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师范院校4500名女生2007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师范院校女生体质状况总体良好,但与2005年全国女大学生相比,肺活量、耐力下降明显,身高标准体重偏态分布,超重和肥胖仍需关注.建议加大体育设施及师资投入,增加体育选修项目,并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推动河北省师范院校体育工作,逐步改善师范院校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体脂率作为肥胖的判断标准,探讨腰围(WC)、腰臀比(WHR)、腰身比(WSR)、身体质量指数(BMI)、身体肥胖指数(BAI)作为评价中国西双版纳地区三个民族肥胖标准的可行性,比较几种指标的预测效果优劣。研究对象为18~80岁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成人1311例,测试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指标,计算BMI、WHR、WSR、BAI、PBF,并将各指标分别与体脂率进行相关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在用WC、WHR、WSR、BMI、BAI对云南西双版纳三个民族成年人的肥胖预测中,回归分析和ROC分析均表明BMI的预测效果最好,其次是WC,WSR,BAI和WHR。BMI指标以体脂率为标准可较好地评价肥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上海市成年人身体成分的现状并提出改善对策。方法:基于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的上海市18个区县2059岁成年人,共29322名,其中男性14562名,女性14760名。选取反应身体成分的测试指标及其派生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各指标不同年龄段及性别间的差异;选取问卷调查数据中的部分指标(如年龄段、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所在单位是否有体育锻炼补贴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除体力活动和饮食行为以外影响肥胖的因素。结果:上海市成年人身体成分多数指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0.3%、8.5%,其中男性分别为38.2%、11.0%,女性分别为22.5%、6.1%;中心性肥胖率为42.7%,其中男性为49.9%,女性为35.7%;超重率与2005年相比降低了0.5个百分点,肥胖率增长了1.4个百分点。年龄段、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所在工作场所是否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居住地点离工作场所的距离、是否经常熬夜和日睡眠时间可能是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较高,且肥胖率十年间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肥胖是多因素导致的疾病,肥胖的防治工作应采取有效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检流计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详细叙述了光指针的工作过程。剖析了检流计产生故障的原因,针对不同故障逐步分析、检查、排除,总结出了逐步检查和修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身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和体脂率对蒙古族13个族群的肥胖情况进行判定.测量蒙古族13个族群成人4 371例(男性1 872例,女性2 499例)的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臀围值,计算身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体脂率,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表明:(1)身体质量指数检测结果显示,鄂尔多斯部男性女性肥胖1度发生率最高,额济纳土尔扈特部男性、新疆察哈尔部女性肥胖2度发生率最高,鄂尔多斯部男性、布里亚特部女性肥胖3度发生率最高,13个族群肥胖4度发生率均较低或很低,云南蒙古族男性的肥胖1度、3度、4度和女性的肥胖1度、2度、3度、4度发生率均最低,云南蒙古族男性肥胖2度发生率仅高于杜尔伯特部;(2)腰臀比检测结果显示,13个族群的肥胖发生率均很高或较高,男性肥胖率最高的为布里亚特部和鄂尔多斯部,女性为云南蒙古族;(3)体脂率检测结果显示,杜尔伯特部男性、鄂尔多斯部女性轻度肥胖发生率最高,阿拉善和硕特部男性女性中度肥胖发生率最高,鄂尔多斯部男性、新疆察哈尔部女性重度肥胖发生率最高,云南蒙古族男性的轻度、中度、重度肥胖和女性的中度、重度肥胖发生率均最低;(4)13个族群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腰臀比曲线下面积小于身体质量指数.综合身体质量指数和体脂率检测肥胖的结果,额济纳土尔扈特部男性和新疆察哈尔部女性肥胖发生率最高,云南蒙古族男性女性肥胖发生率最低.本文检测结果表明,以身体质量指数判断蒙古族的肥胖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减肥与体育锻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肥胖、超重、标准体重和理想体重的特征,以及肥胖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并分析了体育锻炼减肥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下丘脑体重调定点和肥胖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肥胖应该以预防为主的防治方法。分析了预防婴儿肥胖的重要性,以及定量进餐、适当强度的灵敏性运动、适当的心理紧张度对减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德州市学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预防学前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德州市578名3~6岁学前儿童进行了研究。收集学前儿童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计算肥胖检出率,并对肥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德州市学前儿童肥胖发生率为6.4%,其中男童8.44%,女童3.88%;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在3岁组最高。父亲肥胖、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两个因素对学前儿童肥胖有非常显著性影响。[结论]学前儿童肥胖发生率较高,学前儿童肥胖的发生情况与性别、年龄、父母肥胖、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谢永涛 《科技信息》2013,(10):326-327
肥胖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严重危害健康。肥胖的形成与脂肪代谢异常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从脂代谢和能量代谢角度分析了向心型肥胖青年男性在6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后一段时间内脂代谢的异常变化,为今后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向心型肥胖的脂代谢变化提供了研究基础,为创新运动减肥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践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了肥胖引起的合并症、肥胖患者在运动中存在的风险、以及肥胖的治疗和预防。研究结果发现,近年来肥胖的现象在全球越来越普遍,由于生活习惯等因素的改变,出现很大一部分超重或者肥胖的人群。这些人群可能出现冠心病、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脂肪肝等各种合并症,并且在运动中存在潜在危险。平板运动心电图试验是诊断冠心病、评价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简便有效的方法,通过试验可以诱发心律失常状况,或加重心血管疾病的某些症状,从而发现具有运动风险的人群,并对其运动负荷和持续时间提供指导。治疗和预防肥胖需要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社区等多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了解关于肥胖的基本知识,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分析,向在校学生介绍肥胖的原因、预防肥胖的方法以及肥胖的危害,使中学生了解如何科学合理的饮食防止肥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郴州市城区8家医院840名年龄在18~60岁的医务人员进行超重和肥胖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分别为15.83%和0.24%,经1990年全国人口标化,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分别为20.40%和0.053%,其中男性医务人员超重现患率为30.16%(标化后现患率23.06%),高于女性医务人员的超重现患率7.24%(标化现患率11.14%);男女性超重现患率随着年龄而上升;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是否轮班、文化程度、工作压力、健康状况和经济收入,其中性别、是否轮班和工作压力与超重和肥胖呈负相关。结论 男性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女性;超重和肥胖由多因素引起,应采用综合预防和干预措施控制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研究游泳运动综合干预对肥胖青少年脑代谢的改善性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肥胖相关的消化系统疾病,改善肥胖青少年的膳食功能。通过测定青少年肥胖患者脑代谢和肺活量指数血压指数、采用荧光滴定的方法测定Gn-NA(n=1~3)在甲醇/DMSO的含量进行脑代谢特征分析,最后通过K-center算法构建全方位(holo-directed)和半方位(hemi-directed)的肥胖患者的碳酸酐酶水链,建立了游泳运动综合干预下肥胖患者的脑代谢功能改善的相关因素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游泳运动综合干预对肥胖青少年脑代谢的影响,准确把握了肥胖人群的青少年肥胖患者脑代谢变化水平。模型中青少年肥胖患者脑代谢分布速率收敛,通过游泳运动有效增加脂肪燃烧速率,保证了身体健康,预防了相关的肥胖综合症疾病的发生,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专家访谈、实验等方法对肥胖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进行研究,收集健康信息,分析健康危险因素,并对疾病进行风险评估,制定运动、膳食、保健、心理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有效干预措施。结果是:肥胖大学生的肥胖比例从6.27%下降到了3.53%,身体素质有较大好转;不仅降低了肥胖比例,而且还提高了肥胖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文章调查了职业女性肥胖和低自尊的现况和原因,分析了因肥胖导致低自尊的相关性和危害性,在研讨体育干预的机制和原理基础上,针对肥胖和低自尊制定了有效的体育锻炼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血清瘦素在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患者体内的变化及其意义,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了所有受试者的血清瘦素水平,选取OHS组23例、肥胖OSA组40例、非肥胖OSA组14例、单纯肥胖组6例和正常对照组10例。比较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血清瘦素水平和多导睡眠参数,分析肥胖各组的血气分析结果。对瘦素与其他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分析其对OHS的诊断预测。结果表明OHS组BMI、颈围明显高于其他组。OHS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其他各组,且各组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 0.05)。血清瘦素水平与BMI、颈围、腰围、臀围、Pa CO_2、动脉血HCO_3~-呈正相关,与Pa O_2呈负相关。BMI、颈围、腰围和血清瘦素水平对OHS具有诊断预测作用。可见OHS组血清瘦素水平较肥胖OSA组、单纯肥胖组明显升高,除了肥胖因素外,OHS本身也可成为血清瘦素水平升高的原因,血清瘦素水平的升高可以作为OHS的诊断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肥胖症在全球迅速蔓延,国内外学者对肥胖的研究也逐渐深入,食源性肥胖抵抗(diet-induced obesity resistance,DIO-R)表现为肥胖易感程度低,与肥胖机体相比能量代谢状况较好,是机体能量代谢研究中较新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探讨了现阶段国内外肥胖抵抗大鼠的主要筛选方法,就食源性肥胖抵抗与食源性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DIO)机体代谢差异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从瘦素敏感性、胰岛素敏感性、脂联素水平、食物利用率等方面分析了肥胖抵抗现象的发生机制,并从运动生理生化的角度提出现阶段肥胖抵抗研究存在的问题,对肥胖抵抗大鼠代谢及机制差异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杜文鹏 《科技信息》2011,(8):I0255-I0255
本文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了单纯性肥胖的致因、肥胖的危害、肥胖患者做运动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介绍了一种比较有用的运动处方以及减肥成功后如何保持体型。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肥胖作为一种疾病,同时也是许多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发病率越来越高,分析不同体重与相关慢性疾病的关系.本文对中央民族大学校内980名退休人员的健康体检数据进行了整理,按体重指数(BMI)分为BMI24、BMI≥24两组,比较两组与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及其相关疾病患病率的关系.结果发现各组间高血压、脂肪肝和高血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分析和比较,进一步证实肥胖与高血压、脂肪肝和高血脂慢性疾病密切相关,抓好超重及肥胖人群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是今后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检流计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详细叙述了光指针的工作过程,剖析了检流计产生故障的原因,针对不同故障逐步分析,检查,排除,总结出了逐步检查和修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