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计算机学科本身按其下属各分支学科的分类原则及其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关系出发,考察《中图法》中TP类下位类目设置问题。肯定了《中图法》用组配法来解决新兴学科交叉的优点,同时指出了计算机学科本身的归类和其下位类目设置上不够合理的地方,并提出了按该专业学科习惯和发展趋势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胡继萍 《甘肃科技》2013,29(12):74-75,69
通过关于《中图法》第四版对旅游类目设置研究情况的总结,结合第五版对旅游学科类目的修订内容,分析了《中图法》新版修订仍然无法建立起旅游学科体系的原因,并对目前状态下旅游文献的分类标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图法》存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图法》的部分类目存在的问题,如类目设置不当,注释不全或没有注释,部分类名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修订意见,使之真正体现“用户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中图法》第四版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部分,对原第三版有关类目的扩充加细、增改类目注释、增设指示性类目、增加沿革注释、修改或规范类目名称等方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某些注释不明确,以及有关类目设置重复等是其不足。  相似文献   

5.
指示性类目是《中图法》第四版首次设置的。本文对指示性类目三大特点、八大作用、十六种类型以及存在的四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指示性类目注释用语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在《中图法》A大类中增设邓小平理论类目的前提,说明了在A大类中增设邓小平理论类目的理由,探讨了邓小平理论在《中图法》中立类和归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规范类目,  相似文献   

8.
1 《中图法》本身需要 《中图法第三版修订说明》讨论修订原则时写道:“小版修订的指导思想,是在第二版体系结构和标记制度基本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提高。”在涉及修订要点时又说:“关于类目的增订和加细问题。近年来,由于科学的迅猛发展和新事物的不断涌现,文献随之大量增加,相应地要求分类法的类目要增多和加细。”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应用及文献分类,就《中图法》(第四版)“T工业技术”中的制造类目设置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樊立娜  李侠 《科技信息》2011,(32):I0195-I0195
本文针对《中图法》第五版H31类目的设置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对某些特定图书加以细分,并建议增加和删除了有些类目。  相似文献   

11.
结合文献编目工作实践,通过实例,对《中图法》第4版的类目体系变化、特点、类目修改、类目注释等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中图法》中计算机文献的类日设置,分析了其局限性,并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图法》第四版计算机类目文字标记组配法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扩大文字标记组配法的运用范围,解决文献集中与分散的问题,以提高文献专指度和标引深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复分是把一个大的主题概念(或学科)划分为若干小的主题概念的方法,也就是类目通过转换分类标准再度形成下位类目的过程。最不易掌握的夏分技术就是配号加“0”,据统计,《中图法》(第三版)中需要复分及仿分的地方达460多处,有的地方必须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复分和仿分,分类标准在不断地转换,这无疑加大了号加“0”的技术难度。由于通用复分和组配复分不牵涉加“0”的问题,故本文仅就专论复分与仿照复分加“0”做点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  相似文献   

19.
本就《中图法》第四版中“邓小平作及其研究”类目图书的改编工作,从改编的指导思想,改编的思路,改编的捷径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使用《中图法》类分图书资料的图书馆和情报研究单位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王崇良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4):107-109,114
分析了《中图法》第四版类目复分加“0”的原因,研究了类目复分的形式,探讨了类目复分加“0”的原则性、特殊化、选择性,并就类目复分加“0”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