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探讨截污措施在河流水质改善方面所起的作用,应用实际监测资料和理论预测,对浐灞河下游段实施截污工程措施以来的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截污工程实施后浐河和灞河平均污染指数分别下降了25.12%和43.94%,各水功能区水质得到了提高,主要污染物CODcr、NH3-N和TP的平均截留率分别达到80.95%、40.88%和37.10%,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因此通过控制点源污染进行污水的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是加速浐灞河水质改善的较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根据湖泊水质管理技术的需要,建立了城市浅水湖泊水动力生态水质模型,模型模拟的状态变量包括温度、悬浮物、等。模型率定有较好的精确度,已经为南京市玄武在清淤、截污和引水等工程共同运行的条件下做了水质模拟和预测。共结果为玄武湖水质优化管理技术的最终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淮河流域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方案进行风险分析,模拟了10个调度方案,包括实时调度方案、人机交互方案和优化调度方案,选取淮河流域2个主要污染物指标CODMn和NH3-N,分别计算各方案下2种水质指标超标风险率和超标程度;同时,进一步考虑调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防洪风险和供水风险,采用多目标模糊综合决策的方法,分别考虑上述2种水质6个指标,以水质监测断面界首、鲁台子和蚌埠闸为决策断面,计算得到7种情景下各方案的优劣排序。结果表明,实时调度方案在各种情境下风险最小,为最优调度方案,人机交互方案(方案3、方案4和方案5)在各种情景下风险均比较大,为最劣方案。  相似文献   

4.
感潮河道引江工程综合调度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感潮河道引江调水为实验基础,建立了适合感潮河网的非稳态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分别采用Preissmann隐式差分格式和新的迎风全隐格式求解水动力方程及流扩散方程,改进了河道节点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平衡连接和边界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处理方法.根据实际水力、水质条件以及引江调水工况,重点模拟了市区包括感潮入河口及出河口水系水流水质变化规律,经过率定与验证,提出了一套参数稳定的感潮河道工程调度方案,并分析了各种引水方案下河段污染物质量浓度过程,最大限度地解决了环境容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重新分配.模型在实际工程综合调度中运行稳定,结果可靠,实现了地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南宁市南湖(下简称南湖)的水质保护目标,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南湖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氮、磷的环境容量,提出5个南湖富营养化综合防治方案。应用经济、技术和其它因素对各个方案进行优化后,推荐方案2(全程截污+琅东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出水再经生态工程净化作为南湖补水+干塘分片清淤)和方案4(部分截污+部分污水资源化作为南湖补水+生态工程+干塘分片清淤)作为南湖富营养化综合整治方案,其中方案4作为首选方案,方案2作为次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引江济太”工程背景下河网稀释净污需水计算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分析河网水体稀释容量和自净容量的基础上,以太湖流域“引江济太”工程为契机,探讨河网水系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截留净化规律,建立河网稀释净污需水量的计算模式,给出引水总量和流量确定的方法.以张家港市引长江水改善市区河网水环境工程为例,研究引长江水改善水环境的总体方案和实施的可行性,运用河网一维水量水质模型,分析计算各种引水方案,并进行引水效果预测评估,确定了张家港市区河网的引水量和引水方案,为“引江济太”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的城市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城市河流河道淤堵、过流能力下降、水质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根据城市河流的基本特点和功能,从满足城市河流生态需水量出发,建立了基于生态的城市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模型中水流运动方程和水质模型分别采用圣维南方程和一维对流扩散模型,并分别采用Perissmann四点隐式离散法和有限控制体积显式算法进行求解.将该模型应用于郑州市七里河水系的闸坝生态调度,分析不引用黄河水和引用黄河水2种方案下生态需水量调度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在引用黄河水量的情况下,河道生态需水量能基本满足要求,而在不引黄河水的情况下,其生态需水量无法满足要求.基于生态的城市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可为城市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方案的制订、河流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1、工程概况 滨江中路(海珠桥~海印大桥)截污工程A标是配合广州市沥窖污水处理系统而设计的截污工程,新建截污管道约1742m.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水量调度方案编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流域水量调度方案的编制是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在现有黄河水量调度工作的基础上,对黄河流域水量调度方案的三种编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是现行法、自适应法和适度优化法;说明了每一种编制方法的水量调度原则、基本原理和编制流程;并对其应用情况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0.
王次运 《科技信息》2011,(25):262-262,202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护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必经之地和调蓄水库,建设南四湖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的重要保障措施。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滕州境内拥有10万亩南四湖湿地,万亩天然野生红荷。这里是华东地区面积最大、自然生态最原始、景观最佳的湖区湿地,也是中国最  相似文献   

11.
以红枫湖、百花湖2个典型高原湖库为例,阐述网箱养鱼对湖库水质的影响,并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提出了网箱养鱼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2004年9月、2006年10月和2007年1月分别调查和报道了连环湖(卡拉白鱼放养场)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以及水质理化特征:透明度为26cm,PH为8.99,含盐量为1.50mg/L,硬度为2.25mmol/L,碱度为11.64mmol/L,COD为19.16mg/L,水体主要离子含量和离子总量均值依照浓度高低排序为HCO;〉Na^+和K^+〉SO4^2-〉Cl^-〉Mg^2+〉Ca^2+,水型为带,湖泡属于富营养类型(N为0.7mg/L,P为0.33rag/L).浮游植物5个门21个种属,其中绿藻门9个种属,数量810.25×10^4ind/L,占42.86%;硅藻门6个种属,数量323.58×10^4ind/L,占28.57%;其他藻类为蓝藻门、裸藻门和隐藻门,共有6个种属,数量64.82×10^4ind/L,占28.57%.浮游动物28个种属,其中轮虫14个种属,数量137ind/L,占50%;枝角类8个种属,数量54ind/L,占28.57%;桡足类6个种属,数量95ind/L,占21.43%.此外,对水质理化指标、营养元素和水域饵料生物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艾比湖流域城镇与水土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并深化研究,以艾比湖流域各县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镇化与水土资源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并评价2005、2010和2015年3个时间点的城镇化水平、土地资源效益和水资源效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三者的耦合状况及协调发展状态.结果表明:2005-2015年艾比湖流域城镇化水平与水土资源效益整体不高,水资源效益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其他二者的发展速度,其中独山子区发展最好,温泉县较低;各县市的城镇化水平和水土资源效益的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类型差异较大,各城镇的耦合度类型从主要集中在拮抗阶段到磨合阶段,协调发展度类型由勉强失调转变为初级协调.  相似文献   

14.
洪湖的水资源与水位调控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洪湖作为四湖流域内的主要调蓄型湖泊,是长江中游的主要分蓄洪区之一,具有调蓄、灌溉、养殖、航运、旅游、给水等多项功能。由于近年来洪湖资源开发的强度不断加大,洪湖的水资源状况呈现恶化趋势。本文依据洪湖多年的监测资料,分析了江湖水位关系,评价了洪湖的水资源现状,提出了洪湖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调水工程对五里湖水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建立了五里湖二维水流水质耦合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应用该模型模拟五里湖在不同计算工况下的CODMn浓度,分析调贡湖水入五里湖时五里湖水质的改善状况.计算结果表明:(a)各引排水方案下五里湖水质均能逐步达标,但所需引排水时间不同.(b)陆典桥处不抽水时,五里湖西部区水质很难得到改善.(c)考虑底泥释放时五里湖水质达标时间较未考虑时长3~4d.建议对五里湖进行清淤.  相似文献   

16.
为了模拟计算研究区长江沿岸污染带的污染负荷量,应用有限体积法及通量向量分裂方法(FVS)建立了考虑非点源影响的平面二维水环境数学模型;同时对水源地河床演变和岸线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岸线污染负荷总量超标,水源地受岸源污染较重;水源地近期萎缩较快,河床处于淤积阶段.  相似文献   

17.
凹凸棒石粘土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价格低廉的新型吸附剂一凹凸棒石粘土.凹凸棒石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化学稳定性好.对水中多种污染物具有很好的去除能力.再生方便,再生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千岛湖极端水位变化对温跃层的影响,在水温垂直剖面数据缺测情况下,采用率定后的一维水动力模型DYRESM模拟了不同水位变幅下的温跃层,并设置了极端水位变化情况(情景1)和正常水文条件(情景2)两种情景进行对比分析;基于湖泊分析程序Lake Analyzer计算了两种情景下温跃层表层和底层深度、温跃层厚度和施密特稳定度等。模拟结果表明:情景1水体混合期为2013年11月20日至2014年3月23日,同时段内情景2水体混合期则为2013年12月5日至2014年3月16日;情景1在高水位时,湖体从上到下呈“混合层、温跃层、均温层(30~40m水层)、温跃层、均温层”的双温跃层结构,同时段内情景2则呈“混合层、温跃层、均温层”的单温跃层结构;情景1与情景2相比,平均水位低2.24m,施密特稳定度均值低119.19J/m2,可见极端水位变化条件下出现的低水位情况能显著降低水体稳定度。  相似文献   

19.
为合理规划引江济太通道,根据芜申运河航道工程和沿线水系以及水利治理规划,从运行成本、水量流失、水质保障、航道运行、综合效益和调度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利用芜申运河通道调长江水改善太湖水环境对沿线水系和水利治理的影响,并与望虞河、新孟河通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芜申运河近期还不具备引江济太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和研究纳木措湖三维动力循环系统数学模型在六个观测站点处淡水的浓度和湖水盐度分布数值模拟实验的过程中,阐述各个观测点处淡水浓度和湖水盐度分布情况并分析形成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模拟试验结果显示:柯氏力在没有湖水分层作用的结合下,对淡水浓度和盐度分布的影响小,但是与湖水分层结合之后,它对淡水浓度和盐度分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湖底的地形对水流的运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湖水分层在没有柯氏力的作用下,湖中心特别是湖心表面的淡水浓度和水流的运动却比柯氏力的作用下更高、更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