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当代中国对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其文化渊源是儒家文化的“秩序和平”论。近代社会以来,“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和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曾经试图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重新找回“和平”、“和谐”的理念,为中国寻找出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平、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中国化,并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2.
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需要软国力的强有力支撑。高校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顺应“和平崛起”时代对高校传承民族精神的迫切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强大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世界局势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发展战略由此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对自己和外部清醒审视的结果,是对人类历史智慧的提炼,是基于中国人民当前实践和当今时代特征的深刻思考,是基于对和平与发展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当今世界脉搏的准确把握。和平崛起作为自身的角色定位,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历史性重大承诺。“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必将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和平发展道路”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继承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的又一伟大创新,是实现新世纪国家发展目标的战略挟择。它以“和平”理念为基础,既体现了当代中国对自身角色、未来形象的定位,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于实现中国的自身发展,同时又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各国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走通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维等重大问题作了非常深刻的阐述.习近平的和平发展道路思想高度体现了继承性和发展性、全局性和前瞻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辩证统一,具有鲜明的民本特色,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外交工作的重要行动纲领,必将对中国和平发展事业产生巨大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和”的理念与中华民族与生俱来,“和而不同”的思想是华夏文明的精髓。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到“和谐世界”的倡议,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德意志第二帝国和英国等国家的历史教训及经验表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实现大国崛起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要处理好和平发展与奋发有为、和平取向与底线思维、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共走和平发展道路等诸多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机遇和挑战并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基本国情等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和平发展机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遏制、地缘政治环境的制约、国内一系列制约性的根本因素、如何面对现有国际秩序、如何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能否成功化解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的疑虑等是我们走和平发展之路要迎接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到美台关系的重大影响,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在收复台湾,统一祖国的策略上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建国初期,准备武力解放台湾;五十年代中期,谋求和平解放;五十年代后期,实行“一个中国”原则下的“联蒋抗美”政策;自六十年代初期起,形成以“一个中国”为核心的“一纲四目”政策。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到美台关系的重大影响,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在收复台湾,统一祖的策略上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建国初期,准备武力解放台湾;五十年代中期,谋求和平解放;五十年代后期,实行“一个中国”原则下的“联蒋抗美”政策;自六十年代初期起,形成以“一个中国”为核心的“一纲四目”政策。  相似文献   

11.
没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国家。国家无论大小,都有“死穴”。中国怕发展进程受挫,所以极力维护二十年机遇期,接连推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理念,并举起“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美国最怕的可能是霸权地位被取代。维护一超地位,防止任何新兴大国的挑战成为其政策思想的  相似文献   

12.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主题所决定的。中国和平发展,有助于维护国家主权,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的共同繁荣。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切合中国国情,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社会主义,也是实行市场经济和“一国两制”、具有高度民主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同时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它汇集了人类文明又体现了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世界知识》2013,(20):6-6
2013年9月27日.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68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并发言。王毅阐述了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发展理念、对外政策和国际作用。王毅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也主张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和平方式解决各种国际和地区争端。同时.中国在任何时候都将坚定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维护中国的正当与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平崛起"与"重要战略机遇期"概念密切相关,分析21世纪初期世界基本格局和基本潮流,发现中国的和平崛起具备基本战略机遇,但是也面临着国际国内的巨大挑战。讨论了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中国是不是和平崛起、判断标准是什么、面临哪些挑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外交上,中国“和平崛起”的新话语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由于这个理论还处于其建构阶段,它提出的问题、产生的问题、暴露出的问题远比它已经和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多。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人们对和平崛起提法的不同反应和评论,有助于这个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里,“和平崛起”理论应该和必须解决以下六个问题,笔者把它们叫做“五个W与一个H”。WHAT对我们来说,首要的是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和平崛起”的问题。一些学术会议和评论,许多中国学者仍然谈的是中国“崛起”而非“和平崛起”。这说明,第一个W的问题就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之际,我们再研读当年由毛泽东主席亲自审定的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深感这一协议对于西藏的解放、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十七条协议”中闪烁着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展现了毛泽东对新中国建国的政治主张,体现了毛泽东解决西藏问题的方法,是一个“愈向前走愈可以看得出来”效果的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三代领导人的对台战略思想,经历了毛泽东的"解放台湾"(包括"武力解放"与"和平解放"两个阶段),到邓小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再到江泽民的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不同,但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一个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原则始终没有变.无论是他们始终不渝坚持的原则,还是他们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适时提出、实施并不断发展的对台方针政策及其所体现的政治智慧,都是我们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思想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9.
陆鸣 《科技智囊》2006,(5):8-11
“和平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 构建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人与人的和睦,人与自然的和谐,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澳大利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主题演讲中的精彩论述,从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和谐”这一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已经跨越国界,成为当今世  相似文献   

20.
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及人类共同发展。作为一个陆海复合型大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安全环境,特别是海上安全环境。随着国家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和平发展对海上安全环境的和平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保持海上安全环境的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