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建国  陈百磊 《甘肃科技》2010,26(10):33-35,48
甘肃土达坂铅锌矿位于敦煌地块之敦煌复向形红柳峡-踏实河向形构造南翼,距其南侧的阿尔金断裂不足1km。已知的铅锌矿(化)体,赋存于敦煌岩群第二岩组第二岩段(ArPtD22)中,铅锌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其顶底板多为含石墨岩石,且二者产状基本一致,表明矿体受地层控制的特点,推断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围岩。据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关系,将本区成矿期次初步划分为沉积和变质热液两个成矿期。初步认为土达坂铅锌矿成因类型属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层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震积岩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岩芯观察,结合构造背景研究,在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中识别出震积岩。将震积岩变形构造划分为固结地层震积变形构造和未固结地层震积变形构造两大类。研究区所见固结地层震积变形构造主要有裂缝、微型断层、龟裂式地层破碎及内碎屑角砾岩等,未固结地层震积变形构造主要有液化砂岩脉、石香肠构造、同沉积塑性变形构造、环状层理、震积枕状及伴生构造等。总结震积岩的沉积特征并讨论了其油气地质意义:由地震活动引发三角洲前缘砂体垮塌沉积而成的滑塌浊积岩、高能波浪带形成的滨浅湖滩坝砂体都为良好的储集层;震裂缝附近发育溶孔和微裂缝。溶孔的发育程度无疑对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起到建设性作用;已固结地层中发生地震的断裂系统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强烈的地震活动会造成固结的致密泥岩盖层的破裂,大量裂缝会导致油气的快速散失。  相似文献   

3.
白生顺 《甘肃科技》2009,25(19):41-44
酒地红山金矿矿质来源于地层,赋矿主岩为变质砂岩、粉砂岩、板岩和灰岩,金矿化受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双重控制。矿床主要由中带的五个矿体组成,矿石类型为蚀变岩型。矿化形成于海西中晚期,成因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大类之沉积变质构造蚀变岩型亚类。  相似文献   

4.
刘成如 《太原科技》2007,(12):77-78
介绍了滹沱群与五台岩群区域构造特征:二者片理彼此平行,并不出现“片理不整合”。分析了滹沱群与五台岩群两套地层变质程度协调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华北板块北缘中段中元古代魏家沟岩群的建立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八五”期间在辽西1/5万区调过程中,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地层学研究,微古植物和同位素测年,以及原岩建造和地球化学研究,将测区一套浅变质岩,从太古宙原建平群中解体出来,建立魏家沟岩群,划归为中元古代,按其原岩组合划分为上、下两个岩组。下岩组为一套碳酸盐岩,碎屑岩和泥质岩建造的浅变质岩,形成于被动陆缘构造环境。上岩组为变质的钙碱性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这些岩层在中元古代晚期遭受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青海省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晶质石墨矿含矿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成矿环境的分析,查明晶质石墨矿赋存于早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的大理岩段与加里东期岩浆接触部位;大理岩具有构造多期叠加、变形强烈的特征.晶质石墨矿具有层控后期热液变质的特征,具有很好的成矿环境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文县马家梁金矿位于扬子板块古活动大陆边缘碧口增生体南缘及扬子板块的交界部位,属碧口-阳坝金铜多金属成矿带。金矿体赋存于阳坝组第一岩性段碎裂岩中;区内出露地层为蓟县纪碧口岩群,为呈NEE向展布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变质岩广泛发育,以区域变质岩为主;区内断裂、褶皱构造发育广泛,断裂控矿明显。研究认为该矿床属于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并指明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高家塝地区与钨矿化有关的地层包含众多次级褶皱、挠曲构造,岩石中微型线理构造亦十分发育,脉岩与围岩同步褶皱现象普遍。矿体展布格式与褶皱构造存在着必然联系。本文试图将岩石的变质、变形、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诸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从而建立本区构造变形史和变质史,演绎本区褶皱控矿模型。  相似文献   

9.
苗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0):4991-4995
通过对雅江盆地三叠纪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和垂向演化序列的分析,将雅江盆地划分出4个较为完整的浊积扇。其内部结构进一步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各扇在不同部位浊积岩的岩相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从地层单元和岩石类型两个方面系统地讨论了滹沱群下部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包括元素的均值、众数值、浓集系数、变异系数以及元素之间的聚类组合特征。滹沱群内的金矿化明显受岩性和地层控制,即金矿化不超过下部层位的三个组并主要赋存于四集庄组地层中,陆源粗碎屑岩组合是主要的金释放岩石。滹沱群下部具有明显的变质砾岩型金矿化潜力,在合适的条件下(围岩、构造、变质变形、岩浆作用等)会产生与变质砾岩型金矿化有密切成因联系的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或次大山热液叠加型金矿化。  相似文献   

11.
金庙井金矿赋存于敦煌岩群粉尘质和泥沙质沉积的一套中浅变质岩岩系中,矿床具有明显的构造控矿特征,主要受NWW—SEE向韧性剪切带控制,矿石品位较高,矿石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金矿石和蚀变岩型金矿石。矿床同时与北侧的石炭纪花岗岩侵入形成的热源有关,为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同时指出,在该NWW—SEE向的韧性剪切带上为寻找同类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云南东川金沙江变质杂岩的地质背景,较详细地分析了变质杂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鉴定出钠长黑云片岩、浅变质火山岩的原岩为细碧质凝灰岩,可与下元古界河口群变钠质火山岩系对比,是昆阳群地层的基底变质岩系,它的出露可能是地壳多层次伸展滑脱的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该区的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事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疆索尔库都克铜(钼)矿床产在准噶尔微型板块北缘的吉木乃—喀拉通克晚古生代沟弧带内,主要出露泥盆系地层。矿体产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第二亚组第二岩段内,主要岩石为凝灰砂岩和安山玢岩等。区内富含Cu,Mo元素的岩浆热液沿索尔库都克阔腊背斜及与其同时形成的裂隙构造运移,使地层岩石经受了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进而形成了不完全对称分布的矽卡岩带。铜(钼)矿体严格受该褶皱构造和变质作用控制。笔者在总结区域地质背景基础上,通过对矿区地层单元、构造展布、岩浆热液活动及变质作用等特征研究,分析其控矿因素,进而总结矿体赋存规律和找矿标志,确定了北塔山组第二亚组地层、索尔库都克阔腊背斜及与其同时形成的裂隙构造和变质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带是开展下一步找矿工作紧紧围绕的三大要素,并由此建立了地质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震积作用和震积岩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震积岩是在地层中具有古地震事件记录的岩层,对其进行研究可为地壳构造演化提供动力学解释。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震积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生代以前的海相地层。对中国在海相和陆相地层的震积岩与震积作用、地震-海啸序列、碳酸盐岩振动液化地震序列、震积岩与震积不整合序列、萨布哈震积岩序列以及中生代陆相地层中碎屑岩原地系统的地震液化序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对惠民凹陷古近纪陆相碎屑岩地层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微同沉积断裂和震裂缝、卷曲变形构造、水下岩脉和泄水构造、震积枕状及伴生构造等典型的地震成因变形构造。震积岩垂向序列自下而上为:A段为下伏未震层,B段为微同沉积断裂层,C段为微褶皱变形层,D段为枕状及伴生构造层,E段为液化均一层,F段为上覆未震层。深入开展新生代陆相断陷湖盆震积作用和震积岩研究,能为盆地构造演化提供动力学解释,如果能与岩性、成岩作用史、孔隙演化史相匹配研究震积岩,将具有一定的石油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震积作用和震积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震积岩是在地层中具有古地震事件记录的岩层,对其进行研究可为地壳构造演化提供动力学解释。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震积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生代以前的海相地层。对中国在海相和陆相地层的震积岩与震积作用、地震-海啸序列、碳酸盐岩振动液化地震序列、震积岩与震积不整合序列、萨布哈震积岩序列以及中生代陆相地层中碎屑岩原地系统的地震液化序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对惠民凹陷古近纪陆相碎屑岩地层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微同沉积断裂和震裂缝、卷曲变形构造、水下岩脉和泄水构造、震积枕状及伴生构造等典型的地震成因变形构造。震积岩垂向序列自下而上为:A段为下伏未震层,B段为微同沉积断裂层,C段为微褶皱变形层,D段为枕状及伴生构造层,E段为液化均一层,F段为上覆未震层。深入开展新生代陆相断陷湖盆震积作用和震积岩研究,能为盆地构造演化提供动力学解释,如果能与岩性、成岩作用史、孔隙演化史相匹配研究震积岩,将具有一定的石油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野外地质填图、岩石地球化学分析以及同位素年龄等方法探讨冀北赤城红旗营子杂岩的岩石组合、构造属性、变质演化以及时代归属等特征,为重新划分冀北赤城的红旗营子群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红旗营子杂岩由云州表壳岩及其内部的退变榴辉岩、蛇纹岩(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和蛇纹石化(橄榄)大理岩等透镜状构造岩块组成,它们一起经历了晚古生代(321~326 Ma B.P.)区域角闪岩相变质事件。其中,云州表壳岩的岩性主要为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是形成于大陆岛弧环境的泥质(含泥质)砂岩,沉积作用发生在晚古生代(340~369Ma B.P.),属于晚古生代沉积-变质地层;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之中的退变榴辉岩、蛇纹岩(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和蛇纹石化(橄榄)大理岩等构造岩块应属"外来"的洋壳残片,成因上可能与古亚洲洋的洋壳向南俯冲消减有关。赤城红旗营子杂岩的岩石组合、构造属性、变质演化以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特征明显不同于冀北其他地区的红旗营子群,冀北红旗营子群需要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17.
南迦巴瓦构造结东侧结合带经历了多期次构造活动变形。通过系统地质调查、剖面测制和取样试验,对其岩石分布、成分、结构、物理力学性质和结合带的构造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岩石类型多,矿物成分和含量差异大,变质作用复杂,岩石各向异性、抗风化能力差异明显;各类岩片和岩块的物理力学特性差异大;同类岩片和岩块受云母、角闪石含量和变质、风化、塑性变形程度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物理力学特性差异也较大;结合带内部和两侧边界总体上未见大的脆性断裂,岩层韧性剪切和塑性变形特征明显,各类岩片以突变焊接接触为主。该结合带现今为一套岩石建造,脆性断裂总体不发育。  相似文献   

18.
建平变质杂岩是辽宁西都太古代最下部地质单元,是华北地台北缘麻粒岩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少量连续性很差的表壳岩及大量的TTG岩石和其他深成侵入体组成。采用单颗粒锆石Pb蒸发法对其中的TTG岩石及其他侵入岩进行了年龄测定。结果表明:本区TTG花岗质岩浆约于2521Ma开始活动,并于2500Ma左右达到高峰,形成了大量的TTG质侵入体(包括部分喷出岩);紧随其后,本区发生强烈的高级变质变形事件,此事件约于2483~2490Ma达到高峰,使得已形成的岩石变成麻粒岩、紫苏花岗岩及斜长紫苏花岗岩等;于2472Ma就位的与退变质作用有关的后构造花岗岩标志着本区高级变质变形事件的结束。据此,可以推测建平变质杂岩可能形成于陆块形成后不久即发生大陆碰撞和地壳加厚的晚太古活动大陆边缘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9.
那拉提构造带位于天山西段伊犁盆地与南天山之间 ,出露宽度约 2 5 km,由早元古代片岩、片麻岩及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组成 ;深层次韧性剪切带及叠加中 -浅层次剪切带发育 ;那拉提构造带南缘断裂明显 ,南侧为古生代浅变质黑色岩系 ;构造带北缘韧 /脆性剪切带宽度大 ,两侧岩石劈理化后易于混淆 ,故界线不明显。那拉提构造带基本地质特征可与邻国中天山对比 ,存在寻找国外类似大型金矿床的条件和可能  相似文献   

20.
大别山造山带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1990年以来在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研究中取得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包括:在大别山北部超镁铁岩带内发现榴辉岩,根据榴辉岩的发现以及同位素定年,解释了超镁铁岩带的构造背景;强调了岩石构造单位的正确划分对研究大别山地质的重要意义。对现行的岩石构造单位划分的分歧意见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几何结构的不同认识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