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力系统中的冲击性负荷会对电网造成的电压波动、电压闪变及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可控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利用晶闸管可控硅的开关原理,瞬时地改变无功功率,用以补偿或吸收负载所需的无功。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国内研究已经较为广泛,但10kV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目前研究较少。本文将FC+TCR型的电容-电感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用于10kv的动态无功补偿。在电力系统冲击型负荷较大的趋势下,可控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可以改善对10kV母线电压的影响状况。  相似文献   

2.
葛向阳  刘晓雷 《科技信息》2011,(9):I0360-I0361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是目前常用的抑制谐波和补偿无功功率的电力电子装置。直流侧母线电容与交流侧进线电感是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关键元器件,合理的选择母线电容电压与交流侧电感电抗值,对系统补偿电流的产生有着较大的影响。文章理论分析直流侧电容电压和交流侧进线电感参数的选取原则,通过大量仿真验证比较不同参数对有源电力滤波器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系统设计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韶春 《甘肃科技》2012,28(1):62-63,28
现有的并联电容补偿方式对于自然功率因数较低的大型用电设备难以达到系统标准要求,影响了电网的经济效益.用磁阀式可控电抗器调节大型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主要解决非线性电路的无功功率的测量和快速调节,保证功率因数在0.9以上.磁阀式可控电抗器作为补偿元件利用直流电流控制铁芯的磁饱和度来达到平滑调节补偿容量的目的,晶闸管为执行元件保证了补偿的快速性、准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大多为感性负载,增加了电力系统的无功吸收。我们一般采用的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方法为并联电容器。其原理即是利用电容与电感中的无功功率的互补性,减少电源与负载交换的无功功率。随着无功补偿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耗电大户采用无功补偿装置来合理利用系统能量。  相似文献   

5.
<正>弦交流电路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功率: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通过讨论这两种功率的特点并定性地给出了关于这两种功率的结论,随后针对无功功率的独特特性,给出了电抗性元件(电感以及电容)的无功功率的理论定义式,然后在理论上推导了电抗性元件无功功率理论定义式与电抗性元件储能之间的关系。推导的过程表明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无功功率(Q)有区别于有功功率(P)的独特特性即无功功率不是瞬时功率的平均效果值,可以利用无功功率进行积分从而得到电抗性元件的储能。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个公共连接点短路参数(电感)与无功补偿电容的L-C并联谐振模型.谐振的驱动信号是用户晶闸管变流器产生250、350、550、650、850 Hz乃至更高频的谐波.谐振对电网、用户晶闸管变流器以及无功补偿装置都有危害.提出了在补偿电容上串联适当的限流电感把固有谐振频率控制在低于130 Hz的办法,这样电能质量能得到改善、用户能进行有效的无功补偿、无功补偿装置能保证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7.
电气化铁道负序无功补偿器型式和容量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用阻抗平衡法补偿电气化铁道负序电流和无功功率的原理,同时也提出了确定补偿器型式和容量的系统方法,用此方法计算出了用TCR并联电容法和变耦电抗法来实现了补偿时的电感和电容容量,从而可知TCR并联电容器法用于电气化铁道负序和无功补偿经济合理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8.
在理想化的线性时不变集总参数正弦稳态电路中探讨无功功率,梳理出了无功功率定义的两种等价方法;从阻抗的瞬时功率入手,将瞬时功率分解为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给出阻抗串联模型、并联模型时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的准确表达式。通过计算分析典型电路的无功分量表明:理想线性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或并联、电阻电感电容串联(RLC)或三者并联以及阻抗串联的单口网络中感性负载与容性负载的无功能量吞吐反相,而感性阻抗和容性阻抗并联,三相电路的无功能量吞吐不可能反相;无功能量既可能在电源与负载之间流动,也可能在各负载之间流动;负载侧网络的总吞吐幅度不一定等于网络中各负载无功功率的代数和。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了矿井供电系统无功补偿的重要性,通过无功功率补偿的原理及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通过对电容补偿方式介绍,矿山供电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理的电容容量补偿矿井供电系无功功率,可提高功率因数,提高设备出力,降低无功功率损耗和电能损失。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电磁学定律讨论了交流电路的元件-电阻、电感和电容中的能量的情况.指出了电阻能量的消耗来自于电阻外的电磁场,电磁能量的传输与电阻外的能流密度 S有关,电感和电容都不消耗能量,只与外界进行电磁能量的交换,并且与电磁能量的传输无关.从而对交流电路的电磁能量的传输和转化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