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众认识到转基因食品能够为他们带来巨大福利的那一天,转基因恐惧症就会成为新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有趣的插曲……转基因恐惧症,是一些人的现代心理病。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由于科学普及不到位,一些人盲目跟进,视基因和转基因为恶魔,不敢食用转基因产品,排斥转基因产品和转基因技术,出现了"转基因恐惧症"。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和质量标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启 《科学之友》2005,(5):40-41
自20世纪80年代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问世以来,其商业化发展极为迅猛。2000年,全球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达到4000种以上,仅转基因作物的一项产值就将近100亿美元。面对转基因产品对市场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成的巨大冲击,不论是产品质量管理部门还是广大消费者都感到应接不暇。转基因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产品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在安全性方面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和担忧.因此对转基因技术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实施安全预防并进行伦理评价、规范和指导,可削弱转基因产品造成的危害.文章重点针对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中预防原则的内涵、相关争议、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今天,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对于转基因产品,你是欢喜还是忧虑?你欢喜或者忧虑的理由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转基因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5.
秦子龙 《科学之友》2008,(11):86-87
转基因产品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在安全性方面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和担忧。因此对转基因技术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实施安全预防并进行伦理评价、规范和指导,可削弱转基因产品造成的危害。文章重点针对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中预防原则的内涵、相关争议、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规定转基因食品从2002年3月20日起都要贴上明确标志。但是,国内市场的转基因食品仅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少数城市加标志,许多人并不知道餐桌上哪些是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动物应用的巨大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基因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通过显微注射、电转移、病毒传染、胚胎干细胞移植等方法,能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中,使之与动物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重组,形成转基因动物。目前已获得转基因猪、转基因牛、转基因羊、转基因兔等多种转基因动物。它们在生产性能、抗病性、生产生物医学产品诸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为研究和征服人类遗传疾病提供模型。  相似文献   

8.
<正>从1983年第一株转基因烟草诞生开始,转基因育种技术研究应用便拉开了帷幕。但转基因育种技术经历了整整13年时间的发展,直至1996年以转基因番茄制成的食物才第一次被允许在市场上出售。31年后的今天,转基因技术飞速发展,方法越来越娴熟,转基因品种越来越多,转入的基因也越来越广泛。有科学家甚至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可预防艾滋病和乙肝病  相似文献   

9.
李辉 《世界科学》2013,(8):31-33
本期项目:骨质疏松和单基因骨病遗传机制及临床应用;所获奖项: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章振林教授。章振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主任,骨代谢病和遗传研究室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骨质疏松专科分会主任委员。2008年入选上海市科委  相似文献   

10.
2001年6月22日,美国研究人员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结果似乎给一直担心转基因危害人体和环境的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研究结果表明,致病菌或其他生物的有害基因是不可能直接转移到人体的。对于生物遗传工程,人们最担心的是转基因动植物产品对人和环境的危害。虽然转基因食品在全球闹得沸沸扬扬,但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环境,它的负面作用迄今还没有体现出来,也还没有严重的事件发生。而对于转基因动物,如转基因猪,人们对基因污染的关注一  相似文献   

11.
在2012年3月的人大政协会议上,农业部官员公开表示,中国没有大规模播种转基因主粮的计划。今后一定会密切关注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动态,审慎对待转基因主粮的引进事宜,因为这关系到国计民生,绝不会掉以轻心。中国农业部的这次表态被视为"转基因争议"的一次里程碑事件——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学》2013,(6):23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环境毒理学专家沈建华认为:近年来,有些社会人士笼统地把矛头指向转基因技术,可能是没有瞄准靶子。转基因技术作为一个大体成熟、并在不断发展中的技术系统,本身没有社会层面上的对错之分,更何况对于种间基因转移的遗传操作技术早已使用多年。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技术作为社会讨论的话题是否会有结果,这本  相似文献   

13.
江中行 《科学之友》2007,(11A):67-68
198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植物——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在美国问世。从此,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崭露头角,近乎以星火燎原之势得以广泛应用与推广。截至2004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创纪录的8100万hm^2,遍布世界五大洲。然而,转基因食品在欧美等先进国家却没有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这类高技术食品的安全性还心存疑虑。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2月13日,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在北京发布了一份转基因全球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截止2013年年底,全球共有27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1.75亿公顷。这些国家中19个为发展中国家,8个为发达国家,其中我国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面积排名世界第六,分别为420万公顷的转基因棉花和6000公顷的转基因抗病毒木瓜。那么除了上述两种已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植物外,现在我国主要的转基因农作物还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5.
《知识就是力量》2001,(4):42-43
在“八六三计划十五周年成就展”上,转基因动物工程可谓风光一方。带着极大好奇与一些相关问题,日前,本刊记者对参加转基因动物工程的胡明信教授和昊学清教授进行了采访。以下即是此次采访的主要内容。 (胡明信: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系教授,中国动物繁殖研究会副理事长 吴学清: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系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解剖组织与胚胎学分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6.
以GFP为标记用花粉管通道途径导入外源DNA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新发现的可以在植物体内表达的新型报告基因,用花粉管通道法净pBIN35S-mGFP4质粒DNA导入棉花,经荧光显微镜及手持紫外灯检验和分子杂交验证,得到了转基因幼胚和植株,从而为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方法的可行性提供了直接可靠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17.
●超级杂草?自杀?神秘基因?亦真,亦假,一切未知的转基因作物。在有关转基因食品和作物此起彼伏的争辩声中,很难明白各种猜测的端倪从何而来,科学依据又会如何终结这场辩论。自转基因食品上市以来近20年,转基因技术一直拥有超乎寻常的地位。支持者们表示,转基因作物的农业产量增值超过980亿  相似文献   

18.
牛奶丝看似真丝,胜似真丝,集高级衣料,美丽型、舒适型、方便型及功能型于一体,使每一个穿过的人都能亲身体验到牛奶服饰全新的酷爽感觉.这种曾经只有日本厂家能生产的牛奶丝服饰,经过上海正家牛奶丝服饰有限公司科技人员的5年攻关,终于在国内率先研制、开发出"正家牌"牛奶丝及其系列服饰产品,经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测定为100%牛奶丝.  相似文献   

19.
1983年,世界上第1种转基因植物——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在美国问世。从此,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得以迅速推广,200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创纪录的8100万hm2。转基因食品近年来也陆续摆到了超市的货架上,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它们没有像期待的那样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归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发展迅速,转基因食品也摆上了人们的餐桌。据统计美国2/3至3/4的奶酪生产应用了经基因设计的凝乳酶,1/3的奶牛补充了由生物技术生产的牛生长激素以增加产奶。而在全球范围内,据报道已有技术成熟的转基因食品7大类10个品种。然而,就如同一柄双刃剑,转基因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造崭新品种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这样的担心—一转基因食品安全吗?其实,利用农产品的基因变异并非今天才有。早在一万年前,早期人类就开始驯养野生动物和培植野生植物,以期获得更多的肉、奶和果物。今天的猪、奶牛、谷物和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