颗粒形成了包覆,抑制了颗粒间的团聚和烧结.此外,本研究利用微型流化床研究了含纳米SiO2的Fe2O3颗粒在流化还原过程中发生黏结失流的过程,进一步验证了纳米SiO2对Fe2O3颗粒表观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纳米SiO2显著提高了还原样品的金属化率,延长了还原过程中的黏结时间;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纳米SiO2有效包覆在Fe2O3颗粒表面,降低了铁原子的扩散活性,并充分阻隔新鲜铁之间的接触,抑制新鲜铁的烧结,从而导致Fe2O3颗粒之间难以形成黏结点,由此证明纳米SiO2对流化床内Fe2O3颗粒的还原过程中的黏结失流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TiO2包覆在硅藻土(Diatomite)表面,并采用前驱物沉淀法制备包覆平整致密的硅藻土/TiO2/TiOx珠光颜料,探讨了pH值和煅烧温度对最终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的pH值为5.0时,黑色钛氧化物颗粒细小,在珠光颜料表面分散比较均匀,包覆平整致密.650℃煅烧时,包覆粒子颗粒细小,包覆平整致密;700℃煅烧时,包覆平整致密,但包覆粒子尺寸较大.  相似文献   

3.
包覆燃料颗粒是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的关键组成部分.辐照考验是检验燃料元件性能的重要环节.为检验中国研制的10MW高温气冷试验堆包覆燃料颗粒的质量,在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试验堆FRJ-2中进行了初步的辐照考验.包覆燃料颗粒装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静态辐照考验.辐照时燃耗约5 % fima,辐照温度400~500℃.辐照后经宏观检查、瓷相检验以及用γ探测仪检测放射性活度后,确认这批包覆燃料颗粒没有释放出裂变产物,包覆燃料颗粒完好,没有破损.  相似文献   

4.
磁性纳米TiO2/Fe3O4的制备及光催化去除甲基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磁性纳米Fe3O4表面包覆TiO2制备磁性纳米TiO2/Fe3O4复合光催化剂.用XRD、SEM、FTIR对其表面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Fe3O4表面被锐钛型的TiO2包覆,该磁性纳米光催化剂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80~100 nm.将纳米TiO2/Fe304用着光催化剂去除水中的甲基紫染料,在紫...  相似文献   

5.
Fe3O4磁纳米粒子的炔基修饰包括:纳米磁性Fe3O4粒子的制备,硅胶包覆Fe3O4磁粒子,氨基修饰硅胶包覆的磁粒子,炔基修饰氨基修饰后的磁粒子.并采用苄基叠氮与所制备的炔基修饰磁Fe3O4纳米粒子进行click环加成反应.通过SEM、BET、XRD和VSM分别对Fe3O4和硅胶包覆Fe3O4的表面形貌、比表面积、晶型结构和磁性能进行表征;利用UV-Vis对磁性Fe3O4粒子表面的炔基进行半定量分析;采用FTIR对产物表面基团做定性分析.结果表明,Fe3O4磁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180±20 nm,粒子呈球  相似文献   

6.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纳米微粒,并用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进行表面修饰,制备稳定的水基Fe3O4磁流体,考察加料方式、铁盐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等条件对Fe3O4纳米微粒粒径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表征磁性颗粒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加料方式是影响产物粒径和磁性的重要因素,反滴法制备的磁流体粒径更小,磁性更强;铁盐浓度越高,磁流体粒径越大;随PEG质量浓度增大,磁流体粒径先减小后增大;n(Fe3+)=n(Fe2+)=0.3 mol/L,c(PEG)=50 g/L为最适宜的反应条件;未经包覆的Fe3O4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15 nm,PEG包覆后粒径约为20 nm,呈现出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7.
采用Taylor-Ulitovsky方法制备了非晶态玻璃包覆Fe基微丝,合金芯直径为16 μm,玻璃包覆层厚度为3μm.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非晶态玻璃包覆Fe基微丝进行了组织和结构分析,并采用微波网络矢量分析仪测量了试样的微波电磁参数,计算了样品在2~18 GHz的反射率曲线,结果显示在高频时玻璃包覆Fe基非晶微丝阻抗匹配性好,吸收率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热处理在多壁纳米碳管上负载2种金属氧化物颗粒,以其为催化剂,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包覆金属粒子,并利用XRD、TEM、FESEM和EDS对催化剂和产物的物相组成、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金属氧化物颗粒均匀地负载于纳米碳管的管壁上,所制备的碳包覆金属粒子粒径较为均匀, 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9.
高温气冷堆包覆燃料颗粒破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覆燃料颗粒是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的关键组成部分,是阻挡放射性裂变产物释放的主要屏障。包覆燃料颗粒的破损率是一项直接影响高温气冷堆运行安全特性的重要质量监控指标。采用燃烧-硝酸浸取法(在 850 ℃空气中灼烧, 9h; 90 ℃, 7mol/L HNO3, 10h)对包覆燃料颗粒的破损率进行了测试研究。制定了测试流程,给出包覆燃料颗粒的自由铀含量与浸取时间的关系曲线,确定了最佳的试验温度、硝酸浓度和浸取时间等测试条件,并对6组包覆燃料颗粒破损率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水热法制备磁性Fe_3O_4针状纳米颗粒及亚微空心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出针叶状的Fe3O4纳米颗粒,并最终组装成亚微尺寸Fe3O4空心球.用XRD、FIIR谱表征了样品的相结构.用TEM照片表征样品的形貌,可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产物由针叶状的纳米颗粒最后组装成空心球.用VSM测量了样品的室温磁性,发现Fe3O4空心球表现出铁磁性.  相似文献   

11.
电催化转化CO2技术用于海洋油气中CO2的处理,不但可以高选择性地将CO2转化为CO、CH4等化学品,并且其可以实现在常温常压下的催化转化。本研究将Fe纳米颗粒担载在h-C3N4纳米片上,并通过包覆无定型碳后制备获得了铁基纳米复合催化剂。同时,研究不同的铁前驱体负载量以及煅烧温度对铁纳米颗粒催化剂电催化还原CO2性能的影响,发现在1 100℃焙烧温度下,在铁负载量为2.36 wt.%时,铁纳米颗粒催化剂电催化CO2还原效果最佳,产物CO的法拉第效率可达到88%。  相似文献   

12.
单分子层正癸酸包覆Fe_3O_4纳米粒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微乳液与 Fe2 + 和 Fe3 + 化学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正癸酸包覆的 Fe3 O4纳米粒子水基磁流体 .用光子相关光谱仪 ( PCS)、透射电镜 ( TEM)和 JDM- 3型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制得的水基磁流体进行了表征 .制备了单分子层正癸酸包覆的 Fe3 O4纳米粒子的固态样品 ,并利用 IR,TG,DTG与DSC考查了该固态样品的组成与性质 .发现用一步表面活性剂处理可以直接制得双层表面活性剂包覆的 Fe3 O4纳米粒子水基磁流体 .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纳米Fe3O4磁性颗粒,以壳聚糖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具有生物亲和性的水基Fe3O4磁流体.研究了Fe2+/Fe3+摩尔比、超声时间和表面活性剂用量对磁流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2+/Fe3+摩尔比为1:1·5,滴加氨水时反应温度为70℃时,可制备理想纳米Fe3O4磁性颗粒;超声时间为7·5min左右,质量分数1%的壳聚糖溶液体积占FeO溶液总体积的50%时,有利于壳聚糖分子的包覆,使磁流体具有较高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粉体,通过机械球磨的方法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纳(SDBS)的用量对纳米Fe3O4的包覆结构及其磁流体分散效果的影响。对制得的样品经过XRD,HRTEM,FT-IR和XPS等进行表征。在50 mL水溶液中,当纳米Fe3O4质量为10 g,pH为4.5和球磨时间为5 h时,SDBS最佳用量为0.8 g;SDBS以化学和物理吸附在尖晶石结构的Fe3O4纳米颗粒表面,形成了Fe-O-S化学键使得纳米颗粒表面的包覆结构很难被打破,制得的磁流体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Fe‐6.5Si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M gO绝缘壳层,并通过放电等离子技术(SPS)制备了Fe‐6.5Si/MgO微胞软磁复合材料。经SPS烧结后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及力学性能,Fe‐6.5Si/M gO复合材料的电阻率较Fe‐6.5Si原始粉末提高了30倍,饱和磁感应强度 Bs=1.498 T ;MgO颗粒形成了3D空间结构,使Fe‐6.5Si/MgO软磁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最高达1075 M Pa。  相似文献   

16.
以柠檬酸为改性剂,制备水基Fe3O4磁性纳米粒子,基于静电自组装作用,使壳聚糖分子在水溶液中包覆Fe3O4纳米晶粒,获得壳聚糖/Fe3O4复合纳米颗粒液溶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49.0 nm,标准差为11.0 nm。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纳米颗粒由壳聚糖分子和Fe3O4晶体粒子构成。  相似文献   

17.
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Fe3O4晶相初期加入过量油酸进行包覆,在碱性条件下获得了水基磁流体,通过加入酸或乙醇的简易方法,将亲水颗粒转变为亲油颗粒。对包覆改性后的颗粒进行傅里叶红外(FTIR)、热重(TG)、透射电镜(TEM)以及磁性能(VSM)的表征,结果表明:加入过量油酸形成了内层化学吸附,外层物理吸附的双层包覆结构,酸法改性通过外层羧基的质子化将颗粒转变为亲油性,保留了双层吸附结构,颗粒的失重率最大;TEM观察表明颗粒呈理想的单分散状态,所制备的正己烷磁流体较单层吸附情况下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实验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得到了亲水性磁性纳米Fe3O4,反复清洗过滤、晾干,得到磁性纳米Fe3O4颗粒,并分别对不同实验条件得到的实验产物进行分析,当反应物以1 moL亚铁离子∶2 moL铁离子∶8 moL氢氧根离子的比例进行反应时,得到的Fe3O4纳米颗粒的导电性和磁性最佳.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FeCl3.6H2O和FeSO4.7H2O为原料制备磁性Fe3O4纳米颗粒,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偶联剂对其进行修饰,获得表面氨基化的磁性Fe3O4纳米复合颗粒。通过FTIR、TEM、TGA、VSM和氨基测定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了硅烷试剂使用量对磁性纳米复合微球磁性能和包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PTES成功包覆到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包覆层随着硅烷用量增加逐渐趋于完整并增厚;当硅烷用量较少时,随着用量的增加,磁性能略有提高,而当硅烷用量达到一定值之后,继续增加用量,磁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20.
在单分散准球形-αFe2O3纳米颗粒的悬浮液中,在氨碱催化下,CoCl2水解产生的Co(OH)2沉积在-αFe2O3纳米颗粒表面,形成核-壳粒子.经500℃热处理后,壳层物质晶化为立方晶系Co3O4,壳层厚度约为6 nm.不同的氨碱液对核-壳结构产生影响,在1 mol.L-1尿素溶液的催化下,得到均匀的核-壳结构.应用TEM和XRD分析了产物结构,并利用UV-Vis光谱对复合材料的光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与-αFe2O3纳米颗粒的吸收光谱比较,在光激发下,Co3O4/Fe2O3核-壳粒子光吸收特性发生改变,在可见光区产生新的强吸收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